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腰曲对颈曲影响,探讨颈椎病和颈腰综合征在脊柱解剖生理学、运动力学病因病理。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7例,分别以站立位及坐位1h后摄腰椎、颈椎标准侧位片,并应用数学几何学弓形面积计算法测量其颈、腰曲站、坐前后椎曲X线片弓形面积,进行对照。结果:端坐1h后,27例颈、腰椎侧位X线片,腰曲弓形面积平均较站立位缩小53.14%,颈曲弓形面积也缩小48.33%,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别显著。结论:腰曲变化影响到颈曲,病理改变与久坐有关。腰曲改变是颈椎病、颈腰综合征重要病因和病理改变。

  • 标签: 动态下X线照片 站位 坐位 椎曲弓形面积 颈曲 腰曲
  • 简介:目的:观察芪麝丸对长期直立大鼠腰椎骨质增生作用,探讨药物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普通饲养笼喂养;模型组和芪麝丸组建立长期直立大鼠模型。用药组在术后8个月开始灌胃,连续灌胃一月,所有动物术后9个月处死,L5椎体藏红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余下腰椎生长板及椎间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schainreaction,realtimeRT-PCR)技术检测(typeIcollegan,ColI亚型Colla2)、(typeXcollegan,ColX亚型ColIOGtl)、转化生长因子betal(Vansformgrowthfactorbetal,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一种核转录因子(corebindingfactoralphal,Runx2)基因表达。结果:藏红染色显示模型组椎体边缘.椎间盘连接处非基质成分增加,发生骨质增生;对照组改变不明显。用药组较模型组比,相同部位非基质成分较少;天狼猩红染色示正常组椎体边缘一椎间盘连接处胶原排列致密,模型组该处I型胶原增多,IⅡ型胶原增多;用药组椎体边缘.椎间盘连接处胶原致密,以ColI为主。免疫组化示模型组骨质增生形成部位ColX,VEGF,TGF-β1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强,用药组ColX表达均较模型组减少,而TGF.131表达无明显改变,用药组VEGF表达量较模型组稍有减少。RealtimeRT.PCR示用药组较模型组下调Colloal和Runx2基因表达(P〈0.01)。结论:芪麝丸能延缓腰椎边缘一椎间盘连接处骨质增生,与减少X型胶原表达有关。

  • 标签: 芪麝丸 骨质增生 气血 X型胶原
  • 简介:目的:本课题从肩凝期肩周炎主要病变是肩胛部肩胛骨粘连立论。探讨疗效好,安全性强无痛无创疗法——肩胛部推拿为主(简称“推胛法”)手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并通过X线照片动态实验,阐明其机理。方法:临床研究通过单盲随机方法,运用手法治疗为主,分肩部推拿治疗(简称“推肩法”)“对照组”和推胛法治疗“治疗组”,观察病例52例,其中对照组22例24个肩;治疗组30例33个肩,共57个肩。二组病例均同时进行药熨和自主练功。对照组以推拿肩关节及上臂为主,治疗组推拿肩胛部为主。连续治疗20天,结束疗程。实验研究通过对21名健康青年肩关节、肩胛骨运动X线动态观察,测量肩关节活动与肩胛骨活动关系。结果:临床研究经统计学检验,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基本治愈率72.4%;对照组总有效率87.5%,基本治愈率33%。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证明推胛法是治疗肩凝期肩周炎最有效方法,安全可靠。实验研究证明肩关节外展、上举,需肩胛骨活动,才能实现;说明推胛法是治疗肩凝期肩周炎科学方法。

  • 标签: 手法治疗 临床研究 肩凝症 肩周炎 肩关节活动 推拿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针刀和药物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对比,对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机理进行研究。方法:1、针刀闭合性松解治疗;2、外手法治疗;3康复治疗。结果: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2例,占总例数53.4%;近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26例,占总例数43.3%;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消失)2例,占总例数3.3%;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0例,占总例数O%。结论:针刀以调节力平衡为目标治疗骨性关节炎,使平衡失调关节恢复力学平衡状态而取得了满意疗效,本研究反证了骨性关节炎病因是力平衡失调理论。

  • 标签: 针刀 骨性关节炎 机理 实验研究
  • 简介:在两组大鼠长期服用醋酸泼尼松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及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上使用中药制剂“承载丸”,以了解该药治疗股骨头坏死药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承载丸”对股骨头有修复作用:扫描电镜可见股骨头表面不再现凹陷,恢复了细胞充盈网状结构;股骨头内骨细胞或软骨细胞脂肪滴明显减少;稀疏毛细血管得以恢复,骨小梁密度和宽度也有所增加;可明显增加骨密度、骨重量、骨强度及刚性;能改善雌激素水平低下状态。可以认为:“承载丸”对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有明确疗效。

  • 标签: 承载丸 治疗 股骨头坏死 骨生长 实验 中药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操作保留黄韧带椎间盘链核摘除术疗效。方法:对我院2001至2008年微创操作下保留和不保留黄韧带髓核摘除术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平均24个月,保留黄韧带病例术后症状恢复,明显优于前者。结论:微创操作下行黄韧带保留髓核摘除术视野清楚,对腰椎骨性结构破坏少,可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粘连发生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是一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手术。

  • 标签: 留黄韧带 髓核摘除 疗效观察
  • 简介:软组织伤痛是临床常见症状。针刺、点压阿是穴配合功能运动法治疗软组织伤痛是笔者近二十年临床经验所得。是对软组织伤痛治疗创新。本文系统讲述了软组织伤痛发病机理,运用中国整脊学脊柱轮廓应力平行四维平衡理论和针刀医学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动态平衡失调理论,深入探讨该疗法治疗软组织伤痛治病机理,治疗方法和临床运用。最后认为该法对于软组织损伤引起肢体功能活动受限损伤疾病效果显著,可值得今后在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阿是穴 动态针刺 功能运动 软组织伤痛 整脊 针刀
  • 简介:我院自2002年至2005年运用撬托法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52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43例,女9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2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45例,车祸5例,其他2例。双侧12例,单侧40例。就诊时间:伤后3小时-22天内就诊,全部病例均经摄X线侧轴位片检查确诊。诊断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分类标准。(1)有明显外伤史;(2)跟部肿胀青紫,压痛和扣击痛;(3)严重者足底扁平增宽或外翻畸形;(4)X线摄片明显示跟骨粉碎错位骨折。

  • 标签: 跟骨粉碎性骨折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疗 托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平均年龄
  • 简介:目的:对比针刀与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以临床症状定位,触诊定位以及影像学定位三步神经定位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灶进行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对颈椎横突部阳性反应点,关节突阳性反应点为主要治疗点。同时与针刺治疗作对照。结果:针刀组80例中痊愈38例,显效3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7.5%,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结合三步神经定位法能使针刀微创治疗更加精确,对疼痛改善优于针刺疗效显著,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针刀治疗 微创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疗法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传统整脊八法适应症和禁忌症,以提高整脊手法疗效和杜绝医疗意外。方法:根据脊柱运动力学之圆筒枢纽学说和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理论,结合检索近20年整脊疗法医疗意外和笔者临床经验。结论:传统整脊疗法必须严格选择适应症,不能盲目应用于禁忌症,方能达到治疗效果和杜绝整脊医源性损伤。

  • 标签: 传统整脊八法 适应症 禁忌症 医疗意外
  • 简介:中国整脊学在治疗颈椎病时,应用了骨空针调压法,针刺颈华陀夹脊穴。本文介绍其操作方法及穴位解剖和注意事项等。

  • 标签: 颈华陀夹脊穴 骨空针调压法 颈椎病
  • 简介:尺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属于常见病,通过手法整复完全可以达到治愈目的。没必要进行手术治疗,此手法简单易行,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用心体会一两次,都能准确掌握。

  • 标签: 拨伸牵引 折顶侧按 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 作者: 伍桂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骨伤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010
  • 简介:目的:探究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中开展中医骨伤康复治疗作用。方法:按照对比治疗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为对象,数字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33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3例,进行中医骨伤康复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恢复期间生活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治疗时开展中医骨伤康复治疗,可以促使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恢复,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颈骨折;中医骨伤康复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小周天泥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问盘突出症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患者采用“小周天泥灸”摊敷于腰腿部最痛点,对照组40例用牵引疗法,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80例中优24例,良33例,可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6.25%;对照组40例中优9例,良13例,可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P〈O.05)。结论:“小周天泥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理想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周天泥灸” 临床研究
  • 简介:因退行性改变所致颈腰椎间盘同时发生病变出现症状,称颈腰椎间盘病,又称为“颈腰综合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老龄化社会正在到来,颈腰椎间盘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年轻化,加之其危害性大,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因而受到社会和医学界广泛重视,对本病临床治疗和机理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国外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97%有不同程度椎间盘组织退行性、继发性病理改变。

  • 标签: 颈腰椎间盘病 整脊 韦以宗 名医经验
  • 简介:背景:当今骨伤治疗从技术上已达到极致而它“开放复位”所带来种种先天性缺陷仍是不可回避事实。而源于自然、源于民间中国蒙医整骨术,其人性化、行为化、整体化治疗内涵无疑代表了当今骨伤科学一个发展方向和未来。方法和目的:基于“天人合一”生命自然观以及整体医学新概念,以循证医学方法与生理心理、生物力学原理探究中国蒙医整骨术个性化疗法特征及其独到理念、手法,旨在为日渐增多骨伤骨折及运动伤提供新治疗原则及方法。结果和结论:中国蒙医整骨术是自然、绿色、无创伤疗法,这里蕴含着骨折“能动复位——功能愈合”独到理念、手法。

  • 标签: 中国蒙医整骨术 个性化疗法 “天人合一” 能动复位 功能愈合
  • 作者: 胡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骨伤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7期
  • 机构: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中医医院,云南广南663300
  • 简介:目的 探析补阳还五汤在中医骨伤科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收治96例骨伤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治愈率77.1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骨伤科患者诊疗当中,补阳还五汤能够加快患者骨伤治愈速度,改善骨伤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补阳还五汤;中医骨伤科;治疗有效性
  • 简介:为探讨中药发热止痛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以发热止痛帖与外用扶他林软膏对照,分别对6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4周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发热止痛贴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显著治疗效果。

  • 标签: 发热止痛贴 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扶他林软膏 给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