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报道国内外有关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及综合评述,交流信息和指导学会工作。

  • 标签: 地球化学通报 岩石地球化学 投稿须知
  • 简介:《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地球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旨在报道国内外有关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综合评述,交流信息和指导学会工作。主要栏目有“研究成果”、“综述”、“地学论坛”、“新发现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学会之声”,以及不定期的专栏等。本刊为双月刊,逢单月10日出版。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通报 中国科学院 投稿 科学技术协会 研究成果
  • 简介:利用莺歌海盆地岩心实验室测定数据,探讨了岩石弹性参数随深度及孔隙度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一套经验公式.研究了拉梅常数、剪切模量随深度变化的规律.获得了莺歌海盆地砂岩纵、横波速度关系.砂岩含气后拉梅常数降低,剪切模量升高.在水饱和与气饱和两种状态下拉梅常数的相对变化量大于纵波速度的相对变化量,这表明拉梅常数可作为预测含油气性的有效参数.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岩石弹性参数 研究 深度 孔隙度 拉梅常数
  • 简介:尽管有证据说明方位变化衰减是波在裂缝岩石中传播的特性,各向异性物质之间界面处的平面波反射系数的计算一般忽略方位变化衰减的可能性。本文把计算反射系数的方法扩展应用到了具有频率相关性质的物质的情况中,并且研究了用最近得到的理论描述的物质的PP反射系数。

  • 标签: AVO响应 岩石 裂缝 相关方 频率 反射系数
  • 简介:摘要主要介绍锚杆作为岩石地基水池抗浮措施的工程实践,采用锚杆抗浮替代管桩抗拔,即减少可大型设备进退场费用,又解决岩石地基无法施工管桩的的困境。相对于采用冲孔灌注桩作为抗拔桩,以及采用浇筑大量混凝土增加自重抗浮更为经济,是工程中水池抗拔设计的一种不错选择。

  • 标签: 岩石锚杆 抗浮设计 锚固长度 耐久性
  • 简介:为解决岩石密度计算中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问题,对Gardner经验公式进行了优化,以减小声波时差单一变量的误差对岩石密度的影响。通过电阻率RD和自然伽马GR以及声波时差△t数据建立密度(ρ)的计算模型,如YC1井的优化密度计算式为ρ=1.608160(1000000/△t)^0.012353RD-0.023617GR0.077736,该式密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复测定系数(r2)为0.73,相关性很好,且其平均误差仅为-0.00013g/cm2,而Gardner经验公式计算的密度值平均误差为-0.11274g/cm3,说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测值。实例分析证明该模型较Gardner公式有更好的地区适用性和准确性。

  • 标签: 岩石密度 计算模型 回归分析 Gardner公式 Faust公式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煤矿井巷岩石爆破技术展开分析,思考了煤矿井巷岩石爆破技术的改进的措施,以及改进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方法,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煤矿井巷岩石爆破技术提供参考。

  • 标签: 煤矿 井巷 岩石爆破
  • 简介:目前。根据输电线路工程在岩石地基地区岩石性质的多样化,输电杆塔的的基础形式也趋于多样化,特别是在基岩岩性较硬、完整性较好、施工难度较大的山区,岩石锚杆基础优越性非常突出,不但可以缩短建设周期,还可以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在输电线路工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输电线路 岩石锚杆基础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岩石平巷快速掘进的因素,并探讨了我国矿山平巷掘进今后发展趋势,对于指导岩巷快速掘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井巷工程 快速掘进 影响因素
  • 作者: 王志勇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8
  • 机构: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 简介:摘要: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承载的荷载较大且受到风力和地震等外部力的作用,岩石基础的选择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岩石基础能够提供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倾覆能力,但如何合理设计岩石基础并充分考虑其特点和变异性仍是一个挑战。基于此,以下对高层建筑中岩石基础设计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高层建筑 岩石基础设计 探讨
  • 简介:摘要:岩石蠕变性是岩石力学特性研究中的重点之一,岩石蠕变性密切关系着很多的岩石工程问题的安全性及经济性。陈宗基教授曾提出,一个工程的破坏过程往往是与时间过程的变化有着紧密联系的。岩石蠕变性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此以后的几十年里,很多的科研学者相继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对岩石蠕变进行了研究。随着岩石力学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的不断结合与发展,现在关于岩石蠕变的研究工作无论是从从表面现象到内部机制,还是从理论学习到现场应用都有了全面且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 标签: 深部岩石 蠕变 分形几何学 蠕变特征 分形规律
  • 简介:摘要:金矿的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成矿类型种类繁多,不同地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找矿和采矿人员应重视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多方位特征,加强对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研究,以提高找矿的水平和效益。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科研人员不断创新勘查方法,这样才能将现有资源高效率的开发。

  • 标签: 金矿 矿物岩石 特征 矿床成因 措施
  • 简介:摘要:在煤矿勘探中,重磁电及、高分辨勘察、遥感勘察等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煤矿勘探中。以此为依据,着重阐述了煤层岩性的特点,以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其本质。将其用于煤矿勘探工作,可以提高预测精度。

  • 标签: 煤炭勘探技术 煤炭底层岩石 遥感勘察技术
  • 简介:摘要:岩石矿物分析作为地质勘探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矿石矿物辨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单论分析对象及原理,岩石矿物包括非金属和金属矿物质分析两种,是否能够准确地了解这些矿物质的成分、各个成分的含量,对于实现矿物质的最优化利用,实现经济价值、环境价值的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对岩石矿物分析的基本流程进行初步地分析和研究。文中首先对岩石矿物分析的基本流程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以硅酸盐为例,对岩石矿物质的分析流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试图对岩石矿物的从业者有所借鉴。

  • 标签: 岩石 矿物 流程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隧道工程日益增多,如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大型输水管线,大部分采用隧道掘进。一般隧洞工程埋深大,地形复杂,岩压高,有的要穿越结构构造复杂岩群,岩石各类繁多。隧道岩爆事件会使施工掘进带来较大安全隐患。根据各种岩石的结晶结构,岩石名称,预测岩石的岩爆可能性及岩爆的强度,对隧道施工预防岩爆事件具设计合理,经济可行的指导性意义。

  • 标签: 岩爆 结构 危害 关系
  • 简介:摘 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家大力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在生态修复工程中存在一定的岩石边坡。绝大多数岩石边坡都比较陡峭,植被非常稀少,后期工程回填种植基质的固定难度也非常大,若再遇到雨季作业,植被和基质都很容易被雨水冲刷,甚至诱发滑坡或者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对岩石边坡实施绿化处理,但传统的绿化方式不仅见效慢,而且植被成活率低,根本无法满足岩石边坡绿化防护要求。鉴于此,本文基于岩石边坡特点和生态恢复原理,提出几种常见且效果比较好的岩石边坡绿化防护方法。

  • 标签: 岩石边坡 绿化防护
  • 简介:摘 要:岩石冻融这类工程问题是我国寒区工程经常遇到的一项难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寒区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遇到的岩石冻融问题也随之增加。不难看出岩石的冻融问题是随着我国寒区工程建设逐渐增多才开始被重视起来的。因此,岩石冻融问题的研究日渐重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岩石冻融损伤机理、岩石冻融力学性能影响和冻融检测手段3个方面出发,对岩石冻融破坏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综述,并通过本文提出一些岩石冻融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方向,目的在于为岩石冻融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岩石冻融 力学性能 检测手段
  • 简介:摘 要:针对目前岩石矿物含量测定存在的测定对象的代表性不足及人为影响较大的问题,特别是中粗粒岩石矿物含量测定主要依靠目估法进行测定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岩石抛光面岩石图像作为矿物含量测定对象,采用毫米网格法,计算出各矿物所占面积百分比。从而确定矿物的含量。使用这一方法测定的矿物含量准确,测定结果重复性好,且基本不受人为影响。完全可以取代目前常用的针对中粗颗粒的岩石矿物含量测定采用的目估法。该方法在确保测量结果准确的同时更易学习和掌握,且操作简单。是矿物颗粒粒径大于2mm的岩石或含有矿物颗粒粒径大于2mm的斑状或似斑状结构岩石矿物含量测定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

  • 标签: 岩石抛光面 岩石图像 矿物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岩石变形机制与地壳运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岩石变形的基本概念和地壳运动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岩石变形的机制,包括内部应力、变形方式和影响因素。然后,探讨了地壳运动的类型和原因,如板块运动、地震活动等。接着,讨论了岩石变形与地壳运动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对地球表面形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 标签: 岩石变形 地壳运动 板块运动 地震 地表形态
  • 简介:目前,锚固研究对岩石锚杆的整体破坏关注较少,其破坏形式与破坏机理仍不清楚。本文采用FLAC3D计算软件以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为研究对象,模拟了锚根岩体的破坏形式及影响因素,指出《架空送电线路基础技术规定》(DLT5219—2005)中所给公式计算理论不甚明确,假设不甚合理,并基于岩体的破坏形式给出了锚固部分岩体抗剪承载力估算公式,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岩石锚固基础 整体破坏 数值模拟 抗剪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