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工艺流程和涉及的物质物理化学性质入手,深入分析再生纸浆行业存在的职业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工程设计及防范策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加强对造纸行业从业人员的保护。

  • 标签: 造纸行业 职业病 危害因素 辨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汽车制造行业职业现状及其对工人健康产生的影响。提出重点监控岗位及进一步防护重点。方法对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分析总结检测结果。结果工作场所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锌、CO、CO2、紫外辐射、臭氧、铜、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乙酸丁酯和丙烯醛的超标率分别为25.00%和11.46%。噪声超标率为61.11%。结论粉尘、苯、噪声已经对接触工人产生了一定的健康损伤,应引起重视,电焊、喷漆、空压岗位为重点职业监控岗位,特别是低浓度的危害因素不能被忽略。

  • 标签: 汽车制造 职业危害 健康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食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些典型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的影响,提出如何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防范措施建议。方法对吉林地区食品企业的员工进行职业情况的收集和调查,对致病原因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针对食品企业的职业危害的各因素,给出具体的防治措施。结论能够带来职业因素有6大类,近20种原因。

  • 标签: 食品企业 职业病 危害 卫生监督
  • 作者: 郭飞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3
  • 机构:中检评价技术有限公司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化工企业日益增多,化工作业人员的职业问题受到重视,行业体系的科学化发展,直接促使着各种化学化工的工艺、技术、设备不断更新迭代,这也对现代化工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工行业与其它行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特别是随着各种现代化技术和科技的融入,促使其自身存在很大的危险和危害

  • 标签: 化工企业 职业病 危害 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陆续出现,职业因素检测评价,都会通过分析、评价、检测等方式,对工作人员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类职业因素进行检测。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确定职业因素,比如:危害的类别、浓度、影响等,然后及时采取相关质量控制对策处理,比如:采样和检测时质量控制对策、评价计划质量控制对策、构建职业因素检测管理档案质量控制对策,以及报告编制质量对策等,从而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 标签: 职业病 危害因素 检测 评价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如今,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持续的上升,离不开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化工行业的整体发展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这个行业的特质,会对工作人员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就是当代最为常见的职业以及职业卫生等多方面。本文主要围绕着职业因素识别以及关键控制点进行讨论与分析。

  • 标签: 化工企业 职业病 危害 控制点
  • 简介:摘要:在对企业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因素检测时,为了劳动者的健康,要综合运用质量控制技术,我们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还应从严进行检测,尽量选择在100%的工况条件下进行,对于原料投放的岗位,应在投料开始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采样,出具的报告才更具代表性。

  • 标签: 质量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 涂料生产企业
  • 简介:摘要:职业的危险问题,现已成为了多数企业及从业人员不得不面对与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与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本文结合《国家职业防治规划(2021-2025年)》的相关内容,对职业危害性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标签: 职业病 危害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我国化工行业和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在职业健康重要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由于化工企业生产人员患有职业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如何对化工企业职业进行有效防控逐渐成为业内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为保证化工企业职业健康,降低职业发生的可能性,有必要加大对化工企业职业因素的研究投入,了解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形成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控制措施,该点对促进化工领域长远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化工企业 职业病危害因素 控制方法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对海洋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洋石油生产也有了很大进展。为有效防范海洋石油产业安全风险、控制产业安全事故,需要进一步提升海洋石油产业核心安全能力,并针对海洋石油产业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的研发。文章首先分析典型的生产设施,其次探讨海洋石油生产设施常见职业因素,最后就相关建议措施进行研究,为编制出一个涵盖生产设施硬件设施和管理软件的安全检查评估系统做了铺垫。

  • 标签: 海洋石油开采 职业病 危害因素 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触职业因素职业人群血清胆红素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乌鲁木齐市接触职业因素5 433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取数据,以单因素χ2检验和Wilcoxon带符号秩和进行检验,并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年龄增大血清胆红素降低,男性高于女性,汉族高于维吾尔族,未婚高于已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职业因素种类不同血清胆红素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异常率为27.60%(1 499/5 433)、58.20%(3 162/5 4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触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是影响血清素胆红素的危险因素(P<0.01)。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异常与血清胆红素增高具有一致性。结论接触职业因素可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及肝功转氨酶异常,应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的防控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 标签: 职业病危害因素 胆红素 影响因素 职业人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职业因素检测对于卫生部门开展卫生监管工作具有重要帮助作用,能为卫生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本文介绍了职业因素检测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详细介绍了其在卫生监管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这些介绍可以对职业因素检测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 标签: 职业病 危害因素 检测 卫生监管
  • 简介:摘要:为了解职业因素、从业人员的分布情况及可能潜在发生的职业的可能性,为防治职业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以即墨市为例,采用统一的《即墨市职业因素现状调查表》到企业进行调查并填写,共对414家存在职业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职工总数为81562人、其中接触职业因素的职工为41554人。该市存在职业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鞋皮革箱包制造业占53.86%;其次为机械、轻工、纺织分别占9.66%、8.70%、7.25%。从调查中总结职业因素:化学毒物以有机溶剂为主占41%;粉尘类的以铸造尘、棉尘、电焊尘为主;物理因素以噪声为主,其次是高温。接触职业因素职工的年龄以28~38岁最多,占53.55%。中小企业的职业危害,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存在问题多。应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和存在职业严重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其遵法守法意识;提高接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抓好建设项目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

  • 标签: 职业病危害因素 现状调查 防治对策
  • 简介:目的分析某环己酮装置生产过程中职业因素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程分析、职业因素检测对该装置进行职业因素分析。结果检测16个岗位7种化学毒物短时间接触浓度,岗位合格率为93.7%;配料槽岗位环己烷浓度为536mg/m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装车泵房通风量不足,均应进行整改;工作场所噪声、工频电场强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本项目中职业关键岗位为装卸车泵房、催化剂加料槽,应完善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

  • 标签: 环己酮装置 环己烷 职业病危害
  • 简介:摘要在我国,电子行业是发展的最好的行业之一,并且设计的领域也比较广泛,从业人员也比较多。通过对现场职业因素识别(主要为矽尘、噪声、有毒有害物质),对作业现场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超标岗位制定了相应的整改和预防措施。企业制定的整改和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职工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标签: 电子行业 职业病 危害与防护
  • 简介:摘要 :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业的场所越来越多。在这些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时刻威胁着员工的身体健康,因此,近期对现场危害因素分布情况和含量进行了检测,通过检测结果从根源上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进行预防。从而有效杜绝职业的发生,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就 作业场所的职业因素检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 。

  • 标签: 危害因素 预防 健康发展
  • 简介:摘要目前,建设项目职业预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只能反映拟建项目在职业方面与现行法规、标准的符合程度,并不能对项目进行全面、动态的评估,也无法评价职业危害事故风险。通过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中相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职业因素分布、长期作用的影响、危害分级、事故风险等方面的优势,探讨其在建设项目职业预评价中的应用。笔者提出,合理借鉴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方法,可拓展职业预评价的深度和广度,在拟建项目职业防治、建设项目职业危害分级管理和职业危害事故防范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 评价方法 分析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煤矿行业发展迅速,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水平,从职业因素的“产生源头-致因因素-作用对象”对煤矿职业管控的致因因素进行全过程分析,建立了基于能量释放的煤矿职业致因模型,进而构建了煤矿职业评价指标体系。

  • 标签: 煤矿 职业病危害 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