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以科学社会学的奖励系统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科学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院士制度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对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贡献,并将院士获奖群体与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总体情况做比较,考察二者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统计和研究表明,尽管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群体中院士占据了大多数,但目前中国的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的关联性依然不尽理想,二者之间时常出现有悖常理的冲突,因此,两大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均有在彼此参照校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和可能。

  • 标签: 院士制度 奖励制度 杰出科学 认可机制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中医院校生理学专业委员会暨2010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学术研讨会,于6月18日至6月20日在龙城太原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俊德、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续超前、山西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处长牛青山、山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文渊、山西中医学院党委书记陶功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孙忠人、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杨明、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国际交流合作 学术研讨会 专业委员会 中医院校 中医药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生理专业委员会(筹)2012年委员会议及“代谢性核受体与肾脏”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20—22日在贵阳医学院召开。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生理专业委员会(筹)成立至今己近两年,围绕最初设立的工作目标,包括加强国内。肾脏研究学术交流;加强基础、临床和相关领域的结合;促进国内肾脏研究与国际的学术沟通与交流;关注肾脏病研究领域青年科研人才的学术成长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在本次委员会议上,20多名与会委员就肾脏专业委员会前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近期的工作计划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制定了具体方案。当前,代谢性核受体在糖脂代谢与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已成为多种重大疾病,包括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的热点。就此前沿问题,肾脏专业委员会特地组织了“代谢性核受体与肾脏”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五位国内外在此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做专题报告。美国休斯敦大学核受体与信号转导中心主任、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美国科学院院士Jan-AkeGustafsson教授就雌激素受体的生物学作用和病生理发病机制做了专题报告,并对核受体与肾脏生理、病生理的关系及可能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其他专家及讲座内容分别是:肾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管又飞教授,内容为代谓扣I生核受体在肾脏病生理中的作用;南京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张爱华教授,内容为盐皮质激素受体与醛固酮引起的肾损伤;美国犹他州大学肾脏与高血压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杨天新教授,内容为PPARgamma在心血管昼夜节律调节中的作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肾脏中心、重庆医科大学脂质研究所阮雄中教授,内容为�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生理学会 专业委员会 肾脏生理 核受体 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