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防止骨折卧床病人发生疮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们骨科病区2008年1月~2012年12月来收治的骨折卧床病人根据病情不同特点进行多路径简单有效的护理。结果五年来院内疮发生率为零。结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少、病人多、防用品不足等情况下怎样避免疮,我们摸索的这套护理方法行之有效。

  • 标签: 多路径 护理干预 压疮
  • 简介:目的观察胃炎号方对实验大鼠慢性萎缩胃炎SOD和MDA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空白阻、胃炎号方大、中、小剂量组和维酶素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只给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和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灌胃建立慢性萎缩胃炎模型,造模后各组均给予胃炎号方治疗60天。疗程结束后取血,分离出血清,测定SOD和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胃炎号方3个治疗组血清SOD含量明显升高,血清MD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胃炎号各组之间及胃炎号各组与维酶素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胃炎号可能通过升高血清SOD含量、降低血清MDA含量来实现对慢性萎缩胃炎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胃炎一号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 简介: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鱼藤酮(1μmol/L)处理PC12细胞24h,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EGCG(5μmol/L)预处理PC12细胞30min。采用CCK-8测定细胞活力;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Caspase-3酶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并检测Bcl-2表达。结果:1μmol/L鱼藤酮处理后,细胞活力为(38.5±4.3)%,细胞凋亡率为37.7%,DHE和DHR123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加,分别为正常组的231%和335%,线粒体膜电位为正常组的45%,caspase-3活性为正常组的145%,Bcl-2表达显著下调。而5μmol/LEGCG预处理后,细胞活力为(69.6±5.6)%,细胞凋亡率降至21.4%,DHE和DHR123荧光强度分别为正常组的178%和287%,线粒体膜电位为正常组的57%,caspase-3活性为正常组的120%,Bcl-2表达上调,与鱼藤酮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CG对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与其抗氧化活性及抗凋亡有关。

  • 标签: 帕金森病 表没食子儿茶素 鱼藤酮 氧化应激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普贴治疗多巴胺静脉炎的疗效。方法按时间段将60例多巴胺静脉炎病人随机分为安普贴组、硫酸镁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安普贴和硫酸镁外用治疗6d后评定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安普贴组、硫酸镁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0%和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100%、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普贴治疗多巴胺静脉炎的效果优于硫酸镁。

  • 标签: 多巴胺 静脉炎 安普贴 硫酸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ICU 患者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护理策略。 方法 : 选取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 110 例 ICU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静脉炎发生率。 结果 :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 ( P < 0.05 ),且 实验组患者护理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耳穴贴疗法对晚期癌症患者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共纳入30例晚期癌症呃逆患者,以针刺结合耳穴贴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针刺结合耳穴贴疗法是缓解晚期癌症呃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电针 耳穴贴压 拔罐 呃逆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