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通络胶囊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疗效。方法在近2年来本科住院治疗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中,选择初次发病,有典型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MRI确诊的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剔除合并心房纤颤及昏迷重症患者,共选取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口服,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口服通络胶囊3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胶囊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疗效确切。

  • 标签: 分水岭脑梗死 通心络胶囊 低灌注 栓子清除能力下降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 作者: 张杨武盼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2期
  • 机构:孝感市中心医院张杨武盼盼【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心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病例筛选时段: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接收的急性心梗患者70例,以护理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案对日常生活能力、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日常生活能力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心梗患者中,不仅能改善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方法的急性梗患者应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0例急性梗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有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比伐卢定治疗,高血栓负荷患者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肝素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产生主要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植入支架数量及血管病变等方面,在治疗过程中支架内形成血栓、死亡及产生急性心衰比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产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比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梗 比伐卢定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电诊断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一共抽取研究样本量为100例,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一组为实验组,该组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样本数量选取为50例,另一组为常规组,该组使用常规电检查,样本数量同样选取为50例,之后对比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对于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动态心电图更加方便且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心电诊断 心律失常 应用价值
  • 简介:生物制药技术对于当前制药工艺来讲非常重要,并且生物制药技术也已经在制药工艺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相信随着之后生物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最终会成为制药工艺的关键技术,从而不断的提升我们的医疗技术水平。

  • 标签: 生物制药技术 制药工艺 应用
  • 简介:目的建立荧光光谱法测定复方黛片中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按照《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标准手册》中“食品中砷的测定的方法”。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复方黛片中砷的含量。结果荧光强度IF对浓度C的回归方程为IP=15.1630+0.6466.在4-40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日内及日间RSD分别为3.81%、5.74%.平均回收率为101.2%.复方黛片中砷的平均含量为2.6mg/片。结论本法具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是进行衡量物质分析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复方 含量 荧光光谱法 RSD 食品卫生 测定
  • 简介:目的本文主要对神经内科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10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50例,并将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常规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在临床护理效果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效果显著,还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各项评价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手段能提高护理效果,改善生活和运动评价指标。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氨咖敏胶囊中的有关物质对氨基酚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铵11.5g,加水溶解,加磷酸1mL,加水至1000mL).乙腈(88: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rim,流量为1.0mL·min-1。结果:有关物质对氨基酚的浓度在0.2058—40.5524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O.9999),对氨基酚与药物中的各成分有效分离,对氨基酚的最低检测限为20ng·mL-1。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能够检出氨咖敏胶囊中的对氨基酚,可用于该药品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氨咖黄敏胶囊 有关物质 对氨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中药制剂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茵栀注射液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主要功能为清热利湿、消炎利胆、利尿退和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等.

  • 标签: 茵栀黄注射液 不良反应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双护理对 PCI术后患者的健康维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双护理理的形式、内容和效果评价进行综述,旨在为双护理应用于 PCI术后患者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双心护理 PCI术后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心肌缺血患者立体电向量图各个参数的特点。方法门诊及住院胸痛患者139例,均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按其结果分别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心肌缺血组(平板试验结果阳性患者)、可疑心肌缺血组(平板试验结果可疑阳性患者)和对照组(平板试验结果阴性患者),同时采集立体电向量图数据。结果心肌缺血组比对照组的空间QRS-T夹角[(64±44)°比(25±20)°,P〈0.05]和空间QRS-T比值[(96.3±3.4)比(4.2±2.4),P〈0.05]明显增大;心肌缺血组比对照组的ST时间、T环的最大向量仰角和水平角增大,T环长、宽、面积及最大向量振幅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立体电向量图可以检出胸痛患者心肌缺血电异常,复极方向、大小有显著改变,且除极和复极方向、大小差异变大。

  • 标签: 心肌缺血 向量心电描记术 运动试验
  • 简介:目的调查胸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支持应用状况以及营养支持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103例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并调查病人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分析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的关系,采用NRS2002工具,根据病人体质指数(BMI)、近期体重变化、饮食摄入变化和原发病对营养状况影响的程度等四方面情况进行计算评分.若病人年龄≥70岁,则总分再加1分.NRS2002≥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具备营养支持的指征;NRS2002〈3分则暂不需要营养支持,并对患者营养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胸外科患者NRS2002总适用率为82.5%,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3.5%,总营养支持率35.3%.其中应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中营养支持率45.9%;无营养风险48例,13例(27.1%)接受营养支持.在使用“全合一”的患者中大部分组方均不合理,且86.7%的患者使用疗程低于7天,平均2.4天;不良反应发生率43.3%.结论:NRS2002适用于胸外科住院病人的营养筛查,但营养支持在处方组成、肠外营养(PN)向肠内营养(EN)过渡、使用疗程等存在不合理现象.建议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评估病情,合理由PN向EN过渡,优化营养支持处方组成,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耐受性.

  • 标签: 胸心外科患者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不良反应
  • 简介:角色转换是指通常一个人会经常变换自己的角色,开展整体化护理,使护理人员的角色由传统的生活照顾和治疗的协助者,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兼顾的整体护理的实施者。为此,护士角色应该是多方位的,包括护理者、管理者、教育者、协调者、学生、研究者等,并且在护理的过程中需随时转换角色。护士及时调整心态,引导角色成功转换,对于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护理失误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整体护理 角色转换 心理自护
  • 简介:络胶囊是由河北省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其主要成分为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蝉蜕、赤芍药、冰片等中药组成。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应用心功能监测仪对通络胶囊和丹参片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作一对比分析。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丹参片 治疗 冠心病 心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脐血流测定与胎监护对诊断胎儿窘迫的意义。同时观察脐血流测定异常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围产儿的结局。方法比较分析住院分娩孕妇170例,联合应用胎监护无负荷试验(NST)及脐血流测定。对50名脐血流测定异常患者进行宫内治疗1~2个疗程,比较围产儿结局。结果NST无反应型加脐血流异常组诊断胎儿窘迫准确性比单纯NST无反应型组高:对脐血流测定异常组进行宫内治疗,有效组明显改善围产儿结局。结论脐血流测定与胎监护无负荷试验联合应用可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率,同时临床上积极宫内治疗脐血流异常患者可明显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脐动脉 血流速度 无负荷试验 胎儿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