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良好的习惯应从小养成。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给孩子一个人生的支点.他就会成长为幸福而有益于社会的人。

  • 标签: 习惯 收获 播种 教育方式 行为 性格
  • 简介:<正>如今,茶浴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保健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一边泡澡,一边闻着茶叶的芳香,耳边还有悦耳的4音乐流淌,这说不出的清爽感觉,会让一身的疲劳烟消云散,紧张的心情顿感轻松。其实,用茶泡澡这种洗浴方式并不是新鲜事物,而是

  • 标签: 三国时期 九曲溪 福建武夷山 儿茶酸 心脑血管病 越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产妇无其他高危因素行阴道试产,60例阴道试产成功,18例及时改为剖宫产。22例孕妇因臀位、头盆不称、妊娠高血压病等因素,择期行剖宫产手术。首次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者18例,其中腹腔轻度粘连1例,中度粘连1例;首次行横切口者22例,其中轻度粘连2例、中度粘连2例和重度粘连3例,采用横切口者腹腔粘连发生率和程度均高于纵切口产妇。结论综合考虑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的情况,当无禁忌症时可以行阴道试产,降低剖宫产率;下腹壁横切口容易造成腹腔粘连。

  • 标签: 瘢痕子宫 分娩方式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母婴远近期并发症。方法对19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中阴道试产128例,阴道分娩102例,阴道试产成功率约79.7%,其中自然产89例,阴道助产13例,未发生子宫破裂,出血量平均(132.5±20.3)ml,新生儿Apgar评分(9.26±0.2)分,再次剖宫产62例,其中41例存在绝对剖宫产指征,21例拒绝试产,出血量(387.0±48.2)ml,新生儿Apgar评分(9.02±0.2)分。结论瘢痕子宫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分娩试产条件者在严密连续监护下经阴道分娩是完全可行的。

  • 标签: 瘢痕子宫 足月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目的了解当前产妇首次分娩方式,为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904例产妇的首次分娩年龄分布、首次分娩方式及不同职业的首次分娩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次分娩年龄集中在25~28岁之间;年龄愈大,选择剖宫产比例愈高;在教师、干部、工人3类不同职业产妇中,选择阴道分娩的比例均高于剖宫产。结论应加强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和优生优育的宣传教育。

  • 标签: 产妇 分娩方式 生殖保健
  • 简介:结合本院开展的肿瘤病例统计分析实例,总结出利用患者病案首页中的ICD-10编码、手术及操作编码、医嘱用药、手术室记录、住院科室等多来源数据,进行肿瘤治疗方式判别与分类统计的思路和方法。旨在结合医院的信息化实际,优化统计方法,加强不同方法统计结果间的比较验证。

  • 标签: 恶性肿瘤 治疗方式 统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探讨合理的分娩方式。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分娩的疤痕子宫中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的母婴结局。结果422例疤痕子宫中进行阴道试产52例,试产成功34例,成功率65.3%;阴道分娩组新生儿与剖宫产组新生儿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组分娩期并发症,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都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与剖宫产比有一定优势,在无试产禁忌后可放宽阴道分娩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以后妇产科相关手术风险及并发症。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形态学科和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必要基础1。解剖学以描述形态为特征,虽无复杂的理论与学说,但名词繁多,易懂,难记,易忘。如何教好人体解剖学,提高教学质量是解剖学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组织胚胎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形态科学,与医学各基础学科、临床学科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借助于显微镜研究正常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微细结构,也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人体生理学属于生物科学中功能科学范畴,主要任务就是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各个器官、细胞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阐明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是如何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过程。生理学更注重机理、原理的阐述和说明,而且讲解起来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形态结构决定生理功能,生理功能反过来又影响形态结构。原来同属于一大类学科的解剖学和生理学,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增加,逐渐独立成为两门课程。但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是不能分割的。所以,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生理学知识。本文就解剖学教学中的生理学知识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生理学 人体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肝病患者在彩超或B超定位后用一次性活检针行肝活体组织盲穿检查术的护理,得出结论严格筛选病例,重视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舒适自主卧位是安全实施肝活体组织穿刺检查术的保障,提高患者对诊疗的依从性。

  • 标签: 肝活体组织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牙体硬组织病的就诊检查。方法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检查,从而发现疾病。结论结合患者的主要问题、体征、年龄,用患者易懂的语言,按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以及与鉴别疾病有关的病症等顺序,扼要而系统地询问病史。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口腔颌面部情况,如发育与营养、神志与面容、体型与神经类型等。观察颌弓、牙列、关系、牙龈、黏膜以及牙齿的色、形变化。

  • 标签: 牙体硬组织病 检查
  • 简介: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短期的'休息'或'制动'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损伤的修复,避免损伤进一步的加重。但实际应用时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休息应仅限于损伤的部位及其邻近关节,如上肢损伤并不影响日常步行活动和未损伤侧肢体活动;二是休息应仅限于损伤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多为1~3天,一般最长不超过7天。过度强调'休息'会导致一种误解,

  • 标签: 急性软组织损伤 损伤区 被动运动 水混合物 实际应用 休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常规超声检测与超声造影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评估中的效果差异,以明确对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指导。方法:我们选取我院50名具有浅表软组织肿块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超声造影检测,另一组接受常规超声检测。在超声造影组中,我们应用声学造影剂来增强图像对比度,而在常规超声组中,仅使用常规超声技术。每个指标包括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特征、血流情况、纹理、变化趋势、深度以及疼痛和触痛被详细记录。结果:在肿块大小、内部回声特征、血流情况、纹理和变化趋势方面,超声造影组与常规超声组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 < 0.05)。超声造影组的肿块形态更清晰,纹理更均匀,血流信号丰富,且显示更敏感的变化趋势。然而,在肿块深度方面,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67)。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超声造影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评估中在形态、纹理、血流情况和变化趋势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其他方面如肿块大小和深度上与常规超声并无显著差异。

  • 标签: 浅表软组织 超声造影 效果差异
  • 简介: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年龄分段在微博热传。根据世卫组织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 标签: 世卫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长寿老人 老年人 青年人 中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