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食管黏液表皮样癌是来源于食管黏膜下腺导管或腺泡的恶性肿瘤,易复发或发生转移,预后较差。

  • 标签: 食管 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纵隔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其特征,探讨CT在诊断纵隔脂肪肉瘤上的价值,以提高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结合病理特点,并归纳分析既往文献中的病例报道,并对6例纵隔脂肪肉瘤患者的CT表现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对纵隔脂肪肉瘤的定位诊断比较明确,在定性诊断上虽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但确诊仍需要病理诊断。结论CT是诊断纵隔脂肪肉瘤的有效方法,但确诊仍需结合病理

  • 标签: 纵隔脂肪肉瘤CT诊断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清营汤对实验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及组织病理表现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部注射,制成大鼠糖尿病神经病变模型,以弥可保为阳性对照。将实验大鼠分作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大鼠的影响。用BL-420生理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各组大鼠神经电生理,光学显微镜观察坐骨神经病变。结果清营汤治疗组可以改善模型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同模型组及弥可保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改变。结论清营汤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改变,提高其神经传导速度。

  • 标签: 清营汤 实验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大鼠 神经电生理 组织病理学
  • 简介:摘要外科病理作为一门应用病理知识对临床采用手术切除或者穿刺等手段而获得的病变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疾病诊断的应用性学科,是现代病理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外科病理诊断在现代医学方面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技术限制等因素外科病理诊断并非每次都能准确无误地诊断出病人的准确病情,涉及病理诊断的医患争议和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外科病理诊断中有哪些常见问题又需要什么对策解决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

  • 标签: 外科病理学 外科病理学诊断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病理依据,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此次研究是根据2012年至2013年我院的50例急性腹痛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急性腹痛病理因素进行探讨。先对60例进行临床辅助检查方案,利用X线、CT、B超等辅助检查为依据,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制定急救计划。主要有自我救治、入院救治两种。结果结合患者出现急性腹痛的症状以及病情来选择自我救治或入院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在一周的治疗后,48例患者的病情治愈,病症消失,有效率为95%。结论急性腹痛的病理研究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为患者提供更加快捷有效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腹痛 病理学 救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找出解决病理教学中的难与死的问题。方法在教学中分别采用案例教学、讲授教学、案例与讲授相结合三种方法通过考核并用统计学进行比较。结果利用案例与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即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将教学内容科学系统的进行讲授。结论在病理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性的进行案例教学和讲授教学相结合的办法。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教学内容科学系统完整的进行讲授。

  • 标签: 病理学 教学 案例教学 讲授教学
  • 简介:摘要病理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为了使文化基础差异较大的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病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通过对病理学科特点的分析,结合卫校学生认知特点,在07、08中专护理、口腔、全科9个教学班(356名学生)病理教学中尝试分层次教学,结果证明层次教学法有助于提高病理教学质量。

  • 标签: 病理学 层次 教学法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殒命率仅次于肺癌而位居第二位,且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向。据上海市统计,乳腺癌发病率已从1993年的37/10万上升至2010年的47/10万。连年来,在有关乳腺癌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坚定及乳腺癌孕育发生、生长历程中的分子生物学厘革等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希望。

  • 标签: 乳腺癌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病理课堂教学质量。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结论在病理教学过程中做到多媒体课件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病理课堂教学质量。

  • 标签: 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宫颈活体组织学检查,探讨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发展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168例同时行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宫颈炎93例,湿疣10例,CIN39例,浸润癌16例,子宫内膜癌2例。结论低级别的CIN有较多病例能自行消退,高级别的CIN的病例更多的表现为持续存在或发展为浸润癌。

  • 标签: 宫颈癌 细胞学 宫颈活检 上皮内瘤变 临床病理
  • 作者: 何凡桂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民医院四川米易6172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17-021前列腺肿瘤的概述前列腺肿瘤是男性会出现的严重疾病之一,这种疾病不仅影响到男性正常性生活,还会对排便和生理机制造成影响,前列腺肿瘤也成为男性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为尽早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需要进行前列腺肿瘤的病理学诊断,这是前列腺肿瘤诊断的黄金标准,一般情况下前列腺肿瘤的病理学诊断阶段结果有8种,这是前列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按WHO于1980年提出的分类结果,第一是对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一种是良性,另一种是恶性,良性则不会危害健康,但恶性分为腺癌,移行细胞癌以及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其中腺癌有大腺泡、小腺泡以及筛状、实性/梁状及其他种类。第二是非上皮性肿瘤,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包含横纹肌肉瘤以及平滑肌肉瘤和其他。第三则是对杂类肿瘤的诊断,这种没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但也是有两种,一种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另一种是癌肉瘤。第四则是继发性肿瘤,第五则是未分类肿瘤。目前临床诊断中,多数男性患者的前列腺恶性肿瘤都与前列腺腺泡有关,这是腺泡分泌上皮出现的肿瘤,也是腺癌的一种,一般情况下前列腺癌指的就是腺泡。2前列腺病理学病变的各个阶段和类型前列腺的病理学变化第一类是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目前有70%的前列腺腺癌可以肉眼观察,前列腺外周区,还有25%的前列腺癌位于移行区,肉眼可以观察到是因为癌组织比一般的前列腺组织还要硬韧,前列腺固有的组织比对癌组织更加松软,所以癌组织形成的纤维间质能够从肉眼判断病理学变化,观察标准和结果如下,小的肿瘤瘤体并不明确,应对周围组织色调不一和质地偏硬的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较大的瘤灶则是呈现出结节状,且与一般的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界限,切面也是呈现出颗粒状,颜色也偏浅黄。前列腺癌中也有5%~20%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标本,这种瘤灶不同于一般的前列腺增生结节状,且多数患者都缺乏独特的海绵状或者是网状结构,到了前列腺晚期还会明显地浸润周围组织,这就表明前列腺癌病情严重,所以要是出现了膀胱颈和精囊,则要额外关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且做好疾病防控。第二类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显微镜可以有效发现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差异,高分化者多见,低分化者少见,因为低分化者的前列腺爱在组织像往往都与正常强烈前组织结构不同,且异型性明显很容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给予不同生理阶段(幼年、产后)的SD大鼠二甲基苯恩(DMBA),明确不同生理阶段这一因素是否对SD大鼠乳腺癌的发生以及肿瘤的病理特点是否存在影响。方法给予所有30只大鼠DMBA灌胃,将15只幼年大鼠分为对照组,15只成年产后SD大鼠分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之间乳腺癌的发病率、肿瘤直经、免疫组化结果。结果对于幼年SD大鼠,DMBA诱导的不同生理阶段大鼠乳腺癌发病率、肿瘤直径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一结果可以解释移居美国第二代乳腺癌发病率达到当地水平,而第一代却不受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年时期较早的接触当地致癌因素。

  • 标签: DMBA乳腺癌SD大鼠
  • 简介:摘要软组织骨肿瘤在人体中分布广泛、诊断难度大,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利用遗传学与病理进行研究。使用分子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方式对其进行检测,有利于促进诊断准确性提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遗传学得到飞速进步,用于诊断的抗体被不断开发与使用,在临床诊断中,靶向位点逐渐成为重要实践手段。为了提高软组织骨肿瘤诊断效率,促进诊断水平提升,需要对分子遗传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软组织骨肿瘤研究程度。使为后期治疗提供便利条件。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免疫组织 化学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