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治疗与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ADL评分、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而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强制性运动疗法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CIH)患者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CST)联合运动想象疗法(MI)对其肢体运动、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接受诊疗的100例CIH患者,遵照数字随机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模式,联合组则采取CST联合MI康复训练,持续3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的74.00%相比,联合组治疗效率94.00%更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较前提高、NIHSS评分较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的FMA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P<0.05)。结论:CST联合MI康复训练对CIH患者能够有效提高其运动功能评分,并改善其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核心稳定性训练 运动想象疗法 脑梗死偏瘫 肢体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运动康复训练与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联合疗法在高水平运动员肩周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择选院内就诊高水平运动员50例,2022年1月-2024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25例采取运动康复训练,研究组25例则联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对两组治疗结局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VAS评分、Mell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相对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水平运动员肩周炎患者,实施运动康复训练与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联合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与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高水平运动员肩周炎患者 运动康复训练 超短波 动态干扰电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损伤诊断中肌骨超声应用价值。方法:运动损伤患者取样76例(2019.10-2020.12来院就诊),随机数表法分组,行肌骨超声诊断(n=39,观察组)和X 线断层扫描(n=37,参照组),对比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97.44%(38/39),比参照组83.78%(31/37)高,P<0.05。结论:在运动损伤诊断中,与X 线断层扫描相比,肌骨超声检出准确性相对更高,可以为后续医疗服务提供更具应用价值的参考依据,切实提升诊治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起到有效促进效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应用研究 运动损伤 肌骨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 76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7年 6月 -2018年 8月间,并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日常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一组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每组各 38例,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得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 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中风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早期康复 中风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恢复 的影响分析。 方法: 选取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在我院 脑血管中心收治的 6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按照 随机 抽签的方式 分为 研究组 30 例 、参照组30 例, 为 参照组 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 为研究组 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干预 。 观察两组 患者的运动功能( FAM )评分、护理满意度, 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 结果 : 研究组 患者护理后 运动功能( FAM )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 研究组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 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患者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针刺运动疗法包括针刺和运动两个治疗因素,即在针刺的同时或在针刺之后或在针刺之前运动患部。笔者自2003年运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疼痛性疾病,针刺运动疗法采用远部取穴,必要时配合局部取穴,该法见效快,疗效肯定,现将其取穴原则及运用举验报道如下关键词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取穴原则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3-021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疗法的康复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科当中随机抽取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包含男性患者40例,以及女性患者20例,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两个类别,每组患者各30例。在确保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状态之后,对于常规组的患者进行基础性康复训练,康复组的患者通过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一个月之后,对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一个月的康复训练之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皆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相对来说,康复组中患者各项能力的提升更为明显。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的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患者 早期运动疗法 康复效果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男性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拟诊冠心病的男性患者224例,入选病例全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造影前或造影后1个月行平板运动试验,对比观察以冠状动脉造影直径法确定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与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结果在224例冠状动脉造影中,阳性171例,阴性53例.其中单支病变87例,双支病变55例,三支病变29例.在平板运动试验中,阳性143例,阴性81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1.3%,阳性预测值为97.2%.同时发现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比单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下降时间早、持续时间也长,多支病变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出现ST段下降时间长于单支病变,出现的导联数也多于单支病变.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并可初步估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男性 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