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抑郁发病情况。方法:采用一般资料结合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本市多所医院妇产科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18份,顺产128例,剖宫产190例,其中顺产出现产后抑郁者45例,占35.16%;剖宫产出现产后抑郁者132例,占69.5%。结论:剖宫产比自然分娩更容易诱发产后抑郁;一般认为产后抑郁发生受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躯体因素、生物学因素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可通过做好健康宣教、孕妇及家属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加强支持系统等进行预防。

  • 标签: 产后抑郁 发病率 分娩方式 影响因素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科室2016年3月引进品管圈方法,建立一支15人的品管圈小组,分析妇科手术室运作当中存在的器械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方法前后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质量及护士、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方法后,器械管理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低于实施品管圈管理前,护理质量及护士、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室采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能明显降低妇科手术室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器械 不良事件 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在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方面具体措施与价值。方法:于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选择本地区某学校的278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目标,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39名学生,两组学生均每日开展眼保健操预防近视,研究组学生在此基础上联合开展健康教育干预,连续随访跟踪2年,就两组学生近视发生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研究组学生近视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近视及预防方面的认知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青少年 近视率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依从性与其生存状态关系。方法对我中心门诊随访登记腹膜透析329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控其随访频率分为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统计分析研究终点时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两组间生存及技术生存。结果到达研究终点,两组间临床生化指标情况:研究终点时两组在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钙、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状况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存因素有年龄、24小时尿量、血总钙、iPTH及血白蛋白。Kaplan-Meie中log-rank检验得出:依从性好组的生存及技术生存均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组。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状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提高腹膜透析中心生存及技术生存的重点不仅在于提高患者的门诊随访依从性.更应该控制好并发症。

  • 标签: 腹膜透析 门诊 随访 生存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胸部闭合性损伤采用X线和CT诊断的临床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CT诊断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50例,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同时给予CT诊断将其结果设置为研究组结果,给予X线诊断将其结果设置为参照组结果。将其两种诊断方式与综合病理学诊断对比分析。结果:参照组结果的诊断精准低于研究组结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CT诊断 诊断精准率 X线诊断 胸部闭合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式的护理方法应用于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针对便秘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我院化疗恶性肿瘤的107名病人。把2021年1月-6月未进行品管圈护理的58名患者作为参照组,把2021年7月-12月进行品管圈护理的49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参照组常规便秘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品管圈活动方式,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情况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较参照组比较,便秘明显降低,便秘程度也明显好转(P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方式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药学服务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门诊20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产生两个不同干预方式的组别,即采取临床合理用药干预的实验对照组和不采取临床合理用药干预的常规对照组,并对最终实验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开展相应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后,有效发现实验对照组所表现出的干预后合理用药、治疗效果和各自对干预措施认可度等数据,均要比常规对照组优秀,统计学表现为P<0.05。结论:综上,对门诊患者采用药学咨询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对应治疗干预效果以及合理用药,更可以促进医患关系良性发展,故值得参考。

  • 标签: 药剂师 门诊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来判定其临床意义。方法分两组即急性心脑血管患者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通过精密仪器的测定,发现两组患者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急性心脑血管患者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除铜、锌、锰)下降更为显著,非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只有镉、锑下降显著,其余无差异。结论合理地膳食不仅能够满足体内微量元素补充的需要,而且能够防止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微量元素 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body of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