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1文章概要应用先进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寻找皮层下血管性认知障碍(subcortical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SVCI)的早期生物学标记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综述回顾了近年来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 标签: 认知障碍 MRI 血管性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环路 功能性
  • 简介:近年来,由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客观上阻止了识别轻型或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病例,使其失去有效治疗和防止认知功能损害持续进展的最佳时机,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了1个新的概念--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并对如何早期确定VCI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也取得一定进展,现就其与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影像学改变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影像学改变 认知功能损害 初步 血管性痴呆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窗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脑电图(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50例发病12h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对照A组各25例;60例发病12~18h,随机分为治疗B组和对照B组各30例.以上各组均予以丹参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drip,qd.治疗组加用低分子量肝素4100U皮下注射,q12h.4组疗程均10d.治疗前后均测定患者EEG和BAEP等.结果治疗前,治疗A组、对照A组、治疗B组和对照B组EEG异常率分别为60%、56%、57%和53%,BAEP异常率分别为72%、68%、77%和73%;各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异常EEG改善率分别为87%、36%、59%和31%,BAEP异常率分别为32%、60%、53%和63%.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患者脑功能,尽早应用效果尤为明显.

  • 标签: 脑梗死 低分子量肝素 治疗 脑电图 听觉诱发电位 BAEP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改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8月-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脑外伤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常规治疗为对照,进行随机双盲配对试验,观察神经节苷脂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伤后1周内给药,于用药前、用药后1周、2周、3周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表(MMSE)评分和临床观察。结果神经节苷脂组与常规治疗组对比发现用药后第2、3周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3周后神经节苷脂组认知功能障碍完全康复率为91.41%.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56.00%(P〈0.05)。结论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对改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有较好疗效的。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颅脑损伤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MEG3a是功能未知的母本印记基因MEG3的新型转录产物,研究表明MEG3a在正常垂体组织中高表达.而几乎在全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大部分功能性垂体腺瘤中不表达。同时,该基因的异位表达能抑制许多癌细胞株的增殖。包括Hela细胞.MCF-7和H4组蛋白等,因而它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其生物学功能与细胞增殖有关。本文就MEG3和MEG3a基因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 标签: MEG3基因 MEG3a基因 垂体肿瘤
  • 简介:帕利哌酮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的活性代谢产物9-羟利培酮,为苯并异嗯唑的衍生物,主要通过阻断5-羟色胺2A(5-HT2A)受体和多巴胺D2(DA2)受体发挥抗精神病的作用。笔者对帕利哌酮缓释片的疗效、安全性及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疗效 社会功能 帕利哌酮缓释片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于老年骨科手术后患者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张家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全身麻醉,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后POC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MMSE(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评分。结果:2组患者麻醉后MMSE评分均有先减少,再恢复的情况出现,且对照组麻醉后24h的MMSE评分高于观察组(t=6.3965,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比较,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后患者短期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更大。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 骨科手术 短期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合生元制剂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5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对照组,26例)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合生元制剂组(研究组,27例),对照组于伤后24~48h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瑞素)开始营养支持;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合生元制剂(金双歧,2g,3次/d)14d.2组患者在肠内营养营养支持0d、4d、8d和15d分别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同时观察2组患者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营养支持的第8天,CD3+、CD4+、CD4+/CD8+的表达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支持第15天,研究组CD3+、CD4+的表达仍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3%(9/27)vs46.15%(12/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早期肠内营养相比,添加合生元制剂的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和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肠道营养 免疫 细胞 合生元制剂 感染性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鼻切除功能性垂体瘤术后激素改善的差异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09年3月-2013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58例功能性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8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手术组34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组24例。每组患者根据不同激素功能类型分为泌乳素(PRL)腺瘤、生长激素(GH)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所有患者术后随访皆行垂体激素检测化验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显微镜组34例,术后激素恢复正常15例(44.1%),下降〉术前激素水平50%13例(38.2%),无变化6例(17.4%);内镜组共24例,术后恢复正常17例(70.8%),下降〉术前激素水平50%2例(8.3%),无变化5例(2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5)。结论神经内镜经蝶手术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能显著改善垂体激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显微镜手术。

  • 标签: 功能性垂体瘤 神经内镜 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运动功能与认知行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血管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未合并睡眠障碍,观察组合并睡眠障碍,分析比较2组的睡眠质量、认知行为、运动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分别为:PSQI(9.53±2.75)分、ESS(7.36±2.43)分;认知行为(42.65±5.32)分、运动功能(4.52±1.43)分、精神状态(22.74±4.12)分;生命质量各项评分分别为:心理功能(73.45±7.23)分、认知功能(75.36±6.42)分、躯体功能(74.35±8.73)分、社会功能(75.26±7.59)分,均显著比对照组差(P〈0.05)。结论:脑血管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夜间失眠状态以及日渐嗜睡状态严重,且该类患者的认知行为、运动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生命质量均比脑血管未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差,临床应加强关注。

  • 标签: 脑血管病 睡眠障碍 运动功能 认知行为 分析比较
  • 简介: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轻中型颅脑外伤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分别对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进行观察记录。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综合功能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综合功能的恢复,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显著的护理意义。

  • 标签: 舒适护理 轻中型颅脑外伤 睡眠质量 综合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优化后的脑电闪光诱发(PSA)技术设备对脑功能鉴定的作用,为提高空军招飞选拔的效率提供技术和方法。方法:采用PSA技术检查3000名参加空军招飞的应征青年,观察新旧技术设备对脑功能的鉴定效果。结果:在PSA鉴定的4项EEG指标“节律同化”“倍数反应”“小数反应”“异常脑波”中,新技术设备对“EEG异常”和“EEG边缘异常者的“节律同化”指标的诱发效果均提高显著;“倍数反应”和“小数反应”指标仅在确定为“EEG异常”者中表现为显著提高;“节律同化”指标的持续时间可作为对脑功能分级的量化指标。结论:PSA技术设备是鉴定“边缘异常”脑功能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脑电图 闪光刺激 节律同化 飞行员选拔 脑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合并肾功能不全与血浆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L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史及肾功能检测指标将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组(观察组)和肾功能正常组(对照组)。记录患者Cr、BUN、UA、Hcy、HbA1c、TC、LDL-C等生化指标水平,并以Fazekas评分量表完成LA严重程度评分。对比2组生化指标水平,并对肾功能不全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对生化指标、肾功能及L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入组18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12例,观察组74例。①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UN水平(P=0.001)、Cr水平(P=0.000)、UA水平(P=0.000)、Hcy水平(P=0.00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Fazeka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②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Fazekas总评分(r=0.202,P=0.027)、Cr水平(r=0.458,P<0.001)、UA水平(r=0.229,P=0.010)、BUN水平(r=0.178,P=0.046)正相关;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OR4.165,95%CI1.138~15.249,P=0.031)是LA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论Hcy是LA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可能通过影响血浆Hcy水平从而参与LA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脑白质疏松 肾功能不全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脑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按标准筛选出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102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HBO)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针灸和康复治疗;HBO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早期HB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大脑中动脉痉挛情况、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和Barthe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均降低、大脑中动脉痉挛情况好转、NFD降低、Barthel评分升高(P〈0.01),且HBO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HBO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结论术后早期运用HBO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脑血流的改善有明显效果,可显著促进其脑功能恢复。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高压氧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目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为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否能改善认知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头部MRI证实存在脑白质疏松,同时不合并重要部位或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11~24分(为轻,中度病人)。共入组87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45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42例。两组均采用抗血小板、降血压、降血脂的药物和维生素B6、叶酸、甲钴胺治疗。两组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8周、12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评价,同时复查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在治疗后12周末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MMSE评分改善较好(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为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行药物干预可能达到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或延缓其进展的作用。

  • 标签: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认知障碍 脑白质疏松症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急性发病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包括首发与复发)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奥氮平、利培酮治疗12周,在基线和12周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智能测验的数字广度和数字符号测验、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MMSE依次评价疗效、安全性、认知功能。结果12周末时两组的PANSS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较基线时有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12周末与基线时比较奥氮平在数字广度顺背数、数字符号、TMT—A连线时阃、TMT—A正确数、TMT—B连线时间、MM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在数字广度、数字符号、TMT—A连线时间、TMT—B连线时间、MMSE上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12周末时,两组之间相比较,显示利培酮在数字广度顺背数、TMT—B连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比较,利培酮组肌强直高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改善认知功能疗效相当,利培酮可能在改善注意方面优于奥氮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奥氮平 利培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