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降糖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4.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8.00%,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采用降糖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而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来讲,应该在治疗甲亢的基础上兼治糖尿病,并控制血糖,降糖药或者胰岛素用量需要增加;另外,在治疗糖尿病时可以早期应用胰岛素。

  • 标签: 降糖药 2型糖尿病 甲亢 胰岛素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2019年1月-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0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以双肺多发斑片渗出性病变为主,且大部分病例呈磨玻璃样渗出。同时以下肺及胸膜下分布为主,部分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为综合性诊断,但掌握其胸部影像学特点,在其症状表现尚不典型、确诊检查尚未回报时,可早期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赢得治疗时机,以缩短治疗周期,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病毒 肺炎 胸部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中N-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COPD患者,根据病情随机分为COPD组(A组)与COPD合并肺心病组(B组)。COPD合并肺心病组再依据病情分为功能代偿和功能失代偿两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浆NT-P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是否有肺心病及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B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A、B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肺心病功能失代偿组患者血浆NT-P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功能代偿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T-PproBNP可作为判断COPD患者是否患有肺心病,右心室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 标签: N-端脑钠肽前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简介:2009H1N1流行性感冒流行表明了对人的全球健康威胁的意义。尽管流行H1N1疫苗很快被开发了,被动serotherapy可以在孩子对感染提供优异立即的保护,老、妥协免疫者的病人在流行性感冒期间流行。这里,我们基于使不朽的Epstein-Barr病毒(EBV)使用了新奇策略从个人屏蔽高病毒的抵销monoclonal抗体(MAbs)的外部血记忆B房间与2009流行H1N1疫苗的PANFLU.1种牛痘。通过13090使不朽的记忆B房间的一幅巨大的屏幕,从三的克隆选择了vaccinees,七MAbs与两个高病毒的抵销能力和红血球凝聚抑制(HAI)被识别对2009个流行H1N1病毒的活动。这些MAbs可以与严重呼吸症候群为感染的病人的被动serotherapy治疗有重要临床的含意,特别孩子,老并且immunodeficient个人。我们为从使EBV不朽的外部血记忆B房间产生高亲密关系的MAbs的成功的策略可能也对另外的传染或自体免疫的疾病适用。

  • 标签: EPSTEIN-BARR病毒 单克隆抗体 人类健康 外周血 B淋巴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高风险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稳定期高风险COPD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前者行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加服NAC,比较2组治疗1年后的肺功能、CCQ问卷结果、急诊或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肺功能上,2组治疗后FEV1、FEV1/FVC、6分钟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CCQ得分及观察期内急诊或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NAC联合噻托溴铵等药物治疗稳定期高风险COPD,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及急诊次数,效果显著。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大鼠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组)高、低剂量组,造模第7天后取血浆及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肺纤维化模型组大鼠BALF和血清中GSH含量及SOD水平的显著下降,高、低剂量NAC组血浆中GSH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用高、低剂量NAC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BALF和血清中SOD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且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大鼠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 标签: N - 乙酰半胱氨酸 肺纤维化还原型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对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病人23例进行的护理过程。结果23例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病人护理治疗后,自动出院4例,治疗好转及痊愈17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合理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颅脑外伤术后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禽流感护士压力源进行分析,为促进护士工作效率和减轻护士工作过程中的压力系数提供参考,提出了部分应对方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禽流感病房7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线护士存在前四位主要压力源为工作环境艰苦,工作量大,不能顾及家庭,经常倒夜班。结论面对突发的疫情被抽调护士的压力源是多方面的,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具体措施,减少工作压力,增加工作效率。

  • 标签: 禽流感 压力源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anti-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11例2016—2017年间,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成人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病程特点、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6例病前有前驱期症状,5例无前驱期症状;10例患者脑电图异常,4例患者出现头MRI异常。其中1例患者住院期间因癫痫持续状态转入ICU治疗,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余10例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可表现为迅速进展的精神异常和癫痫,其中有前驱期症状的患者可能有着更高的MRI阳性率,早期免疫抑制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MRI 脑电图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超重人数激剧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使其成为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本文通过60例2型糖尿病的诊治体会,为2型糖尿病提供理化依据,通过合理治疗改善患者生活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肥胖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眩晕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两例老年性眩晕症病例报告分析。结论老年性眩晕症患者在诊断时要考虑到耳源性因素,又要考虑到脑血管方面的因素,前列地尔和复方丹参川芎注射液合用对老年性眩晕症有效。

  • 标签: 老年 眩晕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报道2例卵巢无性细胞瘤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卵巢无性细胞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大,腹部不适。镜下见瘤细胞被纤维组织分隔呈蜂巢状、岛状或索状,间质内有多少小等的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核大圆形,核仁清楚,胞质丰富淡染,坏死易见。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PLAP、CD117阳性。结论卵巢无性细胞少见,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是早期发现的关键,典型无性细胞瘤病理形态特点明显,需综合临床、镜下特点及免疫组化等与恶性淋巴瘤、胚胎性癌等进行鉴别。

  • 标签: 无性细胞瘤 卵巢肿瘤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小儿推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推拿时间长,手法简练,操作方便,患儿易于接受,且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儿推拿 伤食腹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2例儿童额叶癫痫(frontallobeepilepsy,FLE)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通过复习儿童额叶癫痫的相关文献,结合报告的2例该病,总结儿童额叶癫痫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及治疗进展。结果临床上额叶癫痫发作频繁、持续时间短暂、很少出现发作后朦胧状态、常有夜间发作、各种发作形式可快速继发全面性发作或出现持续状态。脑电图可见额叶起源各种限局性异常。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托吡酯、苯二氮卓类等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结论额叶癫痫临床发作形式多样,临床可应用药物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预后尚可。

  • 标签: 儿童 额叶 癫痫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并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我院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及治疗,并回顾文献对该病的相关报道。结果本例1患者以左侧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从胸水中查见恶性间皮瘤细胞得以确诊。例2患者以干咳及活动后胸闷气促起病,行胸膜结节病理活检确诊。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预后差。

  • 标签: 恶性胸膜间皮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