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CT影像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断研究;临床均对其展开CT影像诊断,就获得结果进行分析,并同病理诊断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对于本次研究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完成CT影像诊断后,属于水肿型患者74例,属于出血坏死型患者26例;针对两组患者实施分级,74例水肿型患者中,A级患者37例(50.00%),B级患者21例(28.38%),C级患者9例(12.16%),D级患者7例(9.46%),E级患者0例(0.00%);26例出血坏死型患者中,A级患者0例(0.00%),B级患者2例(7.69%),C级患者6例(23.08%),D级患者7例(26.92%),E级患者11例(42.31%);两种疾病类型患者在疾病A级、B级以及E级几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影像诊断方式有效应用,可就急性胰腺炎疾病类型进行有效判断,从而为急性胰腺炎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有力依据,促进急性胰腺炎患者综合治疗水平、预后水平显著提升。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T影像诊断 疾病分型 疾病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病理诊断与内镜诊断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52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使用内镜诊断肠上皮化生的表现特点,并比较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以及观察内镜诊断的准确率与肠上皮化生程度、分型的关系。结果52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中,有4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内镜诊断准确率为76.92%;重度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中、轻度,III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II型和I型(p值<0.05)。结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形态特点是内镜诊断肠上皮化生的最主要特征,且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程度与分型与内镜诊断准确率呈正相关。

  • 标签: 病理诊断 内镜诊断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行彩超检查的子宫肌瘤患者30例作为A组,另选取同期行彩超检查的子宫腺肌症患者26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采用多普勒测量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血流量(BFV)。结果30子宫肌瘤患者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增大,其中均匀增大11例。低回声25例,等回声4例,高回声1例,以低回声为主。包块边界清晰25例。内膜线向后偏移4例,向前偏移5例,非同向偏移1例。CDFI示包块内显示星状或条状血流信号12例。2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患者的子宫轻度弥漫性增大,24例子宫边界不清晰,光点粗大,低回声21例,高回声5例,以高回声为主。CDFI示病灶区内血流少,见稀疏的短条状血流。局限性病灶周围未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环绕。A组的RI显著低于B组,但PI及BFV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可以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发热是小儿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正常小儿体温稍高于成人,并可波动于一定范围之间,清晨低,下午高,进食、剧烈活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情绪激动等均可使体温暂时升高,波动范围不超过1℃,不属于病理现象。讨论发热儿童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血、尿、粪、脑脊液、胸水等细菌培养有助于败血症、尿路感染、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胸脓、化脓性脑膜炎等诊断,明确病原菌。血清凝清素试验可用于诊断沙门菌、布氏杆菌病、斑疹伤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间接血凝抑制抗体试验有助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 标签: 发热 儿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产后出血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以上。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至今为止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产妇很快就会出现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如席汉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产妇生命。

  • 标签: 产后出血 诊断
  • 简介:摘要喘病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相当于西医的呼吸困难,是各种原因引起机体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所致。目的讨论喘病中医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进行诊断。结论以喘促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可因外感或劳累诱发。两肺可闻及干、湿啰音。

  • 标签: 喘病 中医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矽肺是常见的一种尘肺,也称为硅肺,是吸入了二氧化硅(SiO2)的粉尘而致病。粉尘的颗粒愈小则致病力愈大,直径1~10μm的硅尘,吸入肺内,经过数年或数十年而发病。目的讨论矽肺X线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X线检查图像表现结合病史与临床症状进行诊断。结论矽肺的诊断必须与职业史相结合,并应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与代偿机能状态,有助于劳动能力的鉴定与确定处理方针。

  • 标签: 矽肺 X线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惊厥或称抽风、惊风,是大脑神经元兴奋性过高,大量异常放电的结果。目的讨论小儿惊厥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对原因不明的惊厥,特别是有神经系统体征或怀疑颅内感染时,均应做脑脊液检查。但有视乳头水肿或其他颅内压增高体征时,可先用脱水药物后再行腰椎穿刺。

  • 标签: 小儿 惊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异位妊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表现来进行探讨分析。结论一般症状明显,具有典型性的宫外孕,其诊断不会太难,可是因为某些病例存在一些不典型症状,以至于其诊断变得比较困难的情况也是比较多的,所以临床中要对患者的月经情况、腹痛情况和流血情况进行询问,在通过B超、血尿HCG等等指标来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若是需要,也可以使用腹腔镜进行检查。

  • 标签: 异位妊娠 诊断
  • 简介:摘要我院于1983年10月及1984年11月收治婴幼儿急性胃肠炎63例,重点探讨了1.病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其中57例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为39/57(68.4%);2.流行病学,具有明显的流行性与季节性,发病年龄最小3月,最大2岁,其中6月~11/2岁者发病率为82.5%,混合喂养与人工喂养儿发病率为66%;3.临床特点,病初伴有发热者68.4%、上呼吸道感染者44.4%,全部病例均具有典型腹泻和呕吐,且有轻至中度脱水及酸中毒;4.免疫状态,患儿粪便SIgA降低,血清IgM升高,IgG降低,E-RFC形成率降低,均与正常儿有显著差异。

  • 标签: 急性胃肠炎 病原学检查 临床特点 流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