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因《听雨楼诸贤》的出现,让笔者对王达其人其艺产生了兴趣。历来对王达的研究寥寥无几,仅有徐亚硕士论文《明代无锡作家研究》,较为细致地考察了王达的诗文创作情况,但对王达书画方面的造诣却考察甚少。

  • 标签: 王达 听雨 翰林侍读学士 明永乐 诗文创作 耐轩
  • 简介:叶浅予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以漫画与舞蹈人物画著称于画坛,他勤奋努力坚持创作,他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以舞蹈人物画在中国画领域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从漫画转向中国画创作,速写伴随其风风雨雨,他足迹所至之处,搜集了大量的人物形象,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从而研究出“目识、心、意测”这一重要的艺术创作造型规律。他特别重视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所表现的现代舞蹈人物和传统中国画笔墨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纵观其漫画创作转向中国画创作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艺术手法的突破和对艺术“真、善、美”的领悟。

  • 标签: 漫画 目识 心记 意测 速写 造型规律
  • 简介:引言老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通过一篇《道德经》将天下道理了一番,随后的二千多年间,后人又对老子及其《道[德经》从各个视角进行论述研究,真可谓一部哲学著作道尽天下事,后人论道几千年!2011年3月18日在河南灵宝函谷关剪彩落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28m高的锻铜雕塑《老子》圣像,新华社新华网第一时间做了报道,随后两天国内三十余家网站及报刊、电视媒体相继转载报道。其中不少的媒体更热衷于对老子圣像表面贴金的工艺予以关注和评论,针对《老子》圣像雕塑的创作意义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精神内涵却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 标签: 《老子》 创作意义 圣像 雕塑 中国传统文化 电视媒体
  • 简介:在抗战期间,西南成为大后方,一大批文化人入蜀,其中不乏著名的书画家。当时书坛领袖于右任先生在四川见到了署名包弼臣的书法作品,大为惊诧,就托友人为他征觅到了几幅包弼臣的字。事后,于右任给友人的回信中感叹到:“竞不知夔门之内,还有个书法家包弼臣!”敬佩之情,溢之于

  • 标签: 碑学 晚清 抗战期间 书法作品 于右任 大后方
  • 简介:由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并主办的“东方物语——亚洲青年艺术家邀请展”近期成功举办。展览展出了17位亚洲青年艺术家的最新作品20余件,探讨了处于全球化浪潮中的亚洲当代艺术家如何使用艺术语言探寻与西方及全球的对话方式、如何将东方的传统文脉传承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亚洲特殊的东方精神如何在当代语境中生长等问题。

  • 标签: 青年艺术家 东方精神 亚洲 物语 当代语境 中国美术馆
  • 简介:2009年6月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如期举办。作为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当代艺术盛会,威尼斯双年展一直是检视当代艺术潮流趋向的重要窗口。旅居巴黎的青年学者高洁遍访威尼斯,从展场发回了感受鲜活的报道。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是一位在不断修正现行设计概念,力图将设计实践推向一个更高层次的艺术家。他奉日常生活为设计的源泉和设计的目的,以自身的设计实践完美地诠释日本民族精神传统与当代创新的平衡。本期钟静的文章对原研哉的设计思想做了较为深入的解读。

  • 标签: 威尼斯双年展 设计概念 设计实践 当代艺术 艺术潮流 青年学者
  • 简介:每一次,我的作品生产之前都要经过漫长的内心较量,思考和思量远远超出了制作的时间。——唐勇为了生产,我们每次都必须冒着所有失败的危险。也就是说,我们不可重蹈熟悉的路径,就像我们第一次上路的时候。——尧波2014年5月28日,"器息·幻城——尧波、唐勇2014双个展"在重庆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自2013年开始,四川美术学院设立教师作品年展"入围奖"与"院长提名奖",尧波、唐勇的作品从来自全院12个院系及科研机构入围的270件专

  • 标签: 幻城 入围奖 教师作品 四川美术学院 科研机构 罗中立
  • 简介:饱看了清王朝急剧朽腐的一幕,同时也真切地感受了整个中华民族外忧内患的历史痛楚,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的晚清书家何绍基,是在中国社会走向‘近代’的历程中度过一生的,作为

  • 标签: 何绍基 中国书法 九子山 南北书派论 争座位帖 结字
  • 简介:没有太多的话语,没有过多的张扬。有的只是严谨而又不乏激情,能干而又不失稳重。这就是我眼中的青年书法家刘守法。

  • 标签: 青年书法家 守法 墨韵
  • 简介:近百年学术维新,不仅在于学术研究内容的巨大变化、制度上的变革——从科举考试到近代学堂;科目上的改造一从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到现代学术与学科分类;学术语言文字的变迁——从文言文古汉语到白话文语体文;

  • 标签: 金石学 发刊词 书画 学术研究 科举考试 现代学术
  • 简介:《强村校图》在清代词学史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学事件图。清末民初时期,此类图像与题咏的个案较多,呈现出史的特点。词人如何通过图绘展示日常校勘的雅趣,如何通过题咏抒发历史变局下的感怀,如何以校勘为个人事业推动清代词学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与《强村校图》和题咏密切相关。因此而言,在图像和文学的双重视野下,推衍《彊村校图》题咏的意趣和内涵,对于呈现词人在历史变局中的心灵书写史不无意义。

  • 标签: 朱祖谋 《彊村校词图》 题咏 词籍校勘
  • 简介:第4次宣言展,泛欧巡回双年展,去年夏天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利用法兰克福与卡塞尔相邻的地理位置及与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在时间上的短暂重迭,第4次宣言展的影响超过了前几次展览,但仍不及它的前身,著名的国际巡回展。不过,对于文献展热衷于知名艺术家和策划人来说,这次宣言展提供了一个重要选择。自从

  • 标签: 德国 法兰克福 宣言展 策划人 艺术展览 公共空间
  • 简介:<正>与稚儒相识,纯系“金石缘”。1998年金秋,“西泠印社首届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大展”在杭州开幕,稚儒以一幅铁线篆而获“西泠印社奖”。我亦有幸忝列其末,就这样,我们在西子湖畔邂逅了。不料一见如故,同为前贤往哲的遗闻佚事和流风余韵而心醉,确有相见恨晚之感。此后彼此间有了频繁的信函往来和电话联系,从而我对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 标签: 铁线篆 西泠印社 流风余韵 书法作品 就这样 忝列
  • 简介:一九九四年初秋,我随中国藏书票协会代表团,参加在意大利米兰市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国际藏书票大会。九月七日上午,近三百名世界各国藏书票协会代表、藏书票收藏家、藏书票作家纷纷来到米兰市斯特兰会议中心报到,领取大会文件和资料。新老朋友相见分外亲切,大家相互问候之后,分别走进四大间宽敞明亮的藏书票交换室,围坐在方桌前,开始了藏书票交流交换活动。许多国家的藏书票收藏家都带来排列整齐、分类有序的整箱书票。互相翻开带有编号的样

  • 标签: 藏书票 中国藏书 收藏家 会议中心 意大利 国际
  • 简介:<正>书山有路,以志为径,苦海无涯,以求作舟,这是华志的心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华志的家乡山东昌邑,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尊书重教、舞文弄墨风尚自古即兴,奇人异土历代层出不穷。华志自幼生活浸淫其间,耳濡目染,自然天成,从7岁“临池”,历经严寒酷暑而不辍,受书法家刘魁阁先生点拨,奠定了扎实的书法根基。至13岁,便在潍坊市书法界崭露头角。16岁拜投上海著名书法理论家苍舒先生门下,受教五载,对书道有了系统的学习和领悟。

  • 标签: 书法理论 苦海无涯 外师造化 苍舒 自然天成 书道
  • 简介:<正>中国硬笔书法艺术从甲骨文算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大学生的日常硬笔书写水平逐渐下滑,结果影响到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降低了他们的就业能力。为此,学院重视了对大学生的硬笔书法教学。近年来,学院制定了“引导、普及、提高”的硬

  • 标签: 机电学院 综合素质 篆刻作品 书写水平 李舒 图国
  • 简介:天安门城楼毛泽东肖像的原创作者之一王其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油画家,也是新中国第一代伟人肖像画画家。从1951年到1978年的27年间,王其智一直坚守在绘画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新华门等处的毛泽东及其他伟人肖像的岗位上。他是当代绘画伟人肖像画时间最长的画家。他曾绘制的伟人肖像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孙中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近年来又绘制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肖像,获得业内外很高的评价。每每提起他的成就,王其智总是谦虚地说,他只是在认真地贯彻毛主席的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政策,用自己的画笔去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而已。肖像画作为一个历史久远的绘画品种,西方在15世纪随着文艺复兴人文思潮的兴起,开始了对于人的价值肯定和对

  • 标签: 肖像画 传神写照 毛主席 天安门 毛泽东 革命领袖
  • 简介:办好首届江苏省美术节,评审委员会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首届美术节,得到各地文化局、美术工作者的积极响应,至9月21日共收到各类美术作品1447件。要在这么多的作品中,评出入选作品,继而评出金、银、铜奖作品,不但

  • 标签: 评审原则 获奖作品 美术作品 江苏省 美术家 评审委员会
  • 简介:2014年1月,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筹备,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主办了自己的第一次雕塑邀请展。中国当代雕塑界著名和非著名的“侠剑客”们齐聚在院街艺术区,为公众呈现一台精彩的雕塑盛宴。

  • 标签: 雕塑 公众 中国当代 艺术
  • 简介:纯朴、才气、胆略、追求是我写张继光的思维导向。十年前,听说闽西乡下一所平常小学.有一位书法新秀用自己的心灵播开了翰墨的芳香。我作为闽西书协的一位组织者,带着一种责任心和好奇心,驱车绕过了不知多少崎岖的山乡小路,找到了这位山野小居士。见面是在他的简陋居室.接待我的是一杯淡茶,还有几颗刚下树的酸梅。然而几支湿润的秃笔。几块朱红的印章.几幅悬挂在斑驳旧墙上用毛边纸书写的怪宇,吸引住了我的视线,这几样东西.看似平凡,但一件一品似乎都闪烁着一缕灵气。看看眼前的张继光小子,全身上下.都是山野气息.哪像一位书家。

  • 标签: 书法家 张继光 文化品位 艺术风格 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