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同厂家硫酸对红霉素肠溶片释放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硫酸显色法分别对红霉素肠溶片在酸中和缓冲液中的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采用不同厂家硫酸进行红霉素肠溶片的释放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选择合适的硫酸是试验的关键因素之一。

  • 标签: 硫酸 红霉素肠溶片 释放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医院文化建设对员工满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的450例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的常规管理为对照组,而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开展医院文化建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满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员工满意高,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院开展文化建设,能够增强员工满意,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 标签: 员工满意度 医院管理 文化建设
  • 简介:摘要讨论冠心病患者QT离散(QTd)改变情况,为预测冠心病病人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猝死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城乡卫生服务在公平性、可及性和费用分担方面存在着失衡现象,使得农村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农村医病患者纷纷涌向县级或大城市医院,造成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分析、了解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状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基层卫生组织状况问题。本文分析了基层卫生人员对培训的满意状况,并挖掘了这些不足产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满意度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前护理流程再造对患者满意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采取手术前流程再造对6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手术前护理;剩余30例为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手术前流程再造,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结果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理状况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为70.0%,显著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90.0%(P<0.05)。结论手术前流程再造可显著改善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 手术前流程再造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了解影响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两年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住院病人进行护理工作满意问卷调查,并对调查表中服务项目进行分析。结果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病房环境、健康教育、护患沟通等方面。结论加强病房管理、强化护理人员培训、落实健康教育、促进护患沟通和人文关怀等措施对提高病人满意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公众使用化妆品的现状以及对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了解化妆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监测部门提供信息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根据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化妆品情况、对化妆品的关注点,化妆品的不良反应认知和发生情况与建议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向就诊患者、高校学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超市员工、化妆品卖场员工、化妆品购买者群体,美容美发场所从业和消费者群体发放问卷,并当场填写,并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发放10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其中男性有156人,占比例为15.6%,女性有844人,占比例为84.4%,男女之比约为15;调查目标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8~40岁左右,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结果显示有373人根据化妆品的说明书对化妆品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解,占比例为37.3%;其中有129人产生过化妆品过敏,占比例为12.9%;190人购买化妆品是通过美容院或者网购获得,占比例为19.0%;129过敏消费者中有21人使用化妆品发生不良反应而没有找有关部门解决问题,占比例为16.3%。结论大众对于怎样安全使用化妆品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了解不够,所以应该通过各个途径普及对化妆品的使用、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不良反应的种类、不良反应的反应情况以及斑贴试验等有关内容,让使用者进行了解,对自己的权益进行保护;监管部门还应该对网购等其他销售途径在展卖化妆品时的质量进行把控,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还要及时将新型化妆品的安全信息进行发布,使大众在使用化妆品时,能够产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 标签: 化妆品 不良反应 问卷调查 认知
  • 简介:摘要筛选12h缓释的布洛芬骨架片处方,并考察其在体外的释放规律。筛选布洛芬缓释片体外释放方法。以缓释片在pH6.0介质中释药行为与目标释药曲线之间的相似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设计优化布洛芬缓释片处方工艺。结果表明,选用pH依赖型的丙烯酸树脂可以得到在体外12h释放达到90%的布洛芬缓释片,处方重现性良好,稳定性佳。

  • 标签: 布洛芬 缓释片 释放度 处方筛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的方法对老年脑出血住院患者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方法治疗,护理模式方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于出院前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住院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满意为90.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依从性评分,均较前改善,但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老年脑出血住院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可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改善护患关系,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预后显著改善。

  • 标签: 舒适护理 老年 脑出血 依从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满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2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并对患者护理满意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后总满意为97.56%,对照组总满意为73.17%。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满意较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措施后,满意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胃癌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病人满意问卷调查的研究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病人满意。方法研究分析目前国内病人满意问卷调查形式,以及对各项满意因素的分析。结论不断完善满意问卷制度,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在采纳病人意见和建议中促进医患和谐,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改进医院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

  • 标签: 满意度 问卷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洛西汀对躯体疼痛障碍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5例躯体疼痛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参照组42例。研究组患者进行口服洛西汀片治疗,参照组患者进行口服安慰剂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02%,参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9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通过度洛西汀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度洛西汀 躯体疼痛障碍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食品检验中硫酸标准液的不确定评定方法。方法根据HPLC含量测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测定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数据,通过不确定来源分析,探讨硫酸标准液的不确定分析方法。结果分别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再计算合成不确定,最终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和置信水平。结论该方法作为评价食品检验中硫酸标准液不确定评定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 标签: 食品 硫酸标准液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于患者术后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进行手术的10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

  • 标签: 手术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3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表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总结归纳对涉及药品种类、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等作出重点分析。结果发现在4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存在着药物剂型较为集中同时也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的现在。结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督促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PICC穿刺部位对患者活动的影响。方法评估血管后,将80例PICC患者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肘上2横指处穿40例为A组,采用肘关节上3~4横指处穿刺40例为B组。观察比较不同置管部位对患者活动的影响。结果两组PICC置管部位活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A组。结论上臂PICC置入部位应尽量选择肘关节上3~4横指处,以提高患者的活动

  • 标签: PICC 穿刺部位 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直观的洁净区洁净浮游菌控制标准,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在浮游菌法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建立了直观、便捷的控制标准。结论控制标准直观、便捷,提高工作效率,利于指导日常监测和趋势分析。

  • 标签: 洁净度 浮游菌 控制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的分析,了解本院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学组2011年收集的7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73例ADR报告中,老年人较易发生ADR,60岁以上的老年人构成比为39.73%(29例);静脉给药方式所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6.7%(56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57.53%(42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73.97%(54例)。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应该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统计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活动平板试验前后的QT离散变化,研究运动引起的心肌缺血对QT离散的影响。方法分析40例冠心病患者与38例正常人平板运动试验前和运动高峰时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离散变化。结果运动前冠心病组QT离散为(46.84±10.19)ms,运动高峰为(60.16±10.45)ms(P<0.001);而正常人分别为(22.21±14.15)ms,(21.11±13.43)ms,(P>0.05),运动前、后两组相比P均<0.001。以运动中QT离散≥65ms判为异常,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6.6%,特异性87.9%,预测准确性87.3%。结论运动高峰时QT离散进一步增加有助于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程度,提示QT离散是平板运动试验中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 标签: QT离散度 运动试验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