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FPG、2hPG、UAER、CR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肾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采纳。

  • 标签: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持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SI评分均较高(P>0.05),治疗1及2个疗程后,两组PASI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寻常型银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用于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6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表现(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消退时间为(9.14±2.21)d,气促消退时间为(4.37±1.26)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7.28±2.26)d;实验组咳嗽消退时间为(6.34±1.52)d,气促消退时间为(2.34±0.78)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4.38±1.12)d;实验组患儿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哮喘患儿采用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的时间,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沙丁胺醇 酮替芬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伴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94例心衰伴高血压病患,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6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4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26,P<0.05)。结论在心衰伴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心衰伴高血压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162例妊娠期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0)。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治疗,进行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汁酸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症疗效显著,能够减少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其治疗总有效概率更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习惯性流产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作用,能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分娩,可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习惯性流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结合物理治疗对严重烧伤后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严重烧伤患者中抽取5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能力评分方面的指数远远优于参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烧伤患者采用外科手术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烧伤后的功能重建。

  • 标签: 外科手术 物理治疗 严重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抽选86例,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实验组接受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采取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下肢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下肢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8.38、8.99,P=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偏瘫患者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与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患者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恶性肿瘤如肺癌、食管癌、乳腺癌不断出现,使得疾病谱和死亡谱也随之发生改变。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逐年增高,其中肺癌成为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肺癌患者对住院手术治疗及放化疗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对院外延续护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肺癌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在出院后或治疗间歇期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中医西结合院外延续护理是提供给患者的专业、全面健康照护,以促进其康复。现将中医西结合院外延续护理的相关概念、开展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的必要性、以及开展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的目的、方式、内容、实施流程以及面临的问题综述如下。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延续护理 肺癌
  • 作者: 刘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3-06-21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6期
  • 机构:邵阳市中心医院,湖南邵阳422000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DR)结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随机纳取60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R检查与MRI检查,观察患者的肩峰形态,并对患者在不同检查方案中的影像学表现展开分析。结果:DR结合MRI诊断准确率高于DR、MRI单独应用的诊断准确率。结论:DR与MRI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诊断中能够起到互补作用,二者结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能够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诊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临床参考依据。

  • 标签: 数字化X线摄影;核磁共振成像;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时期)收治79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单纯内固定为对照组,我院将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应用于(2016年05月-2017年05月时期)收治另83例脊柱骨折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独立性、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1.57%,对照组为67.09%;对照组发生7例血管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为8.86%,实验组为0%。实验组患者FIM、ASIA、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独立性、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临床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使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90.9%vs72.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可以联合协同发挥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且明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日后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中西医结合 肾功能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他们在此次发病前均无肢体活动障碍。采用随机的方法,将90例合格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银杏叶药剂、GM1药物;研究组银杏叶药剂、GM1药物,常规护理针刺以及康复训练治疗)。治疗1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NIHSS评分数据和ADL统计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NIHSS数据波动幅度更大,ADL分值更高,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存在一定的效果,在研究和完善过程中,可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更好的救治。

  • 标签: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 缺血性脑卒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医内外治法结合治疗的应用效果评价与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内外治法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糖尿病足疮面愈合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给予中医内外治法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恢复效果,促进疮面愈合,从而较快解除症状,减轻病患承受的痛苦与不便。

  • 标签: 糖尿病足 中医 内外治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用于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6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表现(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消退时间为(9.14±2.21)d,气促消退时间为(4.37±1.26)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7.28±2.26)d;实验组咳嗽消退时间为(6.34±1.52)d,气促消退时间为(2.34±0.78)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4.38±1.12)d;实验组患儿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哮喘患儿采用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的时间,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沙丁胺醇 酮替芬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中医辨病辨证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以上所选患者均采用改良减压植骨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生骨胶囊,并给予患者相应的中药治疗,对治疗前后髋关节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Harris评分为(55.48±12.63),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为(85.59±7.52),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中医辨病联合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症状,加快修复坏死骨速度,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中医疗法 辨病治疗 辨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剖宫产术中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结合的临床麻醉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96例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硬膜外麻醉)以及观察组(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平均每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麻药使用量(6.37±2.42min、133.58±26.94mL、23.67±5.84mg)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0.61±3.64min、166.49±22.54mL、44.39±6.18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的患者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的缩短麻药的起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麻药的使用量,从而有效的降低对孕妇以及婴儿的伤害,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腰麻 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治疗的54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基于患者个人意愿纳入常规组与试验组(n=27)。常规组应用西医治疗方式,试验组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各项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积极改善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临床治疗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对口腔溃疡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口腔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饮食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食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可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确保营养的均衡摄入,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口腔护理 饮食干预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7d评分0.56±0.12,14d评分0.63±0.97,21d评分为0.78±0.12,28d评分为0.91±0.01,对照组面瘫7d评分0.21±0.21,14d评分0.53±0.12,21d评分为0.67±0.16,28d评分为0.75±0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人数29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人数19例,总有效率63.33%,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周围性面瘫 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