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自从日本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以来,日本政府和美国政府多次围绕农业与汽车市场关税、知识产权保护、国企改革议题展开会谈。双方的政治决策和立场主要基于对国家自主性、经济交流和同盟关系等问题的审视与考量。日本TPP决策从具体产业的宣传引导发展到愈来愈顾及本国基础制度安排,美国视推动TPP协定为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内容,由此使双边谈判经历了反复的博弈和协商。通过两国政府高层在2015年初的表态,可看出日美双方在达成谈判协定方面的积极愿望和外交努力。

  • 标签: TPP谈判 贸易协定 政治决策 国家自主性
  • 简介:印度与日本之间的双边关系是影响亚洲地区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以来,印度的“东向战略”与日本的“南下战略”在相动的基础上找到了共同点,印日关系获得迅速发展,尤其两国在经贸、亚洲与印度洋战略安全、联合国改革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出现引人注目的突破。印日关系将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但由于受制于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印日关系的未来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印日两国同为中国的重要邻邦,其双边关系的走向势必将对中国的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 标签: 印度 日本 地区安全 战略关系 中国
  • 简介:自海牙的国际仲裁法庭做出了有关南海仲裁案的管辖权审理裁决之后,该案已经进入了实质部分的审理。自2013年菲律宾提出相关诉讼,至今已过去三年时间。三年之中,南海问题变得越发复杂和敏感,而中国也同时面临着现实和法律两个层面的压力。日本作为本地区内的一个海洋强国,基于各种利益考量,对相关问题也进行了关注。本文将对仲裁庭做出的管辖权裁决中的一些问题,以及日本学者关于该案的相关研究和日本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简单的介绍,为该问题的各位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中菲南海仲裁案 日本 看法 立场
  • 简介:中越南海争端始于1975年,近年来随着全球及亚太格局的改变,中越南海争端愈演愈烈。出于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日本积极插手中越南海争端,对局势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小视的作用。本文从日本的介入手段、介入意图以及造成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冷战后中越南海博弈中的日本因素。

  • 标签: 南海争端 日本因素 1975年 亚太格局 冷战后
  • 简介: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以矢野弘典会长为团长的国际IC日本协会代表团一行6人于2010年10月11—17日访华。在京期间,我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会见,就当前日本政局和两国关系交换了看法。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我会理事张幼云与外宾座谈,介绍了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和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日本 访华 IC 2010年 两国关系
  • 简介: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日本占领下的马来亚(现在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华侨处于何种状态?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当时的华侨与中国的关系如何?日本的占领对华侨的归属意识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或究竟有没有产生影响?以及对华侨与马来人等其他种族的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本文分3个领域进行分析.即:①以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为中心的抗日运动、②华侨协会所代表的亲日组织、③日军当局以粮食增产运动的名义推行的迁居事业.①是对华侨社会中的左派势力或劳动阶级进行分析;②是对右派或实业界进行分析,并对这两个领域的领导人的特征加以探讨;③将对华侨群众加以分析.通过对这3个领域的分析,将会清楚地了解日本占领时期马来亚华侨社会的整体情况.

  • 标签: 日本 马来亚 华侨社会 归属意识 种族关系
  • 简介:战后几十年来,东盟与日本的关系从初期的若即若离发展到今天的密不可分,其间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东盟国家对日本的态度也经过了排斥到接受甚至认同的转变.尽管如此,在双方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东盟国家始终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

  • 标签: 东盟-日本关系 理解 认识
  • 简介:一.从劳动力移民到小农移民马来半岛的橡胶园日本工人数量1917年达到最多后便趋于减少,20年代初期便消失了,因此可以认为1918年以后没有新的劳动力移民前往马来亚。这恰好是欧洲产品(主要是英国产品)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进入马来亚市场,煤、棉织品和棉制品、火柴、醋酸(橡胶加工用)等从日本进口飞速增加的时期。

  • 标签: 日本人 马来亚 移民 小农 第一次世界大战 马来半岛
  • 简介:日本霞山会邀请.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徐建国率领交流协会代表团于2008年1月9-16日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在东京期间。代表团参加了霞山会新建办公楼落成典礼。徐建国秘书长代表交流协会在典礼上致了贺词。参加典礼的还有日本政治、经济、日中友好团体、学术机构及中国驻日使馆代表等共200多人。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 日本政治 友好访问 落成典礼 学术机构 徐建国
  • 简介:日本企业总数90%的中小企业,对日本战后50年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需求的多样化、高级化以及全球经济的国际化,中小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愈加突出,而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期望又越来越高。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日本政府下决心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入,通过对技术进步的支援,提高中小企业产品的附加价值,推动中小企业

  • 标签: 中小企业技术 扶持中小企业 技术进步
  • 简介:2010年9月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后,在日本曾一度沉寂的“中国威胁论”又迅速蔓延,并严重损害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和两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威胁论”在日本泛起的缘由很多,其中两国问观念层面的互动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在建构主义看来,观念互动可解决国际体系中的冲突。因此,重视中日两国政府间、思想界及国民的各种观念交流和思想交锋,达成中日两国间的观念互动,是消弭日本“中国威胁论”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重构中日战略合作关系的一个有效良方。

  • 标签: “中国威胁论” 中日关系
  • 简介:应社团法人国际IC日本协会的邀请,以李连甫理事为团长的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3人于4月14日至20日访问了日本,受到了日方热情友好的接待。在东京期间,该协会会长、德意志证券公司会长桥本彻先生会见代表团,协会副会长榊多嘉子女士在浦和会见代表团。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 日本 副会长 社团法人 证券公司 德意志
  • 简介:2000年4月森喜朗出任首相,使日本政坛持续30余年的“角福战争”发生了历史性逆转。迄今,森派已产生了四任首相,该派在日本政治中的地位几经起伏,其对华政策的演变轨迹勾勒出一个由渐趋强硬到渐趋温和的曲线。中日政治关系的冷热变化也同时经历了这样的轨迹。

  • 标签: 中日关系 日本政治 森派 福田康夫
  • 简介:为适应世界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日本制定了FTA战略,确定优先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 标签: 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 FTA战略 前景
  • 简介:美国驻在海外他国的军事基地,一直以来是国际政治中的焦点所在,本文试从美国军事基地驻在国民众反基地的社会运动视角入手,研究其对美军基地的存废的影响程度。通过对菲律宾、日本和韩国3国反基地社会运动的组织、过程以及绩效的比较,以获得对反基地社会运动的作用与不足的更为深入的认识。

  • 标签: 美军基地 反基地 社会运动 菲律宾 日本 韩国
  • 简介:本文以二战后日本和平宪法为切入点,主要分析日本国内关于修宪与护宪的争议及其历史原因,并揭示日本修宪的态势及其背后的重要外因——美国因素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考量以及日美同盟的特殊关系来论证日本存在着不可遏制的修宪趋势。

  • 标签: 日本 修宪 美国因素
  • 简介:三、移民地调查要实施新形态的移民事业,就要进行事先调查。1930年3月2日,拓务大臣松田源治将马来半岛的“移民调查”任务交给了南洋协会。该任务的内容如下:

  • 标签: 投资移民 日本人 马来亚 马来半岛 大臣
  • 简介:一、国策移民论的兴起如果按以往的方式进行小农移民,将不能大规模地输出移民,对日本过剩人口问题的解决和工业的复兴产生不了作用。这种论调以南洋协会方面的杂志为中心,实际上早在关东大地震之前就已出现,首先,田泽震五的《南国见闻录》(1922年)中有如下记述。打开这个宝库(南洋)需要钥匙……。钥匙……就是资本。

  • 标签: 投资移民 日本人 马来亚 人口问题 南洋 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