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硼酸对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菌株生长状态和细胞形态影响。方法用加入0%、0.1%、0.15%硼酸(w/v)Lee’sglucose培养基于25℃和37℃分别培养8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观察各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状况。结果25℃培养条件下,0.1%硼酸明显抑制白念珠菌生长,其中对HJ065抑制效果最明显,0.15%硼酸进一步抑制白念珠菌生长,并且SC5314、HJ058菌株菌丝生长能力随硼酸浓度增高而减弱。37℃培养条件下,硼酸对白念珠菌生长状态和菌丝生长能力抑制效果较25℃更明显。相同培养条件下,硼酸对不同CAI重复数白念珠菌抑制效应存在差异。结论硼酸对白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菌株差异性。其抑制作用与培养温度有关:表现为生理温度下抑制作用更明显。硼酸对8株白念珠菌抑制作用与CAI重复数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白念珠菌 硼酸 耐受性 CAI
  • 简介:目的观察新型酮康唑喷膜对豚鼠体癣模型疗效。方法选择健康豚鼠20只,用穿刺法制备豚鼠体癣模型。将体癣模型随机分A组(新型酮康唑喷膜治疗组),B组(喷膜基质治疗组),C组(复方酮康唑霜治疗组)和D组(对照组)。根据豚鼠皮疹和真菌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A组和C组豚鼠治疗后局部红斑和水肿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停药2周时,A组和C组真菌镜检、培养阴性率均为100%,明显高于B和D组(P〈0.05)。结论新型酮康唑喷膜对豚鼠体癣模型有良好抗真菌活性。

  • 标签: 新型酮康唑喷膜 体癣模型 疗效 豚鼠
  • 简介:南方锈病是我国玉米产区主要病害,玉米抗病品种利用是控制其为害一条最为安全和经济途径。但是,在我国当前玉米育种中,所利用玉米南方锈病基因多来自美国杂交种78599等。为寻找新南方锈病抗病基因,本研究对CIMMYT自交系CML470抗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发现CML470抗性由一个显性抗病基因(定名为RppC)控制,该抗病基因被定位于10号染色体短臂端部,位于SSR标记umc1380和umc1291之间,分别与两标记相距3.5cM和8.8cM。通过回交,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RppC被转移到了优良自交系昌7-2中。

  • 标签: 玉米 南方锈病 抗病基因 基因定位 标记辅助选择
  • 简介:马拉色菌是人类及温血动物皮肤上正常菌群之一,其与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等多种疾病相关性日益受到关注,作者对马拉色菌分类及其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作一综述。

  • 标签: 马拉色菌 脂溢性皮炎及头皮屑 特应性皮炎 银屑病
  • 简介:韧皮部蛋白在维持植物形态、物质转运以及植物伤口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地域来源和性状特性差异均较大2个芹菜品种六合黄心芹和美国西芹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获得这2种芹菜韧皮部蛋白基因cDNA序列。结果显示:这2种芹菜来源韧皮部蛋白基因全长均为546bp,编码181个氨基酸。两者核苷酸序列有3个位点不同,分别为:88G/A、399T/C和489T/C;在氨基酸序列上有1个位点不同,为30T/A。预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19kD,pI值为9.18。六合黄心芹和美国西芹韧皮部蛋白与忽地笑等植物韧皮部蛋白相似较高,在保守位置分别具有5个亮氨酸残基和4个色氨酸残基。实时定量PCR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主要在芹菜茎和根等部位表达,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

  • 标签: 芹菜 韧皮部蛋白 实时定量PCR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 简介:有效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是保持作物异位保存种质资源活力和遗传完整性首要工作.降低贮藏种子基因突变累积效应,控制种质资源繁殖更新过程中由于遗传漂变、选择和污染所引起遗传改变,对制定科学种质资源繁殖更新策略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自花授粉作物种质资源繁殖更新策略研究最新进展,并对更新种质资源活力、繁殖群体规模和种子收获方式对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影响进行讨论.

  • 标签: 繁殖更新 种质资源 作物 自花授粉 遗传 种子基因
  • 简介:真菌孢子和(或)菌丝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呼吸道和皮肤是真菌致敏主要反应器官。该文就常见致敏真菌、真菌致敏机制、真菌所致呼吸道和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等进行综述。

  • 标签: 真菌 呼吸道 皮肤 变态反应性疾病
  • 简介:细胞壁作为真菌中特殊和必须细胞结构,相对于哺乳动物细胞膜更加坚硬,难以用简单方法使其充分破碎。因此,达到理想破壁效果是白念珠菌研究中关键步骤之一。在提取白念珠菌RNA、DNA和蛋白质等细胞组分过程中,为获得足量和稳定实验样品。该文对多种白念珠菌破壁方法作一综述,以便为白念珠菌相关研究提供适用、高效破壁方案。

  • 标签: 白念珠菌 细胞壁 破碎
  • 简介:目的研究无绿藻是否能够影响小鼠Th17细胞分化,影响Th17细胞分泌相关细胞因子.方法体外培养无绿藻,用尼龙毛柱法分离培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按照1∶5比例将两者在transwell培养板上共培养,培养2h、4h、8h、12h、24h、48h,分别收集T淋巴细胞,留取培养上清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7细胞表型,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结果从共培养2h开始,随着共培养时间延长Th17细胞所占比例逐渐降低,共培养8h后趋于稳定(P<0.05);从共培养2h开始,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逐渐升高,8h后出现下降,24h后趋于稳定(P<0.05).结论在与T细胞共培养条件下,无绿藻抑制了小鼠Th17细胞分化,但是在最初2~8h可以促进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释放.

  • 标签: 无绿藻 TH17 流式细胞术 细胞因子
  • 简介:白念珠菌具有双形态性,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为酵母相和菌丝相。调节双形态性主要信号通路有Cph1调节MAPK途径,Efg1调节cAMP/PKA途径,Tup1介导抑制途径,Rim101调节pH反应通路等。这些通路控制着菌丝特异基因表达,许多菌丝特异基因编码白念珠菌毒力因子,因此菌丝相致病性更强。

  • 标签: 白念珠菌 双形态性 调节通路 菌丝特异基因 致病性
  • 简介:从144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61对多态性强、重复性好SRAP引物,对43份苦瓜种质DNA进行了扩增,共得到207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863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得到14.15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42.11%。用UPM—G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供试苦瓜种质遗传相似系数为0.50~0.95,在阈值O.65处(L1)可将苦瓜分为2个类群,第1类群为野生种,第Ⅱ类群为半栽培种和栽培种;在阈值0.80处(L2)将第Ⅱ类群分为5个亚类群,L2划分反映了苦瓜种质间遗传多样性与果实性状、来源或地理分布有较高相关性;在阈值0.83处,第Ⅱ类群1亚类群又分为4类,大致分为滑身苦瓜(粗棱无瘤)、大顶苦瓜(棱细大圆瘤、倒锥形)、棱细圆瘤苦瓜以及尖刺瘤或凸瘤苦瓜,分类结果与苦瓜刺瘤有无、棱条粗细、瘤形状和瓜色等密切相关,初步认为刺瘤苦瓜为较原始类型。

  • 标签: 苦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SRAP
  • 简介:通过检索近10a国内外期刊发表资料包括以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报道临床资料,复习、探讨国内外有关儿童和老年人真菌感染概况和防治对策。结果发现儿童和老年人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儿童浅部真菌病主要是皮肤念珠菌病和头癣,老年人浅部真菌病主要是手、足癣和甲癣;深部真菌病主要是念珠菌病,其他依次为隐球菌病、曲霉病、马尔尼菲青霉病、毛霉病等。由于深部真菌病诊断困难,目前主张对高危人群,应及早给予预防治疗和经验治疗,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药敏监测等确立具体治疗方案。

  • 标签: 真菌感染 儿童 老年人
  • 简介:对山东黄瓜地方品种资源瓜奈形状、皮色、刺、瘤、刺色、棱沟、瓜长、把长、横径、单瓜重、把瓜比、果型指数等12个果实外观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山东黄瓜地方品种资源果实外观性状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8。华北型种质果实外观性状平均多样性指数高于华南型种质。根据生产上对果实外观性状要求,对两种生态类型中优良种质资源进行了评价。从外观形态上筛选出各自代表性种质,在两种生态类型中筛选了长瓜短把型种质和短重型种质,为资源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了信息。

  • 标签: 山东黄瓜 地方品种资源 果实外观性状 评价
  • 简介:目的比较液基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常见皮肤癣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应用Rosco纸片扩散法和微量液基法(参考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M38-P方案修改方案)测定临床分离40株皮肤癣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及絮状表皮癣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和特比萘芬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应用Rosco纸片扩散法,大部分菌株在7—9d时可读到清晰结果。Rosco纸片扩散法和微量液基法结果中,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一致性较好,氟康唑较差。结论Rosco纸片扩散法操作简单,可选择用于皮肤癣菌对某些抗真菌药药敏试验。

  • 标签: 皮肤癣菌 药物敏感 ROSCO纸片扩散法 微量液基稀释法
  • 简介:利用10对多态性丰富SSR引物,以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中保存14份具有代表性割手密为对照,对新收集云南省11份割手密(SaccharumspontaneumL.)资源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扩增出233条DNA谱带,与对照相比,新采集材料多态性条带为207条,其中14条为特有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0.89。遗传相似性系数和UPGMA聚类分析表明,新采集材料并没有单独聚为一类,而是比较分散,在相似性系数为0.64处作切割线,参试材料可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主要由龙门割手密、河边村割手密和福建仙游1号组成;第Ⅱ类群中包含19份材料,其中新采集样品有上岗割手密、他拉割手密、安乐割手密、勐根割手密、芒美割手密、贺海割手密、回落割手密、里拉割手密和曼亨割手密,对照材料主要包含了云南、四川、越南、老挝、泰国地区割手密,其共同特点是均匀分布在内陆地区;第Ⅲ类群包括3个材料,分别是海南1号、海南92-2和广东化州割手密,其中不包含新采集材料。而在相似性系数为0.654处作切割线又能将上述第Ⅱ类群分为较细3个亚群。由此可见,新采集11份割手密资源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与已收集资源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性。说明依靠云南高山峡谷等立体气候特点,分布着遗传差异显著割手密无性系。

  • 标签: 割手密 SSR 遗传多样性
  • 简介:利用SSR标记对78份抗PVY烟草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类型将78份材料分为烤烟、晒晾烟和黄花烟3个群体。结果表明:(1)从96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45对扩增带型清晰、重复性和多态性好引物用于78份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共检测到108个位点,其中96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例为88.89%。遗传多样性指数(Nei’s)为0.3766,Shannon’s指数为0.5821,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在0.0454~0.9973之间,说明我国抗PVY烟草种质资源存在着丰富遗传变异。(2)3个群体内遗传差异由大到小分别为:晒晾烟〉黄花烟〉烤烟。3个群体间遗传距离比较分析,晒晾烟与烤烟遗传相似达到0.9840。(3)聚类分析可将78份种质材料划分为黄花烟草和普通烟草2大类群,烤烟、晒晾烟之间没有明确界线。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黄花烟与其他群体遗传距离较远。

  • 标签: 烟草 抗PVY SSR 多样性分析
  • 简介:念珠菌是临床上深部真菌感染主要致病菌,致死率高,耐药性严重,耐药机制主要包括:药物作用靶标结构变异;靶标表达增加;靶标缺失;影响药物外排;改变细胞膜甾醇成分;形成生物被膜;钙调神经磷酸酶通路激活等。针对真菌耐药性问题,首要应对策略应是研究发现新药靶,开发全新结构和作用方式新药。同时,筛选研究能降低真菌耐药性新药,通过与现有的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克服真菌耐药,防治真菌感染有效策略。

  • 标签: 念珠菌 耐药机制 新药靶 对策
  • 简介:甲真菌病是一种很常见而顽固皮肤病,以往认为本病只是一个美容问题,而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社会活动日益广泛,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亦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甲真菌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其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患者生理功能及日常生活,患者精神情绪及心理状态,患者社会活动及家庭活动等。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程度不同。不同部位、病程、范围甲真菌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也不同。

  • 标签: 甲真菌病 生活质量
  • 简介:以商业栽培25个香菇(Lentinulaedodes)品种为材料,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区别性分析。本研究使用14对引物,引物多态性为100%,每对引物产生等位基因数为2~9个,平均5.0个,基因型数为2~12个,平均6.3个。预期杂合度为0.1151~0.8131,平均预期杂合度为0.6126;PIC值为0.1064~0.7736,平均PIC值为0.5541。25个品种中,除申香10号和申香12号不能区分外,对其他23个品种清晰鉴别,为构建香菇栽培品种SSR分子指纹图谱提供了依据和方法。本方法获得数据可以成为重复性良好、实验室间可比对香菇栽培品种标准指纹图谱,在品种特异性鉴定中不再需要已有所有品种做参照,较RAPD、ISSR、SRAP等鉴定方法工作量大大减少。

  • 标签: 栽培品种鉴定 等位基因 基因型 杂合度
  • 简介:多胺是一类小分子脂肪族类化合物,存在于微生物体内,其合成代谢与微生物细胞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参与微生物多种生理过程,在促进细胞分化、增殖,维持细胞膜、DNA和RNA稳定,以及生理应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多胺代谢、转运以及多胺在微生物中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多胺在微生物中研究提供较为丰富资料。

  • 标签: 多胺 微生物 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