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罗克珊娜·马尔科(以下简称"马"):罗斯李,你以里程碑式的著作《表演艺术:从未来主义到当下》(1979),开辟了对表演艺术的研究,并且近期通过叙述新千禧年之际表演艺术在技术、政治、审美上所发生的变化,扩大了它的内涵。

  • 标签: 罗克 罗斯 图像学 千禧年 马尔科 现场表演
  • 简介:长久以来,在欧洲的艺术长河中,西欧的绘画艺术是更受人们重视的,而对东欧的绘画艺术关注较少,但东欧诸国的艺术也具有独特的魅力,作品丰富多彩,值得研究。东欧诸国大多长期遭受外族压迫,经济比较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较晚,所以本民族画派的形成比西欧晚。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各国政治运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民族解放运动在西欧各国的蓬勃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化、

  • 标签: 蒙卡奇 西欧各国 巴比松 画中 库尔贝 万国博览会
  • 简介:茹欲立(一八八四—一九七二年)字卓亭,陕西三原县鲁桥镇人。幼年受业于陕西著名学者朱佛光门下,一九〇一年入关中著名学府宏道学堂。一九〇五年赴日本学习军事,并加入同盟会,与留日同学创办《夏声》杂志。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任秦陇复汉军政府秘书长。护法战争时期参加陕西靖国军,任总参议。后因与国民政府政见不合辞职,专心从事文史和书法艺术的研究。建国后曾先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届特邀委员。

  • 标签:
  • 简介:认识矩敏,还刚刚数月,与他便每每在艺术的空间中迁想妙得.诗成共赋,感觉无垠。看高山流水,思海阔天空,仰眸星光灿烂,这宛如大千世界,佛学参禅,真需要活泼泼的境界。

  • 标签: 周矩敏 中国画 作品欣赏 艺术风格 艺术理念 创作手法
  • 简介:寿山石是叶蜡、地开中的精华,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彩,资源稀少,矿脉散藏,开采艰难。因产于福州市北郊的寿山乡而得名。了解石头种类的特点.以及出产的年代对鉴定寿山石雕刻年代有重要关系。人们对寿山石投资的认识随着艺术收藏品的兴起而备受关注。

  • 标签: 寿山石 国石 中国 品鉴 艺术收藏品 叶蜡石
  • 简介:书法是中国艺术中被曲解、泛化最严重的一个门类。笔者以为,这不应该成为书法家随波逐流,甘于庸俗的理由.而应该是为书法家严节自律和操心自守提出了要求。因为毕竞“书法家”有其历史由来的人文职志,有其特定的规约范畴。在笔者心目中,书法是一生的事业,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循序渐进,渐求佳境.,我对书法创作的基本要求是:在自我得到精神满足的同时,更为接受者带来某种精神的愉悦或启迪,美化生活、提升品位。

  • 标签: 书法创作 自序 感言 精神满足 书法家 中国艺术
  • 简介:汉任城王墓保存有汉黄肠题刻782,单字4000余字,为汉代考古之仅见。题刻内容涉及东平国、任城国等郡、国、县等地名二十余处,工匠或验收官人名一百多位,另有数字、尺寸、标记、官职等内容,其研究价值为国内外考古界、艺术界、书法界、历史界所公认。本文试就有关黄肠题刻内容,在形制特点、时代特征、历史地理、行政区划、物勒工名、书法艺术等诸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分别讨论。

  • 标签: 任城王墓 黄肠石题刻 物勒工名 价值
  • 简介:鲁,本名冯亚珩,1919年12月13日生于四川省仁寿县文公乡一个著名的大地主家庭。1940年1月在延安时,改名鲁。15岁时,因逃避母亲为他包办的一桩婚姻,他去了成都入东方美专学画,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据他在《思想自传》中讲,在成都时,他曾在一本被当局禁止的杂志上读到《毛泽东自传》,毛的传奇故事及其救国平天下的理想,对他产生了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石鲁 绘画思想 中国画 艺术精神 创作题材
  • 简介:程承1987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浙江省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师。2010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201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民族绘画基础理论与创作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2011年作品《约梦故园》荣获浙江省第五届青年画展优秀奖(最高奖)。2013年作品《素园记》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相聚宜兴——全国工笔画作品展。

  • 标签: 绘画创作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专业 民族绘画 理论与创作 学士学位
  • 简介:20世纪中国画坛的变革风云激荡,其间,六个地域性画派的形成与活跃,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是:前半叶的岭南派、后海派和京派,后半叶的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和新浙派。而艺术大师傅抱石,就是新金陵画派的开创者和核心灵魂。鉴于有关专门研究的缺失,笔者广搜史料,分析综合,略呈管见。一则为澄清种种误传与误识,有助于对傅抱石做出更全面的历史定位:二则借以阐述抱精神的现实意义,为推动中国画的开拓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迪。

  • 标签: 傅抱石 “新金陵画派” 中国画 艺术精神 创新意识 艺术观念
  • 简介:认识程承的时间不短,对她也算是比较了解。很清楚地,还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感到她是一个很是自信、很有想法的青年画家,这种感觉、这种印象很强烈,但她可能不自知。直到见到她的绘画创作,我更是肯定了尚且明晰的印象并且对其作品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 标签: 绘画创作 太湖石 演绎 青年画家 印象
  • 简介:文以载道,诗以言志,画以抒情古往今来,各种不同的文学艺术形式,都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各领风骚,争芳斗艳,流传至今,共同载入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历史。

  • 标签: 言志 文以载道 清雅 文学艺术 抒情 乡情
  • 简介:能看得懂倪宽书法创作的人,可能对倪宽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评价:有想法,气息不一般.同时可能还会去琢磨:他怎么会这样写?是怎么写出来的?确实,倪宽的作品中,经常透出大部分书家笔下没有的奇崛而古穆、静逸又峻劲的风神意态,很容易将你拉进一种情境之中诱你细嚼慢品,而后沁人心脾,而后也就让你从内心冒出“高人”的赞叹.

  • 标签: 书法作品 风神 书法创作
  • 简介:2014年3月,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这片地呀——赵奇画展"及学术研讨会,展出赵教授自1981年创作的《九·一八》到2014年的作品,时间跨度达34个年头。作品非常丰富,分5个展厅展出。我和赵教授是鲁迅美术学院多年的同事和朋友,我们之间经常交流对艺术、

  • 标签: 绘画创作 赵奇 高尚人格 艺术 传统 简论
  • 简介:简·弗瑞里(JaneFreilcher)是美国当代最受敬仰的女画家之一,同时她又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诗人。从1952年开始,她的作品一直被艺术界所关注,并被收藏于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等在内的多家大型博物馆。2003年简被授予埃德温·帕尔默美国国家科学院第178届终身成就奖。

  • 标签: 作品 画面 表达 城市 女画家 美国
  • 简介:本文从绘画的语言风格与形式特征分析鲁的早期绘画艺术创作,其现实主义风格呈现出革命英雄主义气质的“叙事”模式和以豪迈为基调的“抒情”模式。“叙事”模式的现实主义风格是一种在革命浪漫主义英雄观的主导下的写实主义表现手法.现实主义风格是它的形式语言与外在表现方式,而对革命浪漫主义理想的迫寻.才使得他的作品在本质上具备了更为宏阔的视野、更为热烈的感情和更为新颖的形式。“抒情”模式的现实主义风格在时间与空间的表现上.呈现出有异于“叙事”模式写实传统的叙述结构和特质,在“情节”的处理上已有了新的突破。对“典型事件”描述的淡化和对艺术本体精神理想的张扬、表现性因素的增加,大大地强化了作品的人格力量,使其精神容量远远超乎了再现性艺术的表现力。

  • 标签: 石鲁 现实主义 “叙事”模式 “抒情”模式
  • 简介:针对一九九八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湾东端海滨的东连岛上发现的《苏马湾界域刻》(刻制于公元十二年新莽时期),本文从'隶变'与'今隶'产生后的隶书规范的过程与规律,从隶书演变中后期状况的分析与比较,从'苏马湾界域刻'对于东汉早期碑刻的浸渍与影响等方面,较为详细地从书风、背景与演化的内在联系诸方面,对于'苏马湾界域刻'的成因与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全新的研究。

  • 标签: 隶变 西汉刻石 苏马湾界域刻石 开通褒斜道刻石 民间书风
  • 简介:鲁第一次去南泥湾是在1942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时,作为西北文艺工作团的美工为359旅的指战员慰问演出。第二次去南泥湾是1961年秋,看到途中景色比20年前更加苍郁、雄厚、旷达,宁静中仿佛又听到当年开荒战士的歌声、笑声和镢锨的撞击声。

  • 标签: 南泥湾 中国山水画 石鲁 重读 意境 陕甘宁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