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例17孕妇,30岁,既往足月妊娠自然分娩一健康男婴。本次孕期平顺,各项检查无异常,于孕30周常规超声检查时发现胎儿外生殖器异常,未探及胎儿正常形态外生殖器结构,可显示阴囊及左侧阴囊内睾丸,右侧阴囊小,呈条状中等回声,内未探及睾丸,短小弯曲的阴茎位于分裂的阴囊之间(图90~93)。超声诊断:胎儿外生殖器异常(部分型阴茎阴囊转位、尿道下裂)。即行脐血穿刺染色体检查为46,XX。生后检查,新生儿外生殖器结构与产前超声所见相符,尿道下裂为阴茎体型。超声检查显示左侧阴囊内可见睾丸,右侧腹股沟区可见未下降的睾丸。复查新生儿染色体为46,XX,诊断46,XX男性性反转综合征。

  • 标签: 疑难病例 阴茎阴囊转位 外生殖器异常 生殖器结构 染色体检查 超声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建筑行业不论在施工建设还是工程管理方面都得到很大提高,尤其是高层建筑行业发展和壮大极快,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的分析,详细的阐述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与技术优化的内容进行具体探讨研究。

  • 标签: 高层建筑 施工技术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无反应性崎病(KD)的发生率及其再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008--2018年我院87例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为首次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48h后体温仍超过38.5℃,或治疗后2-7天,甚至2周内再次发热,并符合至少一项崎病诊断标准者。结果87例均在急性期治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6例对首次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发生率6.8%。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者6例给第2次2g/kg丙种球蛋白静滴,5例热退;1例未热退,给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约6.8%KD患儿对初次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对初次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患儿推荐使用第2剂丙种球蛋白2.0g/kg,对2次2.0g/kg丙种球蛋白治疗仍无效者,可以选用第3次2g/kg丙种球蛋白静滴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 标签: 川崎病 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 IVIG无反应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崎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崎病患儿作为本次探究对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探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川崎病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肩腰腿痛患者实施妙汤联合脊柱局部正骨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接诊治疗的18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90例参照组(实施脊柱局部正骨推拿治疗)与90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妙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VAS评分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6%,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88%,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VAS评分(1.21±0.31)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VAS评分(1.65±0.45),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肩腰腿痛患者实施妙汤联合脊柱局部正骨推拿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使用。

  • 标签: 四物四妙汤 联合 脊柱局部正骨推拿 治疗 颈肩腰腿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局部正骨推拿配合妙汤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我中心所接收的颈肩腰腿痛患者共103例,依照计算机乱序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51例,实验B组52例。将脊柱局部正骨推拿的治疗手段应用于实验A组患者,实验B组患者则在正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妙汤进行治疗。结果:实验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实验A组,P<0.05。结论:应用脊柱局部正骨推拿结合妙汤治疗颈肩腰腿痛,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缓解颈肩部以及腰腿部的疼痛感,强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推进患者病症的持续向好发展,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柱局部正骨推拿 四物四妙汤 颈肩腰腿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逆汤合当归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常规应用西药降糖药及口服甲钴胺,治疗组服用中药汤剂逆汤合当归逆汤加减,对照组服用西药营养神经药物。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查和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及2组间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逆汤合当归逆汤有温阳通脉、活血祛瘀的功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四逆汤合当归四逆汤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阿司匹林)、B组(阿司匹林+400mg/kg??d丙种球蛋白)、C组(阿司匹林+1000mg/kg??d丙种球蛋白).对比三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5%,B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2%,C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CPR、ESR、PLT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粘膜充血消退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均早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崎病有较好效果,但丙种球蛋白的大量、少次给药能获得更好治疗效果.关键词儿科;崎病;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中图分类号R72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3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崎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崎病患儿,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小儿川崎病 不良反应
  • 简介: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观察两种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应用于小儿崎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接诊治疗的 64例小儿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9月,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该院对丙种球蛋白的应用剂量做出调整,并以此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 32例,采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每天  0.4g/kg,其中观察组患者 32例,采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每天 1g/kg。比较两种剂量作用下患儿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各种临床病症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半年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患儿。结论:采用较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崎病所取得的效果更加的明显,且后期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也更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小儿川崎病 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小儿崎病患者 96 例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儿均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其中 48 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 48 例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 比较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75 %, 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64.58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期间新发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 4.17 %, 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期间新发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 25 .00 %, 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缩短小儿崎病的疗程, 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小儿 川崎病 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崎病冠状动脉损害患者 32例。采用美国 GE公司生产的 T2100活动平板对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男 27例 ,女 5例 ;年龄 4.5-14.0岁。均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 ,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存在冠状动脉损害。 结果 :32例患者除 2例出现严重面色苍白 ,体力不支不能耐受外 ,余 3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 ST段改变 :其中出现 ST段改变达到阳性标准 14例 ;出现 ST段改变未达到阳性标准 8例 ;出现收缩压下降≥ 10mmHg(1mmHg=0.133kPa)5例 ;出现典型心绞痛 3例。且 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度相关。 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用于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患者的随访与诊断 ,可重复多次检查 ,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损害 ; 观察 评价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coronary artery damage in 32 cases of kawasaki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exercise test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kawasaki disease of coronary artery damage. Methods: choose between September 2017 and September 2018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32 pati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 of coronary artery damage. Using the American GE company's tablet T2100 activity exercise treadmill test carried out on the patient. (27 male and female in 5 cases;Results: among the 32 patients, except 2 patients showed severe pallor and physical insufficiency, the remaining 30 patients showed varying degrees of ST segment changes: among them, 14 patients showed ST segment changes that met the positive criteria; 2 patients showed severe paleness and physical insufficiency that could not be tolerated.ST segment changes did not meet the positive criteria in 8 cases.There were 5 cases wit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ecreased 10mmHg(1mmHg= 0.133kpa).Conclusion: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is a safe and feasible non-invasive examination method for the follow-up and diagnosis of kawasaki disease with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which can be repeated for multiple examinations. Key words: plate motion test;Coronary artery damage;To observe the evaluation 崎病临床上以持续 5d以上的发热、球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弥散性潮红、颈淋巴结大、指 (趾 )端的硬性水肿及膜样脱皮为主要表现。冠状动脉损害成为我国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 ,其诊断与随访至关重要。运动试验是在检查中人为施加一定负荷 ,测定心肌耗氧量和增加冠状动脉循环供氧的能力 ,诱发潜在的心肌缺血发作 ,明显提高冠状动脉疾病的检出率 [1]。本文就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崎病冠状动脉损害患者 32例。患者均系本科出院随访患者 ,均符合日本崎病研究委员会 1987年修订的崎病诊断标准 ,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存在冠状动脉损害 。男 16例 ,女 16例 ;年龄 4.5-14.0岁 ,平均 (10.9±6.2)岁。冠状动脉扩张采用日本厚生省 1987年颁布的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标准 :<5岁患者冠状动脉内径 >3.0mm,≥5岁患者冠状动脉内径 >4.0mm,或任一段冠状动脉内径是临近段的 1.5倍。冠状动脉瘤诊断标准 :动脉瘤内径 <5mm为小型动脉瘤 ,5-8mm为中型动脉瘤 ,>8mm为巨大型动脉瘤。 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美国 GE公司生产的 T2100活动平板进行试验。运动终点参照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病协会 (ACC/AHA)2002年公布的运动试验指南标准。患者于运动中实时监测心率及血压 ,并记录同步 12导联心电图 ,运动终点 :(1)收缩压下降≥ 10mmHg(1mmHg=0.133kPa);(2)出现心绞痛 ;(3)出现晕厥等恶性神经系统症状 ;(4)出现低灌注症状 ,如发绀、面色苍白 ;(5)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6)ST段抬高≥ 1.0 mV 。运动停止后 ,根据有无 ST改变 ,观察心电图。运动前分别记录卧位、站位心电图 ,测定运动前血压 ,运动中每一级记录一级心电图 ,运动后即刻、 50s、 2min、 4min、 6min分别记录一次心电图 ,再测定一次血压。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判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 :(1)患者在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 ;(2)患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 ,心电图在 J点后 80ms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 0.1 mV 、持续时间≥ 2min,或原先 ST段下降者运动后在原来下降基础上再下降 0.1 mV ;(3)患者在运动中收缩压下降≥ 10mmHg。 1.3统计学方法 采取 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按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将患者分为单纯冠状动脉扩张组、冠状动脉瘤组。其中左侧冠状动脉扩张 11例 ,左侧冠状动脉瘤 3例 ,右侧冠状动脉扩张 7例 ,双侧冠状动脉扩张 8例 ,右侧冠状动脉瘤 1例 ,双侧冠状动脉瘤 2例。 见表 1。 表 1,患者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程度 组别 n 单纯冠状动脉扩张组 左侧冠状动脉扩张 11 右侧冠状动脉扩张 7 双侧冠状动脉扩张 8 冠状动脉瘤组 左侧冠状动脉瘤 3 右侧冠状动脉瘤 1 双侧冠状动脉瘤 2 32例中除 2例出现严重面色苍白、体力不支不能耐受外 ,余 30例心率均达各年龄段预计最大心率 ,具体结果如下 :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 3例 ,运动中收缩压下降≥ 10mmHg者 5例 ,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 ST段改变未达到阳性标准者 8例 ,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 ST段改变达到阳性标准者 14例。出现心绞痛 3例 ,其中双侧冠状动脉瘤 2例 ,左侧冠状动脉瘤 1例。提示出现 ST段改变达到阳性标准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明显高于出现 ST段改变未达到阳性标准患者。见表 2. 表 2,患者试验结果 组别 严重面色苍白、体力不支不能耐受 典型心绞痛 运动中收缩压下降≥ 10mmHg 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 ST段改变未达到阳性标准 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 ST段改变达到阳性标 双侧冠状动脉瘤 左侧冠状动脉瘤 例数 2 2 1 5 8 14 3.讨论 目前诊断崎病并冠状动脉病变主要依靠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但其很难发现狭窄或血栓性病变及远端冠状动脉的病变。近年来有报道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及 64层螺旋 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7],但均为损伤性检查 ,重复操作性差 ,不宜作为首选方法。运动试验在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患者的随访与诊断中非常有用 ,可重复多次检查 ,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非侵入性检查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有助于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层次的划分及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2]。 ST段降低出现的时间越早 ,持续时间越长 ,降低数值越大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 [5,6]。运动可增加心脏排出量 ,引起心肌耗氧量及心率增加 ,而心肌需氧量的增加仅能通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满足 ,因此当冠状动脉存在病变时 ,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随心肌需氧量的增加而增加 ,即可产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3]。

    综上所述 ,运动试验对于诊断、随访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又存在局限性 ,对于年龄小无法合作者或因心脏病活动受限的崎病患者无法完成试验。但运动试验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服务的满意度 ,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1] 易岂建 .崎病的诊断 [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23(9):716-718. [2] 陈新民 .崎病的诊断治疗现状 [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23(9):719-720.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济煎加减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中医门诊部、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济煎加减方治疗,对照组采用乳果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83.7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煎加减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

  • 标签: 老年功能性便秘 济川煎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