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跟骨骨折临床特点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跟骨骨折患者26例30足,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均利用X线片观察跟骨骨折临床特点,在此基础上展开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经1-2年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Gissane角与Bohler角均有显著增大(P<0.05),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67%。结论在跟骨骨折治疗中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创伤小且操作简便,手术用时短,不会给软组织造成过大破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临床特点 微创空心螺钉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最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子宫肌瘤组、子宫腺肌瘤组以及对照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子宫腺肌瘤组患者体内RI值最高,而对照组体内RI值最低,三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表现,结合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判断,从而提高诊断正确率,使患者尽快得到有效治疗,达到更为有效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瘤 彩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中高龄高血压患者中不同年龄分布对血压与血压变异性状况的影响。方法搜集自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高龄高血压患者共有210例,依据全部患者的年龄进行分组,包含60组(年龄范围为60-69岁)、70组(年龄范围为70-79岁)以及80组(年龄范围超过80岁)。然后分别收集并比较三组患者的血压与血压变异性的波动状况。结果80组患者的夜间收缩压、24h收缩压、白日收缩压以及夜间舒张压的血压变异率都比60组和70组的明显增加(P<0.05);三组患者的白日舒张压以及24h舒张压的血压变异率都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在高龄高血压患者中,年龄越高患者的收缩压以及夜间舒张压的血压变异率越来越高。

  • 标签: 高龄 高血压 波动 血压变异率
  • 简介:摘要心衰是老龄人群中的常见临床综合征,在大于65岁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长。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和社会问题。

  • 标签: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特点 药物治疗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15例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左主干闭塞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急诊常规心电图表现,总结急性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心电图特点。结果急诊常规心电图检查距发病时间为(2.10±1.23)h,平均心率为(94.0±16.62)次/分(70—120次/分)。15例患者中,1例院前急救时发生心室颤动,经电转复治疗成功;3例患者发生室性早搏;无束支传导阻滞发生。心电图检查13例患者(86.67%)存在aVL导联和V1-6导联ST段抬高,表现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例患者表现为aVR导联以外广泛导联ST段压低。15例患者中13例患者(86.67%)存在aVR导联ST段抬高≥0.05mV,抬高幅度为(0.151±0.103)mV(0.05—0.30mV)。结论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心电图可床旁进行即时检查,有助于此类患者的及时检出,从而为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左主干闭塞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评估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住院的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30例、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患者30例及正常人群30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A(TMT-A)时间、连线测验B(TMT-B)时间、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总分)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接受测试者,比较各组的注意力、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结果双相Ⅰ型患者和双相Ⅱ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双相Ⅱ型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组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稍高于显著高于双相Ⅱ型组患者。结论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双相Ⅰ型组患者执行力损害较明显,双相Ⅱ型组患者注意力较双相Ⅰ型组损害明显。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 认知损害 双相Ⅰ型 双相Ⅱ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和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结果本组80例患儿痊愈78例,显效2例,无效0,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对患儿危害很大,早期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疗效显著,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 阿奇霉素 布地奈德混悬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观察两组患儿临床表现与病历资料,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实行全程护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相关性。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多出现于春季和晚间;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多出现于春季和晚间,需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在了解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特点的基础上,展开全程化的护理模式,对患儿康复具有促进性的作用。

  • 标签: 小儿咳嗽 发病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的特点。方法对101例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疗及转归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其特点。结果8月龄内婴儿麻疹具有发热时间长、病情重、合并症多等特点。结论防治婴儿麻疹应从改进对其母亲的主动免疫、及时正确诊治及患者的消毒隔离等方面入手,控制该病在8月龄内婴儿中的流行。

  • 标签: 婴儿 麻疹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药研究的深入及制药技术发展,新药物不断出现应用,同时各类药物联用情况增加,使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的临床发生率增高,DILI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主要对DILI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药物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点 相关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型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应用与超声检查特征。方法选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B型超声检查诊断,观察B型超声在子宫肌瘤病症诊断当中的临床价值。结果100例患者通过B型超声检查发现患者的子宫底部均有强回声团的存在,周围边界限相对清晰。横切面、斜切面检查发现子宫左侧角位置有直径大小相近强回声光团的患者有78例,发现子宫右侧角位置大小接近的强光团回声患者有22例。经B超检查诊断肌瘤的直径小于5厘米的患者有50例,子宫肌瘤直径5至9厘米的有20例。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B超诊断准确率为86.0%。结论B型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病症的诊断准确度较高,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应用价值,B型超声检查具备操作简便、无痛、无创与重复性较好、诊断准确度较高。

  • 标签: B型超声 子宫肌瘤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中西医联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药物及辅助治疗,实验组患儿则接受中西医联合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其临床效果更好,有效治愈率高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相关生理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其体症的相关评测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好(P<0.05),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儿满意度更好。结论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联合 临床疗效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为这一独特人群的冠心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因拟诊冠心病而收住我院的绝经前女性患者1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组患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肥胖)、临床特点(胸痛、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较多(P<0.05);临床特点多典型;冠脉造影单支病变多见。结论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尤其高血压;临床特点多典型;病变以单支为主,前降支病变最多见。

  • 标签: 绝经前女性 冠心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们救治的58例中央型脑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判断预后,其中恢复良好32例,中残13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结论中央型脑疝不仅仅见于重型颅脑损伤,还可见于其他双侧幕上病变。重视中央型脑疝问脑期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及早开颅减压,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央型脑疝 临床特点 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给予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老年患者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行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联合放射疗法,对比两组间患者经不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临床有效率较之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肿瘤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 手术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临床常见,可造成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但对泌尿系统的损害报道较少。现对我院2005-10/2008-10收治的16例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与同期住院的36例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及24例其他原因所致的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标签: 支原体 肺炎 支原体/诊断 肾炎/病毒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诺卡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7年收治的10例诺卡菌感染病例为观察组对象进行研究,同期选择诺卡菌体健病例10例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例诺卡菌感染病例中,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咯血、气促、胸痛、咳痰、咳嗽、发热等;主要体征为胸腔积液、肺部呼吸音粗、凹陷性水肿、肺部湿性啰音等。其中两组凹陷性水肿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诊断治疗,研究组治愈4例(40.0%),未治愈6例(60.0%),而对照组治愈10例(100.0%),两组治愈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诺卡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无显著异质性,且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经诊治患者愈后异质性显著,而治疗此类患者的首选药物仍然为复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

  • 标签: 诺卡菌 感染病例 临床特点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患者中的心电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实施心电图检查的A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心电图异常类型,分析不同栓塞面积患者中心电图评分差异,且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支持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心电图异常类型的构成比差异。结果大面积栓塞患者心电图评分明显高于小面积栓塞患者(P<0.05),且治疗后Tv1~2倒置、Tv1~3倒置、Tv1~6倒置、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SIQIIITIII型心电图构成比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对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TE患者心电图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SIQIIITIII型,且心电图评分与肺血栓面积紧密相关,需要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措施以改善心电图表现。

  • 标签: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心电图 栓塞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患有冠心病疾病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后的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10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个50人小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再用常规护理方式与优质护理方式。结果通过使用优质护理方式的病人组的满意度调查远远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为P<0.05,具有意义。对观察组进行护理中通过适当的干预策略,最终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提供有主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将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以及生存的质量,有效的讲不良事态的发生进行了控制,加速了病人康复出院的时间,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优质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方式及施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84例儿科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常规模式,观察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防范模式。比较两组家长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儿科护理管理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科护理管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实施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防范风险发生,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维护护患关系。

  • 标签: 儿科护理管理 风险防范方式 施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