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对急腹症患者急救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9年8月开始实施临床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方案,实施前(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88例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后(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92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质量、并发症、陪诊人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疼痛、负性情绪。结果研究组分诊失误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诊、接诊-确诊、接诊-手术、急诊科观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陪诊人员在抢救效率、救护技术、抢救效果、沟通协调、服务意识5个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稳定后,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指导医护人员临床决策,提高急救效率、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院前急救护理方案 急腹症 急救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创伤急救护理干预小组模式对多发伤病人急救效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多发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创伤急救护理干预小组模式。对比两组救治效率及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有效救治时间、多科会诊时间、检查完成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多发伤病人 创伤急救护理 急救效率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对创伤危重患者急救效率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8例创伤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疾病诊断用时、检查用时、急诊停留时间及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诊断用时、检查用时、急诊停留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创伤危重 标准化急救护理 急救效率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智能急救信息系统与脑卒中现场评估分诊量表相结合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应急指挥中心接受治疗的10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患者随附的病历表,他们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智能急救系统和FAST量表进行院前急救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和转运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急反应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改良(MR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从就诊到影像学检查和专科治疗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经专科(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治疗14天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智慧急救 信息系统 FAST量表 脑卒中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开展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其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病例筛选我院急诊科接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9例,开展分组方式进行研究,分成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行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后显示,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急诊急救时间和入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及时开展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可提高急诊抢救效率,缩短急救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急诊绿色通道 护理路径模式 急救时间 急救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1-2023.1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救治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入组后接受传统的急诊急救模式,救治组患者进行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将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急救措施后第一救治时间、静脉通道开通时间、CT检查时间和入院后开始溶栓时间以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患者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后,第一救治时间、静脉通道开通时间、CT检查时间、开始溶栓时间与使用传统急救模式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急救效率,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

  • 标签: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 急性脑卒中 神经内科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为研究时间,并择取期间内在我院救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顺序予以分组,采用传统急诊护理路径的对照组(40例)、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的观察组(40例),从急救时间、急救总有效率展开研究。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急救总有效率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时间有显著缩短作用,有效提高急救效果,应用价值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现状,比较和分析针对急诊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护过程中采取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的干预成果。方法 收集108例在2022年8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救护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判定其符合纳入标准后,展开分组研究,将两组研究数据详细记录,并将其予以表格形式体现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各急救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致残率显降低(减少),相关数据信息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组间对比皆体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急诊抢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过程中,采取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其整体救护效果明显,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进而提升救护成功率及存活率,对其生活质量、预后恢复均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故建议在临床救护中大力推广此护理路径,以保障整体救护的有效性。

  • 标签: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 急性脑卒中 急救时间 急救效果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择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急诊救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80例作为研究目标,依照入院时间顺序予以分组,常规急诊急救护理的对照组(40例)、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的观察组(40例),从急诊急救时间、死亡率、致残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FD)评分对比临床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死亡率、致残率、NF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时间有显著缩短作用,有效提高急救效果,改善预后,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 急性脑卒中 急救时间 急救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院各科室急救车内有急救药品33种200支,急救药品的管理由护士每班检查、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每次检查均需要20min~30min,而且反复清点有导致药品字迹磨损,避光药品遇光变质等安全隐患。针对临床各病区急救药品实际使用次数极少,每年1次~3次,且由于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急救药品采用4类11种不同的有效期表达方式,为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药品损耗,2007年开始采用急救药品效期管理一览表和封条相结合、账物分离的管理方法,经过临床科室2年的使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已推广到戚墅堰区乡镇卫生院应用。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急救药品 临床管理 护士工作效率 临床科室 乡镇卫生院 安全隐患
  • 简介:选取颅脑损伤患者88例,回顾分析急救护理过程。患者就诊时间为伤后5~20min。共抢救脱险77例,死亡11例。通过对伤情的正确评估及有效救护,及时解除威胁生命的症状,抢救成功率达到87.5%。对颅脑损伤患者及时采取各种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脑损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由于基层医院儿科的医疗设施有限,医疗技术力量薄弱,大部分危重患儿得不到规范、合理、及时的治疗。为此,我院于2001年6月1日开展危重症患儿院前急救转运工作,与50余家基层医院建立了急救网络系统,由我院儿童急救中心专业医护人员及救护车司机各一名组成院前急救转运小组,协助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对危重患儿进行急救并转运到我院继续进行救治。2001年7月1日-2006年6月1日共转运危重患儿768例,现将其急救与转运过程报告如下。

  • 标签: 院前急救 危重患儿 转运护理 基层医院 儿童急救中心 危重症患儿
  • 简介: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作为抢救病人的第一环节尤为重要,2004年1月-2006年6月我院院前急救200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救医学 院前急救 急救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导致急诊内科200例昏迷患者的昏迷的具体原因,采取恰当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某医院中心急诊内科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院前急救是指从救治现场到医院之前进行的抢救、监护及送往医院的过程,同时也是急救医学中的重点内容。职业暴露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实验等活动中被化学、物理及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情况。院前护理工作属于一项特殊性的工作,导致医务人员容易暴露在各种职业危险因素中,因此必须提高对院前护理急救职业暴露的重视,以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障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健康。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