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方叶切除联合大口径吻合治疗高位吻合口良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方叶切除联合大口径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术式的胆汁引流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并对比不同大小吻合口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为胆管炎(9.4%)和漏(9.4%),最常见远期并发症为反流性胆管炎(15.6%),无吻合口再狭窄、结石形成或癌变。与术前相比,随访期间总胆红素(t=19.455, P=0.000)、直接胆红素(t=18.479, P=0.000)、碱性磷酸酶(t=3.229, P=0.002)和γ-谷氨酰转肽酶(t=3.057, P=0.003)均明显下降。吻合口直径2~3 cm组与>3 cm组患者胆汁引流效果相当(t=0.284, P=0.778),近期胆管炎(χ2=0.121, P=0.728)、漏(χ2=0.121, P=0.728)及远期反流性胆管炎(χ2=0.205, P=0.652)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方叶切除联合大口径吻合治疗高位吻合口良性狭窄临床疗效肯定,吻合口直径>2 cm即可。

  • 标签: 肝切除术 吻合术,外科 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胆手术后发生患者的护理方案和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0例肝胆手术后发生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常规性护理和综合性护理方式,护理后对效果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乙组的满意率92.5%,甲组的满意率为75%,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引流时间进行分析,乙组的各项时间少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肝胆手术后发生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方式,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胆手术 胆瘘患者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的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于本院收治的14例病例进行分析,归结其发生术后并发的原因以及归纳护理经验。结果14例病人均有肝胆手术史,经常规的通畅引流、营养支持及预防感染等护理,2周后痊愈;上述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新的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多与肝胆手术损伤有关,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护理规则操作,充分的注意引流都是预防的关键。

  • 标签: 肝胆手术 胆瘘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并发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肝胆手术后并发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有肝胆手术史,术后依据手术史、临床表现、腹腔穿刺及各种影像学检查诊断发生漏。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的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多与肝胆手术损伤有关,肝胆手术患者应严密观察预防的发生。一旦疑似漏应及时发现,正确处理,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 标签: 肝胆手术 胆瘘 原因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发生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130例肝胆手术后发生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进行调查,并做统计处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肝胆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肝胆术后后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引流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胆术后 胆瘘 护理
  • 简介:摘要如何开展的规范化内镜诊断和治疗,以保证患者有良好预后,是越来越多的消化内镜医师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的病因、诊断和处理等问题均尚无明确的指南参考和统一的专家共识。为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牵头,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考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集体讨论与投票等方式,共同制定中国消化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本共识内容分为的发生原因、诊断、分级与分型及治疗,共13条陈述建议。

  • 标签: 胆瘘 诊断 内镜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到2014年11月间17例胆囊切除并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得到痊愈。结论密切观察,早期诊断和尽早正确处理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的保证,临床意义深远。

  • 标签: 开腹胆囊切除术 并发胆瘘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次手术治疗吻合口狭窄同时行空肠襻固定的治疗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15例吻合口狭窄患者,全部病例均切除原吻合口重新行Roux-en-Y吻合,同时行空肠襻固定。襻固定方式分为两种,一种为吻合口近端预留10~15 cm的盲襻,并与剑突下腹壁标记固定,一种在吻合口远端10 cm左右空肠侧壁与右侧腹壁标记固定。同时经固定肠管壁中央在肠道内留置T管。结果共行盲襻固定5例,侧壁固定10例,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1例发生吻合口狭窄,局麻下空肠穿刺窦道扩张,经胆道镜治疗后治愈。结论吻合口狭窄再手术时,应该考虑到术后再次狭窄的可能,术中可以固定并标记空肠襻。再发狭窄时可以经固定襻穿刺扩张行胆道镜治疗,避免再次开腹手术。

  • 标签: 吻合术,外科 胆总管造口术 狭窄 再手术
  • 简介:作者简介付俊,女(1972-)主管护师,护士长,湖北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研究方向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对临床13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给予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做好外、内营养支持护理,口护理及皮肤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病情护理等综合性治疗。结论病程长,做好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对帮助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肠瘘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组外伤性病例的研究分析,探讨外伤性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2013年期间所收治的因车祸、殴打、坠落、跌倒等引起的外伤性患者25例,对其进行早期引流、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应用、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等有效治疗方法。结果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后,死亡2例,治愈成功率为92%。结论患者确诊后,要及时采用引流、控制感染、营养支持、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方法,早确诊早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外伤性 肠外瘘 诊治 体会
  • 简介:总结了5例膀胱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尿管护理,充分引流膀胱内容物,加强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护理,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积极进行肠道准备;术后做好引流管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全程给予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5例患者均未出现膀胱复发。

  • 标签: 肠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认可永久性人工肛门,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围手术期的评估、护理、健康指导、合理饮食。结果48例口病人能掌握造口的护理、认可人工肛门。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健康知识宣教能预防和减少口患者术后并发症,能提高患者的信心和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腹部手术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回顾分析其术后发生情况及治疗预后。结果3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28例好转出院、2例因恶性肿瘤、腹腔感染合并脓毒症而治疗无效死亡。住院时间10~35天,平均(21.5±1.6)天。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要积极预防的发生,对于出现患者要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经积极治疗后大多数能治愈,少数患者需手术治疗。

  • 标签: 腹部手术 肠瘘 临床分析
  • 简介:吻合术是消化外科常用手术,其有多种手术方式。尽管各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但目前基本形成了以Roux—en—Y吻合术为主导、其他手术方式相互补充的格局。随着对吻合术并发症认识的加深,临床上衍生出一些改进方法.且随着科技发展,各种新设备和技术也不断被用于吻合术。尽管在很多具体问题上还存在争议,但就吻合方式的合理选择,笔者认为应遵循“目的明确、选择正确、效果确切”原则。即首先在大方向上正确决定吻合术应用与否,以及恰当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最后是避免技术失误、保证手术效果确切。

  • 标签: 胆道疾病 胆肠吻合术 胆肠Roux—en—Y吻合术
  • 作者: 陈晚成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癌和医源性胆道损伤引起胆管狭窄,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肝总管以上阻塞和感染,且手术处理颇为棘手。我院l998年8月~2008年10月共收治肝总管以上梗阻的患者50例,均采用左肝管显露胆肠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