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麻醉药品作为门诊药房中的一种重要的药品,是一种需要特殊管理的药品,可以将其运用在多种不同类型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利于提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质量。但是麻醉药品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如果缺乏良好的管理措施,就会导致麻醉药品流于社会,对于社会的安宁和稳定有着严重的阻碍。因此医院在进行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的管理工作。但是由于诸多问题的影响,致使门诊药房在进行麻醉药品的管理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对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对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善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管理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 标签: 门诊药房 麻醉药品 管理方式
  • 简介:摘要从临床麻醉工作来看,右美托咪啶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属于一种比较有效的临床麻醉类药物。右美托咪啶本身带有剂量依赖性镇痛和催眠作用,因其有抑制交感神经的活跃性、无呼吸抑制的相关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到对患者进行镇痛、镇静处理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本文以右美托咪啶为对象,就其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研究进展展开探讨。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临床麻醉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盘早剥急行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方式及产妇的抢救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因胎盘早剥而紧急行剖宫产术26例,总结分析麻醉方法的选择及处理措施,对产妇的抢救治疗措施等。结果选择气管插管全麻21例,椎管内麻醉5例,其中2例因术中大出血而改为插管全麻;18例产妇术中出现大出血,10例进展为DIC,经予以充分扩容抗休克及相应成分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无1例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早剥是产科严重的急症,气管插管全麻对产妇及胎儿是一种安全的麻醉方式,合理及时的成分输血可提高大出血产妇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胎盘早剥 剖宫产 麻醉 成分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组观察2.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的小儿手术患者,每组43例,观察组行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情况比对照组好,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选用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手术中进行麻醉处理,能够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状态下达到麻醉目的,而且麻醉中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小儿麻醉 麻醉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麻醉技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住院行会阴侧切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一组采用会阴局部麻醉(称局麻组),另一组不加干预(称传统组)。结果各年龄组分娩未造成会阴切口延裂为成功。2组效果比较局麻组总成功率84.7%,传统组成功率53.3%,2组有效率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2组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尿潴留情况比较。2组对照局麻组产后尿潴留率为5.3%,传统组产后尿潴留率16%,2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采用会阴局部麻醉后行阴道分娩既能减轻产妇的痛苦,又能大大地减少会阴切口延裂,还能减少产后尿潴留,对母婴安全,操作简单。

  • 标签: 局部麻醉 分娩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麻醉恢复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2例麻醉恢复室患者,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18%比参照组的84.51%要高(P<0.05)。研究组在心率和苏醒时间方面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麻醉恢复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苏醒时间,保持良好的心率,疏通焦虑、烦躁等情绪,对患者预后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妊高症患者在行剖宫产手术中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64例,第二组30例,第三组10例,在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时进行麻醉。第一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第二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第三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三组患者麻醉后的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从麻醉起效速度与阻滞效果来看,第一组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平均动脉与低血压发生率来看,其余两组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的发生观测,各组之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妊高症剖宫产的麻醉效果较好,且安全有效,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合适推广。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剖宫产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血管药物在产科麻醉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针对孕产妇低血压的出现原因与缩血管药物的应用方式展开论述。结果蛛网膜下腔麻醉很容易让产妇出现低血压,而缩血管药物是缓解低血压的可靠方法。结论将缩血管药物应用于产科麻醉中,应将循证证据作为应用基础,保证合理、安全用药,为母婴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 标签: 缩血管药物 产科 麻醉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功能障碍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1例肺功能障碍需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给予肌内注射东莨菪碱,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清醒后,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等情况,观察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见死亡病例。患者术中呼吸及心血管功能均稳定,未见严重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麻醉效果良好。患者认知功能平均评分为(27.1±2.9)分,术后认知功能良好。结论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及病情的不同,加强老年肺功能障碍患者的麻醉管理,避免并发症发生,减少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老年肺功能障碍 急诊手术 麻醉管理
  • 作者: 刘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18-10-20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
  • 机构:heconstantspeedof1ml/second);Controlgroupwillbeinjected5mlsalineintravenously(speedof1ml/second).ResultsTomakethecomparisionbetween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therei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oftherecoverytimeofspontaneousbreathing,theeyeopeningtimeandtheextubationtime(P>0.05).Theincidenceofhyperalgesiaandagitationintheexperimental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Intheperiodofgeneralanesthesiarecovery,nalbuphineeffectivelyinhibitthehyperalgesiacausedbyremifentanilandagitationinducedsevoflurane,existingtheclinicalfeasibility.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高运泉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年第14期
  • 机构:静脉全身麻醉是指将全麻药物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麻醉方法。全凭静脉麻醉也称作全静脉麻醉是指完全采用静脉麻醉药及静脉麻醉辅助药的麻醉方法。[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总结麻醉复苏室的护理隐患,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抽取我院麻醉复苏室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出现安全隐患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资料,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非计划性拔管、感染控制不当、监护不到位均可引发麻醉复苏室意外情况,影响麻醉效果,予以针对性防范措施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针对麻醉复苏室安全隐患提出相应防范措施可明显减少意外情况,提高护理安全程度,减少护患纠纷。

  • 标签: 麻醉复苏室 护理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胃镜下取异物的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胃镜下取异物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异丙酚静脉注射麻醉后胃镜下取异物(观察组),25例进行传统胃镜下取异物(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少(P<0.01);手术平均时间短(P<0.01);患者满意度高(P<0.01);观察组均经过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下成功取出,取出异物共30件,操作过程安全,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胃镜下取异物,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但需要注意进行麻醉风险评估,严格掌控适应证,给予相应麻醉管理。

  • 标签: 静脉麻醉 胃镜下取异物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苏醒期是否采取预见性护理作为分组的依据,对照组占45.71%(48/105),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4.29%(57/1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包括呼吸道护理、消化道护理、循环系统护理、安全护理、管道护理、体位护理、保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烦躁乱动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烦躁乱动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质量,对于加快苏醒、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围苏醒期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方法探究颅脑手术后麻醉苏醒期间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3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颅脑手术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患者精神状态及恢复情况均良好,护理满意度为93.3%(28/30);对照组中,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得到有效处理,13例患者精神状态及恢复情况良好,9例患者尚可,8例较差,护理满意度为60%(18/30)。可见,观察组对并发症的控制、患者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颅脑手术后麻醉苏醒期间的综合护理,能够及时发现、处理相关并发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手术 麻醉苏醒 综合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共选择106例于2017年1月份至2018年5月份在本院进行手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手术室麻醉护理方法。结果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麻醉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麻醉护理 常规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椎间孔手术中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行椎间孔手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局部麻醉,试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并对两组患者T0、T1、T2、T3和T4各时点的麻醉药物用量和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试验组患者需静脉辅助舒芬太尼用量较少,并且患者的痛觉反应更好,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手术中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椎间孔手术 硬膜外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麻醉方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选用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以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段,镇痛效果更好,术后不良反应率更低,使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麻醉 麻醉分析
  • 简介:摘要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占比较高。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肾镜取石术在临床中的逐渐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作用手术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有效的麻醉是完成手术的关键步骤。目前国内外关于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麻醉研究报道较多,但是缺乏系统性的探讨。鉴于此,本文特重点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麻醉相关研究报道进行总结评述,旨在为此类患者的麻醉操作提供系统化的参考。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麻醉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焦虑和抑郁评分等数据,探讨在麻醉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上的优势。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行全麻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收集并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术后SAS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前53.27±4.73分,对照组术前51.77±6.35分,(t=1.038,P>0.05);观察组术后24h37.47±5.37分,对照组术后24h43.83±5.07分,(t=-4.722,P<0.05)。术前、术后SDS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前53.23±5.42分,对照组术前54.53±5.86分,(t=-0.891,P>0.05);观察组术后24h37.43±5.35分,对照组术后24h40.47±4.95分,(t=-2.279,P<0.05)结论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康复 麻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