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新型冠状肺炎爆发期间于互联网平台咨询服务中的数据,分析患者人群特点及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通过微脉医生平台乐山地区互联网平台调取数据,新冠肺炎调查问卷及疫情中的情绪自测问卷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 结果 从咨询的效果来看 40%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50%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60%的患者准备去医院就诊或已经就诊。 31.4%的患者不需要去医院就诊。结论 我院在爆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在线咨询取得 明显效果。

  • 标签:  全科医生 在线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群特点 服务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瘦素及其功能受体Ob-Rb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表达特征。方法 在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选取3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足部皮肤作为观察组,同时期患者30例正常足部皮肤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两组的皮肤组织表皮真皮厚度以及Ob-Rb以及瘦素评分。结果 根据结果分析,观察者的Ob-Rb以及瘦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表皮层厚度高于对照组且真皮层厚度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瘦素 受体Ob-Rb 糖尿病足溃疡 定量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E- 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观察E- 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高/中分化者E-cadherin表达高于低分化者,淋巴结转移者、浸润至或出浆膜层者E-cadherin表达低于淋巴结无转移者、浸润至肌层者(P

  • 标签: 结直肠癌 E-钙黏蛋白 β-连环素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病理特征和预后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率。结果:相关患者中男性为43例,女性为39例,病灶分布于贲门31例,胃体22例,胃窦20例。病灶≥5cm者49例,<5cm者33例,Borrmann分型Ⅰ~Ⅱ型27例,Ⅲ~Ⅳ型55例。随访2年,总生存为38例。结论:胃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转移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就诊于义乌市中心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合并NAFLD,分成两组,NAFLD组患者的数量为32例,对照组患者的数量为65例,通多因素回当法分析患者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果:分析患者发病因毒性,与糖尿病、高血压、AST、ESR、CHOL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患者存在糖尿病、高AST、高ALT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冠疫情防控下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儿科疾病谱调查、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初至2020年1月底期间于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的16586例患儿为疫情防控前组,2020年2月初至2022年1月底期间于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的12293例患儿为疫情防控后组。统计两组患儿男女比例、年龄分布以及疾病构成比例。结果:疫情防控之前,男女比例为1.10:1,疫情防控之后,患儿总数量明显下降,男女比例为1.05:1;在疫情防控前后患儿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基本没有变化,主要分布在1岁至7岁之间,并且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在疫情防控之后患有意外伤害和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患儿占比有所提高。结论:疫情防控期间患儿数量明显下降,但是患儿男女比例以及年龄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别,同时意外伤害和生长发育相关疾病占比有所提高,临床应给予重视,及时调整医疗资源,保障患儿的健康。

  • 标签: 新冠疫情 疾病谱 儿科 流行病学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特征和预后。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 124 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鼻咽受累组)和对照组(鼻咽原发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治疗、预后上的异同。 结果: 在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中,两组患者在 LDH 升高、 PTI 、 NKTCL-PI 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治疗疗效比较中,初始化疗后两组完全缓释患者和肿瘤进展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 5 年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情况比较中,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上存在相似的特点,但是在放疗的近期疗效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 标签: 鼻咽 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我院血液科收治的采用BD方案为一线治疗方案的初诊及复发MM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复发患者收集其初诊时的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期,对不同分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其应用BD方案治疗后的D-二聚体进行检测,观察其与疾病分型(IgG、IgA、轻链型)、ISS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轻链型病患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IgG型和IgA型;ISSⅡ、Ⅲ期病患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ISSⅠ期;D-二聚体高水平组、中水平组病患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低于低水平组,P

  • 标签: D-二聚体 多发性骨髓瘤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年来晋江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流行特征,总结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2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晋江市HFRS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22年福建省晋江市共报告HFRS病例268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19/10万,各年份发病率在0.58/10万~2.07/10万之间。发病高峰为3-5月。发病率位前5位的镇/街道分别是深沪镇(0.30/10万)、龙湖镇(0.30/10万)、罗山街道(0.23/10万)、新塘街道(0.20/10万)、永和镇(0.18/10万)。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95∶1。发病年龄介于7~84岁;以30~59岁为主(67.54%),职业以农民(27.99%)、家务及待业(26.12%)为主。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平均为6.6天,病例报告以地市级以上医院为主(54.10%)。【结论】晋江市HFRS病例有明显年龄、职业、地域特点,近几年发病水平有下降趋势,建议继续坚持综合控制措施,特别是强化医务人员培训、鼓励早发现早诊断,加强鼠类宿主动物监测,推广快速检测试剂应用等,实现对HFRS的有效控制。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的不同治疗方式及其效果优势。 方法:研究于 2019 年 2 月到 2020 年 4 月开展,以我院诊治的 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120 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基于随机数表分组。 常规组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应用雾化熏眼治疗。 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康复指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指标相对于常规组具备比较突出差异,组间计算有价值, P < 0.05 ;实验组康复指标均显著好于常规组,组间计算有价值, P < 0.05 。 结论:对于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结合雾化熏眼方式进行治疗,整体疗效确切,值得普及。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雾化熏眼 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患儿血清炎症介质、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特征,并对上述指标同患儿预后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设置研究时间为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设置研究对象为我院该时期收治的4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析组)与4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比照),采集2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测定标本中的血清炎症介质与淋巴细胞亚群,并对最终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组的炎症介质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析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血清炎症介质与部分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可见明显升高,同患儿预后中存在着较为紧密的关联。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血清炎症介质 淋巴细胞亚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临床分析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综合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于2021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4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综合症患者为慢性酒精中毒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精神分裂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格特征,同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慢性酒精中毒组患者与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在说谎、抑郁、社会内向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酒精依赖者相对于精神分裂症者更容易出现焦虑及抑郁情绪,而精神分裂症者的内向性相对于酒精依赖者更明显,应根据不同的人格特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 标签: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综合症 精神分裂症 人格特征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特征及中医针灸加中药煎服治疗糖尿病伴发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 糖尿病伴发周围性面瘫患者 62 例(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6 月),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31 例)与 中医针灸加中药煎服治疗的观察组( 31 例 ),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 P < 0.05 。 结论: 周围性面瘫是糖尿病一种并发症,常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人,给予 糖尿病伴发周围性面瘫患者 中医针灸加中药煎服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性面瘫 临床特征 针灸 中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