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脑梗死患者血糖与颈动脉内中(IMT)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131例脑梗死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脑DSA)的患者进行血糖分析,同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糖尿病组颈总动脉IMT明显增厚,61例脑梗死糖尿病组查出颈动脉硬化粥样硬化斑块数135块,70例脑梗死非糖尿病组查出斑块数46块,2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T2DM并脑梗死患者血糖与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脑血管病一级及二级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 脑梗死 颈动脉 内中膜厚度
  • 简介:目的探讨4-(2-羟基苯亚甲胺)-安息香酸(HBAB)聚合物玻碳电极的制备、性质及对血红蛋白的电化学测定法.方法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性质及其对血红蛋白的电催化还原.结果HBAB聚合物修饰电极在0.50MH2SO4溶液中于-0.2~+0.6(vs.Ag/AgCl)电位范围内呈现一对氧化还原峰;表观电位E°'随pH值增加向负方向移动,HB-AB聚合物修饰电极对血红蛋白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结论血红蛋白浓度在7.0×10-8~5.6×10-7mol·L-1的范围内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6次连续的血红蛋白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是2.3%,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4-(2-羟基苯亚甲胺)-安息香酸 聚合物膜 电催化 还原血红蛋白 修饰电极 玻碳电极
  • 简介: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并判断该抗原与性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IMN63例,排除继发性性肾病。使用新鲜冰冻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MN肾组织PLA2R1抗原。结果在63例IMN中,48例肾组织发现PLA2R1抗原沉积,阳性率为76.19%。PLA2R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者与阴性者对比有较高的血肌酐、较高的24h尿蛋白,较低的血清白蛋白(P<0.05)。结论特发性性肾病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率较高。对于该抗原阴性患者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继发因素,以排除继发性性肾病。该抗原与临床严重性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加强对该抗原阳性病例的随访。

  • 标签: 特发性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1 间接免疫荧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系剥离法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恢复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月完成研究,观察对象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80名患者,借助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分组,共两组,其一研究组(n=40)予以腹腔镜系剥离法切除术治疗,另一对照组(n=40)予以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比较不同术式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排气时间比较上,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比较,研究组(2.50%)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腹腔镜系剥离技术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恢复而言具有优势,并且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系膜剥离法 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术后恢复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罗米芬联合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2018年1月-2022年8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设为观察对象,总计40例,利用单双号分发法将这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进行分组,其中选取到单号的20例患者被收录在常规组中,该组患者采用克罗米芬治疗,另外20例选取到双号的患者被收录于研究组中,该组患者采用克罗米芬联合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治疗,并设置两组患者的排卵效果、性激素水平、生活质量、子宫内膜指标、睡眠质量以及舒适度等指标为评价标准。结果:排卵效果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促排卵效果较好(P<0.05);性激素水平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生活质量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较高(P<0.05);子宫内膜指标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睡眠质量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提升(P<0.05);舒适度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来说,应采用克罗米芬联合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治疗,这有助于改善子宫内膜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性激素水平,提升患者舒适度、睡眠质量以及排卵效果,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克罗米芬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 促排卵 效果
  • 简介:目的讨论自体组织(腹外斜肌腱)代替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应用范围标准.方法回顾总结1997~2004年间采用腹外斜肌腱代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207例,将其分三个年龄段按手术时间﹑复发率﹑住院时间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4例获随访,随访率达84%,年龄段16岁随访时间7个月~4年,1例复发.结论自体组织(腹外斜肌腱)代替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符合疝修补个体化无张力原则,临床应用年龄段跨度大,适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基层乡镇医院广泛开展.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疝无张力修补术 腹外斜肌腱膜
  • 简介:目的探讨他克莫司(TAC)对人肾小球系细胞细胞周期的作用及其抑制人肾小球系细胞周期性增殖的机制。方法5μmol/L的TAC分别培养人肾小球系细胞24、48、72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进一步将人肾小球系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TL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组(TGF-β1组)、TAC组、TGF-β1+TAC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Smad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5μmol/LTAC作用于人肾小球系细胞48h,细胞在S期的比例明显下降了(P〈0.05),在G0/G1期的百分比增加(P〈0.05)。与CTL组相比,TGF-β1组Smad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CTL组相比,TAC组Smad2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TGF-β1组相比,TGF-β1+TAC组Smad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TAC可能通过影响TGF-β1/Smad2信号通路阻断人肾小球系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而抑制其增值。

  • 标签: 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增殖 他克莫司
  • 简介: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及罗格列酮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细胞(MC)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系细胞分别培养在正常糖浓度(5.5mmol/L)、高糖浓度(25mmol/L)、25mmol/L葡萄糖+非诺贝特(FB)100μmol/L及25mmol/L葡萄糖+罗格列酮(RG)20μmol/L。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Phospho—ELISA法检测胞浆及胞核内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的表达:以及RT-PCR法检测p38MAPK的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C合成基质蛋白Col-Ⅳ、FN增多;胞浆及胞核内P—p38MAPK的表达增加。非诺贝特及罗格列酮干预能使高糖培养系细胞合成Col-Ⅳ、FN显著减少,胞核内p-p38MAPK表达显著下调,但对胞浆内p-p38MAPK的表达则无显著影响。各组总p38MAPK蛋白水平及p38MAPK的mRNA表达则没有明显改变。结论:非诺贝特及罗格列酮能够显著下调高糖培养的Mc核内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进而减少胞外基质合成。

  • 标签: 非诺贝特 罗格列酮 肾小球系膜细胞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糖尿病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及抗肾小球基底抗体(Anti-GBM)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肾炎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ANCA和Anti-GBM的检测,根据ANCA和Anti-GBM检测结果将64例患者分为A组(ANCA和Anti-GBM均为阳性)18例和B组(ANCA阴性,Anti-GBM阳性)4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预后以及ANCA和Anti-GBM情况。结果两组的临床表现以及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球性硬化明显高于B组(P<0.01),但两组其他肾组织活检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3年后的人存活率和肾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预后均较差。结论ANCA和Anti-GBM同为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较Anti-GBM单阳性患者严重,且两组的预后效果均较差。

  • 标签: 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 抗体 抗肾小球基底膜 肾炎 预后
  • 简介:目的系统性评价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细菌生物(BBF)的活性及体内外抗菌效果.方法:体外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最小抑制BBF浓度(MBIC)和最低BBF消除浓度(MBEC);活菌计数法绘制时间-杀菌曲线(KCs);体内试验采用小鼠MRSA全身感染模型,尾静脉给药保护小鼠后测定半数有效剂量(EDso);建立免疫低下小鼠MRSA大腿感染模型,记录尾静脉给药24h后大腿组织菌量的变化.结果: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临床分离的60株MRSA均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BF的MBIC值与万古霉素相当,敏感性显著高于阿莫西林;体内试验中,利奈唑胺对全身感染小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EDso小于万古霉素与阿莫西林;对免疫低下MRSA大腿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也要优于万古霉素和阿莫西林.结论: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分离的MRSA临床菌株体内外活性均较高,尤其对MRSA的细菌生物也显示了极强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利奈唑胺 最小抑制细菌生物膜浓度 最低细菌生物膜消除浓度 半数有效剂量
  • 简介:目的对比猪肺磷脂注射液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早产儿肺透明病的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6年12月选择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诊治的早产儿肺透明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都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与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24h的肺泡内正压参数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2、24h的肺泡内正压参数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2、24h的肺泡内正压参数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猪肺磷脂注射液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早产儿肺透明病痘能促进肺功能的提高,改善血气状况,促进患儿康复,但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在住院花费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猪肺磷脂注射液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机械通气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病理性近视(PM)脉络新生血管(CNV)诊断与活动性判断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PM患者40例40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OCTA和FFA检查。采用Kappa检验评估FFA和OCTA诊断PM-CNV的一致性;以FFA为金标准,计算OCTA判定PM-CNV活动性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OCTA和FFA对PM-CNV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79,一致性较好;OCTA判断PM-CNV活动性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85.7%。 结论 OCTA对PM-CNV诊断与FFA的一致性较好,能够较准确的判定PM-CNV活动性。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