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挚友拿轩主刘建先生嗜古好书,潜心篆刻,其高古恣肆,率真天成之作品,诱我久有为之评价之意,然时之壬午岁末,始得动笔。

  • 标签: 刘建 篆刻艺术 艺术风格 人品 美感
  • 简介:劳诚烈少时即聆教于周昌谷先生,深受先生“固本博取,纯情至美”艺术思想的影响,致力于传承“阔笔点垛,连拖带转”的艺术风格,同时在实践中研究中国文人写意画。在杭师院任英语教师后,又因其深厚的英文功底,兼职美院学报编辑部,编译了数十万字的西方艺术资料。

  • 标签: 意象 文人写意画 学报编辑部 艺术思想 艺术风格 英语教师
  • 简介:宋步先生(1910—1992),山东潍坊人。生前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是我国杰出的美术家、艺术教育家和艺术活动家,徐悲鸿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宋步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大学专修油画,创作大型油画力作《流亡图》。1937年,他毅然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宣传抗日的木刻作品。曾于20世纪40年代执教于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和重庆国立艺专,曾举办6次个人油画、水彩画展,轰动西南画坛,成为中国早期油画、水彩画杰出代表。

  • 标签: 诞辰100周年 美术界 中央美术学院 日本东京大学 抗日救亡运动
  • 简介:2015年9月11日,"同行——张薇从艺60周年师生作品暨教学回顾展"在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原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视觉艺术馆隆重开幕。张薇老师自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始,开启了她缤纷的艺术人生探索。她自1965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之后,多年从事艺术设计创作工作。

  • 标签: 工艺美术学校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人生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创作工作
  • 简介:本展的缘起2012年8月,借"中德文化年"在德国举办的东风,我与德国学者阿克曼先生共同策划的"墨变: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在德国汉堡美术馆成功举办。由于这个展览既集中展示了与中国文化传统或当下现实有密切关联的一批当代水墨作品;又显示了与西方当代艺术大不相同的面貌,所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1]记得在一次交谈中,旅德艺术家单凡先生向我表达了如下意思,即一方面对本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另一方面希望我以后能继续介绍一些高质量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到德国来。而且,他还专门谈到了戴汉志、岳恒与史密特于1993年策划的"中

  • 标签: 中国文化传统 历史进程 史密 西方当代艺术 水墨作品 艺术研究
  • 简介:12月7日下午,这个雾霾的初冬,在优雅的小提琴声中,“我独泊兮——余风谷艺术作品展”在杭州恒庐美术馆隆重开幕,犹如一缕清风,给杭州带来一阵清新之气。

  • 标签: 香港城市大学 作品展 中国画 黄佳 美术馆 杭州
  • 简介: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它包括两个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方面:一是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审美认识;二是运用物质媒介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表现出来,使其物化.这样,一幅油画作品在成为艺术品之前要经历两个大的阶段,前者是创作的构思活动阶段,后者是美术创作的传达活动阶段.这种创作活动是一种追求艺术美的过程,我每画一张油画作品都会与我的心灵沟通,让意识与现实达成共识,通过我自己的手法,将它表现出来.油画是从西方传人我们国家的一种绘画方式,我将它视为上天赐予我的另一个灵魂.我喜欢它,研究它,越研究就越发现它给我带来的奥妙实在是太多,太多.

  • 标签: 油画家 唯美主义 靳尚谊 杨飞云 中国 古典
  • 简介: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历代智者歌以咏之,比德畅神;古今仁者图以记之,益寿延年。而浙之西湖、雁荡、富春,苏之太湖、留园、钟山,皖之黄海、白岳、九华,更以富诗情画意成为丹青粉本。近代以来,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诸家,莫不流连于斯,得天独厚,妙笔生花。江南山水钟灵毓秀,画坛英杰代不乏人,继上世纪陆俨少以后,浙之孔仲起、杜高杰、童中焘则为跨世纪三杰。孔以江海奔腾、水势激荡见称,杜以秀水雄山、古木横取胜,童以峰峦浑厚、山姿清润载誉。皆为当代山水画史增辉添彩。

  • 标签: 山水画 浙江大学 教授 观赏 逸云 诗情画意
  • 简介: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草木,自古至今,世间性灵者,无不以诗文叙述之,以画图描绘之。故使得诗文之中有图画,图画之中亦有诗。唐代大诗人王维曾有“叫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写景之句,此即为典型的诗中有画,画中含诗之名作。这位诗人兼画家的大才子,开出了中国水墨画创作的艺术先河。此“河”虽流经千年而至今仍墨池常润,并使当今中国画家,受益良多。亦如李可染、董寿平等辈,

  • 标签: 画家 胡宝利 山水画 中国画
  • 简介:潘伯鹰,1905年1月29日(农历甲辰十二月二十四日)生于安徽安庆,属龙。父亲潘雨林,清末官僚。潘伯鹰原名式、婴,字伯鹰,以字行。先生少而多难,不翕于异母昆弟,育于外家。1913年起,随父到北京读书,旋又从父谒见经史名儒吴先生北江先生,跪拜受业;同时开始临摹历代名碑法帖。1925年自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曾游历日本,归而从章士钊先生学逻辑、诗文。潘伯鹰热心于创作长篇小说,先后发表小说有《人海微澜》、《稚莹》、《蹇安五记》、《生还》、《隐刑》、《冥行者独语》、《情海生波》、《残羽》等等。

  • 标签: 先生 创办人 逝世 上海 纪念 长篇小说
  • 简介:万物萌动的晴空之春,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了油画系李佳原、鞠佳轩以“时间”、“新生”作为主题的展览,引起了院内外师生的关注。众所周知,美术创作中的经典主题几乎都是围绕着“画什么”和“怎么画”,或者是“说”什么和怎么“说”清楚,那么对两位研二的学生来说.选择“时间”和“新生”两个主题展开宏大叙述应该是个有难度的挑战。李佳原截取了不同的物理时间点,表达其中看似凝固却活跃涌动的时间状态,鞠佳宣则尝试着将设计思维在油画创作中运用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和融合,令人耳目一新。为此,本刊编辑采访了两位学生的导师,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及辉教授,请他谈谈研究生教学与创作的感悟与体会。

  • 标签: 鲁迅美术学院 “时间” 美术创作 副院长 学生 新生
  • 简介:由中国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办、日本书道研究双畅会、日本德岛美术家协会、陕西东方海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陕西金石书画院承办的“东南光(日本)王定成(中国)中日书法双人展”、日本国“桐会书法西安展”,

  • 标签: 日本国 书法家 陕西省 美术博物馆 中国 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