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分析孕中期孕妇进行妊娠中期唐综合症筛查和遗传咨询的效果。方法:研究实行时间段是2020年2月-2021年2月,研究对象是来我院检查的孕中期孕妇60例,其中有25例孕妇明确为高风险,其作为高风险组;有35例孕妇明确为低风险,其作为低风险组;两组孕妇均进行产前诊断和随访,比较两组胎儿异常检出率。结果:高风险组的胎儿异常检出率高于低风险组,p<0.05。结论:孕中期孕妇进行唐综合症筛查和遗传咨询,在预防出生缺陷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唐氏综合症筛查 遗传咨询 出生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拉酵母菌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大学生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大学生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共11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5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布拉酵母菌。比较两组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布拉酵母菌对于大学生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机体免疫,值得推广。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左氧氟沙星 大学生急性感染性腹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用于AngleⅡ类牙颌畸形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选本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口腔科确诊AngleⅡ类牙颌畸患者87例,取动态随机化分组划分组别后,对照组(n=44)行常规正畸支抗治疗,观察组(n=43)行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正畸效果、正畸不适持续时间、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正畸后口腔不适、进食疼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正畸12个月后上中切牙倾角改变量、上中切牙凸距改变量高于对照组,第一磨牙位移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正畸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正畸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AngleⅡ类牙颌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可有效缩短正畸不适,在减少第一磨牙位移距离同时增加上中切牙正畸效果,临床安全性明显。

  • 标签: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唐筛查检验工作中,低风险但是存在单项指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现象的孕妇,是否会对母婴结局产生影响。方法:针对我院产科的187例孕妇予以选取,样本选取的时间范围均在2020.8——2021.8之间,将其中87例唐筛查低风险但是单项指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的孕妇纳入观察组;将100例唐筛查低风险且各项指标均属于正常范围的孕妇纳入对照组。将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予以比较。结果: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记录,显示观察组所纳入的单项指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的孕妇生产后,发生存在胎盘异常情况、发生巨大儿、胎膜早破和胎儿畸形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指标正常孕妇,组间相较显示(P<0.05)。结论:在唐筛查检验工作中,低风险但是存在单项指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现象的孕妇,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 标签: 唐氏筛查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不同克针内固定方式治疗儿童创伤性肱骨髁上闭合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研究对象为院内接受治疗的儿童创伤性肱骨踝上闭合性骨折患儿8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组并分别给予交叉克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与外侧两枚克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作用效果。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内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内患肘伸屈受限度数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数据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交叉克针内固定术治疗下的患儿整体治疗效果明显较好,且显著改善患儿的肘关节受限问题,整体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创伤性肱骨踝上闭合性骨折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 外侧两枚克氏针内固定术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桥本甲状腺炎以及毒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间接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2例纳入研究,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其分为13例合并毒性甲状腺肿组以及79例合并甲状腺炎组,对比两组的超声表现、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在超声表现方面,甲状腺炎组的实质回声和血流以1级为主,且该组合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边界欠清且微小钙化,毒性甲状腺肿组的实质回声和血流以3级为主,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特征为边界清晰,无钙化或粗大,两组的TPO抗酶抗体和TG抗球蛋白抗体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而言,合并甲状腺炎与合并毒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可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信息。

  • 标签: 桥本氏甲状腺炎 超声 实验室 毒性甲状腺肿
  • 简介:目的:探讨罗cobasE601肿瘤标志物在肝癌与肝脏良性疾病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48例肝癌患者、48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同时以48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空白对照(健康体检组)。采用罗cobas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AFP(甲胎蛋白)、CEA(血清癌胚抗原)、FER(铁蛋白)、CA199(糖蛋白抗原)水平。结果:三组的罗cobasE601肿瘤标志物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肝癌组、肝脏良性疾病组、健康体检组(组间对比,P<0.01),单项检测中AFP的准确度最高,四项指标联合检测时,准确度得到大幅度提升(P<0.01)。结论:罗cobasE601肿瘤标志物AFP、CEA、FER、CA199联合检测对于提高肝癌与肝脏良性疾病鉴别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罗氏cobasE601 肿瘤标志物 肝癌 肝脏良性疾病 鉴别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壶山林“清热化痰散”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价值。方法:有针对性的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这一时间段,我壶山医学研究所、壶山林门诊部接治的6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为研究依据,针对他们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照系统抽样分组方式进行小组划分,即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划入(n=30),予以前者:奥司他韦治疗方案;予以后者:奥司他韦+中医汤剂治疗方案,随之进行数据收集、资料整理、效果比对。结果:两组相较、两种治疗方案相较,研究组更优(P<0.05);均可见于如下方面:总体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指标。结论:通过临床化验对比实验的开展实施,壶山林“清热化痰散”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方案的优秀价值尽显无疑,为病毒性肺炎患者谋得福音,值得肯定。

  • 标签: 壶山林氏 清热化痰散 中医药 奥司他韦 病毒性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针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成Ⅰ组和Ⅱ组,各43例。Ⅰ组行经皮撬拨复位克针固定术治疗,Ⅱ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Ⅱ组治疗优良率93.02%明显优于Ⅰ组的76.74%(P<0.05);Ⅰ组未出现并发症,Ⅱ组并发症发生率13.9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克针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安全性更高,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两种方法各有优劣。

  • 标签: 撬拨复位 切开复位 跟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闭合复位克针经皮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5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手法复位、克针经皮内固定并结合外固定器治疗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03例,全部病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按AO分类属于A3型15例、B型50例、C型38例。结果103例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3~9个月),骨折均愈合。本组103例中优42例,占40.78%;良49例,占47.57%;中差12例,占11.65%;优良率为88.35%。结论闭合性复位、克针经皮内固定并结合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非常有效,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闭合复位 克氏针 外固定器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临床应用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AMI患者(研究组),均为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另选取同时期到我院体检健康者38例(对照组),均测定BNP、hs-CRP等指数,并对比。结果对比两组研讨对象△T、LVEDD、LVEF、BNP、hs-CRP等指数,研究组△T指数低于对照组,LVEDD、LVEF、BNP、hs-CRP指数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BNP指数可判定AMI疾病预后状况,且此两个指数均属于不良预测因子,存在独立性,在诊断AMI和AMI疾病分层上均有重要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肝胆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营养均以脂肪、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对照组给予常规进食,观察组给予早期不同时间(术后第1~7天)进食,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两组肝功能指标(AL、AST、STB)和营养指标(ALB、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第7天肝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结论肝癌切除术后根据患者疾病病情给予不同类型的食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提高患者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 标签: 肝癌 不同进食时间 肝功能指标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早期清创复位克针内固定与Ⅱ期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Ⅱ期钢板内固定治疗,干预组患者则接受早期清创复位克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治疗中,患者接受早期清创复位处理并接受克针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开放性跟骨骨折 早期清创 复位 克氏针 Ⅱ期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以及CFS+LM(米勒肌复合体)在治疗严重上睑下垂的治疗成效。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101例患者以及150只眼为研究对象,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米勒肌复合体开展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中,满意为136只眼,占比90.67%,改善为12只眼,占比8%,而无效为2只眼,占比1.33%。结论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以及米勒肌复合体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可有效提高上眼睑高度,也能发挥良好的美容效果。并且,此方式所产生的创伤较小、恢复周期更短,成功率较高,也能够二次调整,值得推广。

  • 标签: 筋膜鞘 米勒氏肌复合体 上睑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