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本底监测的气相色谱系统进行了描述,阐述了监测的方法,给出了部分测试结果,并对近期所监测的实际样品作了初步分析。

  • 标签: 二氧化碳 甲烷 本底深度 气相色谱
  • 简介: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降水酸度分析:2008年7月20日至8月20日减排期间,北京地区3个酸雨监测站(密云的上甸子、北京观象台和昌平)的降水酸度为1993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强,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也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值,酸雨量与总降水量的比值接近100%。仅8月1~20日期间,

  • 标签: 2008年奥运会 北京地区 降水酸度 监测站 成因探讨 减排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自行设计和研制的NOAA-AVHRR卫星资料处理业务系统的设计思路、总体结构及主要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系统软件中三维立体图像显示技术及其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生态环境监测 NOAA-AVHRR 卫星资料 处理业务 气象科学 总体结构
  • 简介:本文介绍了利用多媒体开发工具MacromediaAuthorware等制作《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思想及开发过程,重点叙述了课件开发过程中素材的采集方法、屏幕的设计、结构的设计及课件的特点等主要内容,并想通过课件的开发一方面提高课件制作技术,另一方面改进职工培训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资源。

  • 标签: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多媒体课件 设计 开发 设计与开发 生态环境监测
  • 简介:2006年4月6-8日第二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TheSecondSessionoftheForumonRegionalClimateMonitoring,AssessmentandPredictionforAsia)任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主办,中国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外国专家局和中国科学院协办,北京气候中心(BCC)承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58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 标签: 气候监测 亚洲区 第二届 论坛 北京 评估
  • 简介:2010年11月上旬.青海省首个电离层测高仪监测站基础建设在都兰县气象局已完成建设。该站建成后,将获取电离层监测的第一手资料.为青海西部电离层天气的监测、预警、服务等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 标签: 电离层测高仪 基础建设 监测站 青海省 电离层监测 县气象局
  • 简介:207年,在中国气象局轨道业务项目的支持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圆满完成了将酸雨监测评估、CAPPS-3和紫外线预报业务向省级推广的任务。酸雨监测评估业务主要推广到酸雨污染比较严重的广东、广西、贵州、湖北、福建、四川、重庆和河南8省(区、市),另外,湖南、云南、江苏、山东等省也积极响应。4月,在成都召开了由12省参加的酸雨监测评估业务软件推广培训会议,

  • 标签: 酸雨监测 预报业务 紫外线 评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应用
  • 简介:2000年1月1日,9210工程主站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资料的信息量剧增,资料的时效也有较大的提高,可靠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9210工程建设对地市县局的意义尤其突出,一方面降低原有大量的长途拨号开支,另一方面减少预报员花费在等待、查找、调用资料上的时间和精力,

  • 标签: 业务流程 信息网络 气象台 福建省 9210工程 实时
  • 简介:IPCC第二工作组在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客观而审慎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和潜在的影响,各个领域与区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针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对全球大部分地区作物、畜牧、渔业产生了影响,且负面影响更普遍;不仅影响到生产过程,也影响到非生产系统因素,但这些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极端事件(如极端高温)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市场价格的负面影响明显。大气中CO2浓度增高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但是与温度、臭氧以及水分利用、病虫草害等协同效应仍然不明确。增强适应可以克服增温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并减少粮食损失。关于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非生产系统因素的影响及如何开展适应,还需要搜集更多的证据。

  • 标签: IPCC第二工作组 第五次评估报告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粮食安全
  • 简介:浅谈如何使同志成为一名合格的观测员在测报工作中,同志由于对测报工作的各项规定、业务知识、工作习惯等有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因此,一般出现错情较多。实践表明,同志的工作质量是影响台站测报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帮助同志尽快熟悉工作,提高业务能...

  • 标签: 气象测报工作 地面气象 观测规范 观测员 管理人员 台站
  • 简介:本章主要着眼于中间用户群,他们的首要功能在于提供实时天气观测和预警预报信息、借助计算机生成天气分析和预报意见、监测气候变化趋势等,其产品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为公众所获取。到目前为止,该用户群中最大的用户来自国家天气局(NWS),

  • 标签: 天气观测 预报信息 监测 现象学 中尺度 基础
  • 简介:随着媒体的不断兴起,公众对于信息的接触渠道悄悄发生着变化。作为与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气象服务,如何紧跟时代潮流,加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结合,更好地做好公共气象服务这道菜。本文就如何借助媒体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公共气象服务 新媒体 应用研究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10月正式批准“我国温室气体监测分析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一期)”立项,总经费5700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按要求于10月底之前编制上报了2个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3月,中国气象局职能司召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台站人员在京召开研讨会,对可研报告集中补充和修订,

  • 标签: 监测分析系统 温室气体 国家发改委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立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简介:文章基于HOBO水位计的监测数据和传统方法的水位观测数据,利用SPSS软件及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太仆寺旗和克什克腾旗地下水位的月动态和日内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OBO水位计对地下水位的微动态监测具有敏感性、适用性、客观性,对传统观测方法具有很强的补充性。

  • 标签: 地下水位 动态监测 HOBO水位计
  • 简介: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二工作组(WGⅡ)报告评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人类安全、生计与贫困的影响,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气候变化、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事件给城市和农村的贫困人口增添了额外的负担,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增大.21世纪的气候变化,将继续加剧现有健康问题,增加人类的迁徙,放大冲突的驱动因素的影响,对许多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造成不利影响,给小岛国和有很长海岸线国家的领土完整带来风险;整个21世纪,气候变化将减缓经济增长,进一步威胁粮食安全,使减贫更为困难,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 标签: 气候变化 影响与适应 人类健康 人类安全 生计与贫困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厦门气象台利用常规资料和加密的非常规资料建立闽南地区灾害性天气短时预报工作业务系统。

  • 标签: 非常规资料 流程 短时预报
  • 简介:利用2010年夏季祁连山地形云探测试验期间的风廓线和气球探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检验资料变化趋势的一致程度和资料的偏离程度。同时,用风廓线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区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的风场演变。结果表明:(1)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总体上能反映风向的变化,具备监测祁连山地形云近地面风向变化的能力;(2)风廓线雷达探测的风速误差较大,尤其是1400m以下误差更大,在使用时应注意。

  • 标签: 风廓线 误差 检验 地形云 探测
  • 简介: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在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方面聚焦于气候变化对领域和区域的不利影响.在综合分析与气候变化相关危害、暴露度和脆弱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气候变化风险的评估框架.风险不仅来自气候变化本身,同时也来自人类社会发展和治理过程.报告首次提出了新生风险,归纳总结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关键风险,评估了不同温升下气候变化5个“关注理由”的风险水平.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由于适应和减缓的局限性,剩余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未来,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4℃(较工业革命以前)将加剧人类和社会生态系统广泛的、严重的和不可逆影响的风险.

  • 标签: 气候变化 影响 风险 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