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9 个结果
  • 简介:简易程序符合行政程序法所追求的公正和效率两大价值目标,并在二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以此为自身赢得合法性。行政简易程序是对一般程序的超越,是行政程序中的程序变体和例外。商务部反垄断局于2014年先后颁布了《关于经营集中简易案件适用标准的暂行规定》以及《关于经营集中简易案件申报的指导意见(试行)》,分别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初步确立了我国反垄断经营集中简易案件审查制度的基石。商务部发布的上述法律文件以'简易案件'的提法代替'简易程序',反映出上述部门规章对于经营集中反垄断审查简易程序建立的谨慎价值取向。根据目前的规定,简化的程序主要是针对申报方的申报而言,反垄断执法机构在按简易程序审查经营集中案件的过程中工作量或许有所降低,但职责与普通程序并无大的不同。虽然对第三方异议权利边界进行适当的限制是必要且合理的,但过度限制后异议效力的过低而沦为虚文亦属或有之事。

  • 标签: 经营者集中 简易程序 简易案件审查制度
  • 简介:由于财富上的差距,美国宪法第六条修正案的规定——刑事被告人有请律师出庭辩护的权利,成为了贫穷无力支付的奢侈品。从1932年鲍威尔案、1938年约翰逊案、1942年贝茨案、1963年吉迪恩案,直到1972年的阿杰辛格案,经历了一个180多年的宪政历程,美国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刑事审判中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已经成为衡量一国人权保护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中国刑事法律中对弱势群体保护的规定很不完善,因此,笔者建议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弱势群体的律师辩护权,兑现公民神圣的宪法权利。

  • 标签: 弱势群体 司法援助 律师权
  • 简介: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消费权益保护法》的决定,自2014年3月15日起实施。这是《消费权益保护法》1993年通过以来的第二次修正,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符合了市场消费领域的新发展,体现了法律在保护消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

  • 标签: 消费者维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法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全国人大常委会 消费者合法权益
  • 简介:在现行的司法体制之下,我国法院通过颁行司法解释以及其他类型的司法文件从而在事实上行使创制金融法律规则的权力,并在此过程中呈现出若干司法权力在我国行使的特殊之处。而我国法院之所以会成为金融立法,一方面是因为法院有更加迫切的需要去创制金融法律规则,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式司法体系管理模式的必然产物。然而,中国法院的这种金融立法角色的扮演有可能带来的体制性问题,包括在司法体系外部可能因为法院职能边界扩展导致的权力之间的关系失衡,以及在司法体系内部进一步强化法院的行政化运作模式。

  • 标签: 法院 金融 立法者
  • 简介:消费利益是反垄断所要保护的重要利益之一,反垄断中的消费利益既包括整体利益,也包括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机关保护和消费自我实现是维护消费利益的两种基本方式。在反垄断实践中,消费利益的实现存在许多困难如立法博弈的弱势、执法过程的缺位、司法救济的阻碍等。为了加强反垄断中消费利益的保护,我国应当提高消费的组织化程度,改善消费在博弈中的地位,规范反垄断执法,促进消费有效参与,完善反垄断诉讼制度,消除消费维权障碍。

  • 标签: 消费者 利益 反垄断法
  • 简介: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是坚持司法行政工作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司法行政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好地推动广东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司法行政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行政职责 建设者 胡锦涛总书记 讨论活动
  • 简介:我国执业医师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即使已取得医师职业资格未经执业注册,亦不能享有行医权。临床实习生或见习生只能在有行医权的医师指导下进行临床活动,其诊疗行为并非行医权的行使,而是一种学习方式;其诊疗行为未经上级医师认可不能对患者生效;其行为如给患者造成损害应由其指导医师承担责任。病历资料不仅是诊疗活动的忠实书证,更是医疗机构内部责任划分根据。鉴于医疗事故鉴定的鉴定主体不中立、集体责任制等弊端,医疗过错及因果关系的鉴定应回归到有临床专家参加的司法鉴定制度内。

  • 标签: 非法行医 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鉴定 司法鉴定
  • 简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商品交易逐渐发达,网络商品交易纠纷也随之增多,但是就纠纷双方当事人合理的举证责任却无法从法律中找到合理的分配方式,使得现实中的纠纷处理显得十分麻烦与被动。我国法律对于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定是“谁主张,谁举证”,因此,在购买到瑕疵商品或者缺陷商品之后,消费维权时需要承担举证责任。本文从我国目前适用于网络商品交易纠纷的举证责任原则出发,提出了在网络商品交易纠纷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 标签: 网络交易 网络商品消费者 举证责任
  • 简介:2009年1月公布的《旅行社条例》第1条等条款明确规定,保护旅游消费合法权益。旅游消费的巨大增长及旅游消费面临的问题使得政府必须重视通过多种方式,保护旅游消费的权益。旅游联合执法机制是旅游消费权益保护的重要途径,发挥这一机制的作用需要大力加强对旅行社及导游的监管。

  • 标签: 旅游消费者 旅游消费者权益 旅游联合执法机制
  • 简介: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经营集中活动无疑给参与和整个市场带来了许多机遇,但与此同时也给良好市场竞争秩序的保持带来了挑战.经营集中反垄断审查制度因此应运而生.这一制度广泛借鉴了他国优秀的立法与实践成果,满足了反垄断法内在的价值追求,但在申报标准、审查程序、审查标准等方面仍有不完整、不完善和值得商榷之处.

  • 标签: 经营者集中 企业并购 反垄断法 反垄断审查
  • 简介:适格投资是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仲裁庭取得管辖权的基石。目前尚无专门的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对适格投资进行准确界定,这导致ICSID仲裁庭在近年的实践中通过对“投资”进行扩张解释以扩大自身管辖权,这种做法引发了投资与东道国对于ICSID仲裁庭公正性的强烈质疑与不满,也造成了投资双方的利益失衡。各国在未来的有效应对措施应当是在双边投资条约中采取列举法对适格投资的范围做出具体规定,同时规定条款的解释权属于缔约国。

  • 标签: 适格投资者 ICSID仲裁 管辖权 国籍
  • 简介:<正>消费转型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经济转型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在消费品种类、消费结构、消费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比如,消费品种类从日常生活必需品扩展到教育、文化等发展类消费品,食品支出在日常消费中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日益降低,耐用消费品的比重逐步提升,信用消费日益成熟等。消费转型和经济发展紧密关联,但正如中国的经济转型一样,消费转型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政府多次提出,要改变以投

  • 标签: 消费主义文化 生活必需品 信用消费 食品支出 执法资源 经济发展
  • 简介: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物权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继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归属和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物权法》在总结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整套体系完备的物权法律规则,在立法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各个方面,达到了相当完善和成熟的程度。依笔者之见,它有以下四个特点:

  • 标签: 《物权法》 人民群众 受益者 民主法治建设 民事立法 全国人大
  • 简介:消费权益保护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实施多年,但消费权益的保护在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对其制度研究则多限于实务角度。本文立足于消费权益保护的基本问题,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消费弱势地位的四种具体表现,以及作为“经济人”的经营如何利用消费的弱势地位对消费权益进行侵蚀。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从消费权益保护核心概念的修正、基本制度及标准的健全、诉讼制度改革和如何发挥法律的引导功能等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法律矫正措施。

  • 标签: 消费者 弱势地位 经济人 法律矫正
  • 简介:消费合同中的价格纠纷在理论上涉及消费合同中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消费权益保护、意思表示的解释等彼此勾连的几个问题。需结合《合同法》《消费权益保护法》及《价格法》等现有规范与相关理论,认定经营单方价格表述是否构成格式条款,并对其进行订入控制与效力审查。在价格条款无效或被撤销时,需要对合同订立过程中双方在价款问题上的意思表示进行规范性解释与风险归责。这一系列环节体现了“前教义学”中的先前理解、价值判断与教义学证立两个阶段的紧密结合。

  • 标签: 消费者合同 价格条款 订入控制 效力审查 意思表示解释
  • 简介:<正>见义勇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不乏见义勇为保护的立法,但这种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并未实现我国对见义勇为的全面保护。相反,近年来,见义勇为流血又流泪的事件频发,使得见义不愿为、见义不敢为的不良风气滋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

  • 标签: 见义勇为者 救济机制 无因管理 侵权人 民法通则 侵权责任法
  • 简介:早在2004年上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已听北大法学博士张永红大概地讲过张明楷教授的“置贿赂于囚徒困境”这一理论,当时张博士对此理论甚是赞赏。但是,由于孤陋寡闻、视野局促,直到现在我才在《法学家茶座》第五辑上看到原文。真的可叹自己读书面之窄与学识之浅。

  • 标签: 上学期 博士 赞赏 北大 读书 学识
  • 简介:在采取资产剥离救济措施的经营集中案件中,如何确定剥离资产是反垄断执法机构需要完成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剥离的资产是否合适直接从根基上影响着一项经营集中的资产剥离最终成功与否的问题。根据各国的实践来看,剥离资产的遴选标准、剥离资产的组成与来源、剥离资产的范畴厘定、剥离资产的皇冠钻石条款、剥离资产的适度调整是相关方面的核心问题。

  • 标签: 经营者集中 结构性救济 资产剥离
  • 简介:就民事权利的保护而言,作为权利宣言的民法典首先是从预防功能来体现商品交换的行为规则的,而作为负面调整的民事责任则是在侵权行为发生后的恢复原状之法律机制。因此,《消费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从其立法目的,从特殊侵权在社会生活的扩展以及随之而发生的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变化,足以证明其在本质上就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来说,其实就是消费领域的侵权责任法。

  • 标签: 消费者权益 负面调整 归责原则 领域性综合法律调整之规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