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研究治疗乳腺炎性疾病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乳腺外科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4例乳腺炎性患者运用双盲法的分组形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取传统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采取微创麦默通旋切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几率。结果对照组32例患者经切开引流术治疗后术后并发几率为15.62%,住院时间平均为(13.5±3.7)d,术中出血量为(15.0±1.5)ml;观察组32例患者经麦默通旋切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几率为6.25%;住院时间平均为(9.5±2.0),术中出血量为(8.0±0.9)ml;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治疗乳腺炎性疾病应用微创麦默通旋切术治疗效高显著,与传统切开引流术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几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术后并发症 乳腺炎性疾病 切开引流术
  • 简介:  本文将170例乳腺含液性疾病分为以无回声表现为主肿块、接近于无回声的低回声肿块、隆胸及相关乳房假体异常等不同类型,  超声检查乳腺含液性肿块具有方法简便,  乳腺囊性病变内部回声特征取决于液体的物理性质

  • 标签: 乳腺含 含液 性疾病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乳腺导管疾病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重点观察乳腺导管及肿块的特点,结合病理结果对比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56例乳腺导管疾病患者中,乳腺导管扩张症29例,占51.8%,符合率81.5%。导管内乳头状瘤16例,占28.6%,符合率70%。导管内癌11例,占19.6%,符合率66%。结论高频超声对于乳腺导管疾病来说,简单方便并可多次随诊复查,对于基层普查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导管疾病高频超声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妇女各种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有效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年4~6月来自辖区机关、学校、环卫部门的3659例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主要采用触诊(手检)、红外线乳腺检查仪、钼靶X线乳腺摄片、针吸活检、病理检查等手段.结果患乳腺疾病总人数为1391例,患病率为38.02%,其中乳腺增生症1202例,乳腺纤维瘤78例,副乳56例。乳痛症4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乳腺癌2例,结论妇女乳腺保健意识有所加强,但还应加大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和加强乳腺疾病普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妇女 乳腺疾病 普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锡山区妇女的乳腺病状况,发现不同职业人群妇女患病率差异,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及提高乳腺自查防范意识,对做到早期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依据。方法2009年全年我区机关事业单位普查妇女97例,农村妇女5800例,采用手检辅以红外线扫描、彩色B超及必要时的X线钼钯摄片检查。结果乳腺良性疾病1320例,乳腺恶性疾病9例。结论乳腺疾病乳腺良性疾病最为常见,31~45岁的女性多发,城市患者明显高于农村患者。

  • 标签: 乳腺疾病患病率城乡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高台县已婚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对高台县的已婚妇女进行了乳腺疾病普查。方法采用美国通用公司制造的GEVoluson730prov四维彩超结合物理查体。结果查出乳腺疾病947例,总患病率58.31%,.其中乳腺增生检出率最高,占各类乳腺疾病的77.72%,其他依次是乳腺纤维瘤占17.32%,乳腺囊肿占4.22%。各年龄段乳腺疾病发病率不同,30—岁年龄组最高,占患病人数的42.98%,40—岁年龄组次之,占患病率37.70%。结论积极开展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乳腺疾病的预防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 标签: 已婚妇女 乳腺疾病 普查 彩超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形态学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39例患者(48个病灶)乳腺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分析病变形态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各项参数。结果肿块状中良性病变多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边界光滑,均匀强化或分隔未见强化,峰值时间多出现在3分钟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可表现为Ⅰ或Ⅱ型曲线,恶性多表现为不规则形、毛刺、边缘强化,峰值时间出现在3分钟前,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可表现为Ⅱ或Ⅲ型曲线。良恶性病灶早期增强率之间无差异性。结论肿块状的病变形态学表现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占很重要价值。峰值时间、曲线类型对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有较大意义,但Ⅱ型曲线在良恶性病灶有重叠,造成MR特异性减低。早期增强率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意义较低。

  • 标签: 动态磁共振 乳腺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检查乳腺,并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乳腺增生33例,乳腺癌3例;乳腺脓肿12例分为哺乳期和非哺乳期;乳腺纤维瘤12例;乳腺囊肿4例;正常乳腺10例。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 诊断 乳腺病变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对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3年我院共有200例乳腺疾病患者接受超声诊断治疗,对他们的诊断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超声影像检查的结果显示200例诊断结果中有66例患者存在有不同情况的乳腺疾病,其中乳腺增生病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应当在临床上给予足够的重视。结论超声影响诊断应用于乳腺疾病的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提升了准确率,误诊漏诊几率降低,让患者得到了比较及时有效的治疗。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影像 诊断研究 进展探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进了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间接带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其中现代医疗领域需要应用较多的设备,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促进了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得现代医疗设备变得更加先进,有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其中超声技术作为现代医疗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其技术水平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上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诊断的精确性。使医生可以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

  • 标签: 超声诊断 乳腺疾病 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疾病中应用螺旋CT扫描诊断,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以在本院诊治的乳腺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螺旋CT检查,对照组采用X线钼靶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CT图像特征。结果观察组病灶图像清晰,病灶检出率达100%;而对照组出现了6例良性乳腺病症漏诊;可见螺旋CT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螺旋CT具有较高的病灶识别力,能有效的检查出微小、隐蔽的病症,且图像清晰明显,对提高乳腺疾病检出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乳腺疾病 螺旋CT 诊断结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69-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分析人性化护理对乳腺磁共振检查的女性的影响。方法 取2021年2月~2022年5月,290例来我院就诊并进行乳腺平扫+增强MRI检查的女性患者,采用1.5T 8通道封闭式乳腺线圈进行乳腺不同序列的扫描,在增强扫描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配增强对比剂的药量,采取手动静脉注入。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三个阶段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评估患者的实际感受。结果?接受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态得以缓解,并可以积极配合护士的检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结论 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有利于平复患者的心情,消除患者负面的心理情绪,促进患者顺利进行检查,确保增强图像的质量,可在影像科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 磁共振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医学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无论是对各种疾病的研究进展,还是诊断疾病的方法都是在朝着便捷、快速的方向发展着。基于此,面对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新进展,下面将从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的现状、超声在医学领域当中的发展和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新进展三个方面来进行一定的浅析。

  • 标签: 超声诊断 乳腺疾病 现状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乳腺动态增强曲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优势。方法:选择 2018年 4月到 2019年 4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中,选入 46例,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法,分析最终的检查结果。结果:在这次选择的 46例患者中,一共显示病灶 36个。其中 10( 21.7%)例为恶性肿瘤, 36( 78.3%)例为良性病变。在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 7例为Ⅲ型流出类型,有 3例为Ⅱ型平台类型。良性病变中有 30例为Ⅰ型流入类型曲线, 6例为Ⅱ型平台类型的曲线。在诊断之后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显示有 7例有着不均匀性的强化,且边界不是很清晰,边缘有着分叶和毛刺的具体征象。其中有 3例在检查之后病灶中心没有强化的特征,周边也没有强化特征。而周围的结节状具有均匀性的强化特点。 36例良性病变的患者,病灶呈现出中度强化的特点,边界较为清晰,且边缘十分完整。结论:在乳腺疾病诊断的工作中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法,有助于提升诊断的准确性,有着很好的推广优势和价值。

  • 标签: 磁共振 动态增强曲线 乳腺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