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老年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6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给予炙甘草汤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各48例。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心肌缺血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结论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肌缺血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改善心功能临床症状。

  • 标签: 炙甘草汤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24hST-T显著抬高发生次数、ST-T显著抬高最长持续时间、ST-T抬高最多段落数峰值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促使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ST-T异常恢复正常,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理护理 心电图 ST-T改变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致消化道出血伴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的要点包括及早发现并快速的识别消化道大出血的表现,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出入量,根据出量调整具体补液数量,控制补液速度,防止因补液量过量过快引起心衰。准确评估出血量、合理安排补液、精心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的发生,康复出院。

  • 标签: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 抗凝 消化道出血 胃肠减压管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致消化道出血伴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的要点包括及早发现并快速的识别消化道大出血的表现,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出入量,根据出量调整具体补液数量,控制补液速度,防止因补液量过量过快引起心衰。准确评估出血量、合理安排补液、精心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的发生,康复出院。

  • 标签: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 抗凝 消化道出血 胃肠减压管 护理
  • 简介:高危室性心律失常是引发心脏猝死的最主要的原因,准确地对其进行危险评估,确定正确的治疗策略十分再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归纳,本文介绍了近年高危事性心律失常诊疗的新概念和最新进展。

  • 标签: 高危室性心律失常 药物疗法 综述 诊断 危险性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进行研究,治疗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将所有患者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为两组,分别为患者使用心宝丸(对照组)治疗及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24h平均心率、平静心率、24h总心搏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为(8.35±0.75)分,其24h平均心率为(61.75±4.82)次/分钟、平静心率为(58.87±5.16)次/分钟、24h总心搏数为(8780.93±198.73)次/天,均明显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慢性心律失常 麻黄附子细辛汤 加减治疗 心宝丸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诱发心律失常临床护理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88例糖尿病低血糖诱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88例患者中有 64例患者发生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 72.73%;有 14例患者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为 15.91%; 7例患者发生新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 7.95%; 3例患者发生新发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为 3.41%。经临床护理及相关医学介入后,所有患者心率均恢复正常。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诱发心律失常的护理重点在于有效的监控血糖水平,辅助临床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缓解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有助于患者心率回归正常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心律失常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因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在2018.10-2020.11。将参与本次调查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25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较低、研究组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接收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将2组的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心功能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作比较,实验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与发作次数均较短(P<0.05);心功能水平较优(P<0.05);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风险,提升心功能水平,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冠心病心律失常 心功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4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延伸护理,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伸护理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合理运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间陆续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择选出70例,遵照双色球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计35例。研究期间为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方案,而试验组则于此基础上应用稳心颗粒。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试验组患者其有效率数据显著性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IL-6、CRP指标数据皆显著性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治疗期间合理应用稳心颗粒可取得显著效果,能够显著性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推荐参考运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心律失常是开胸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3~60%,与肿瘤性质有关。胸部肿瘤如肺癌、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已有较多报道,但尚未见到贲门癌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我科1994年1月~1997年7月243例贲门癌开胸术后病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危

  • 标签: 术后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贲门癌 开胸术后病人 心电图异常 胸部肿瘤
  • 简介:患者,女性,52岁,因患右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拟行右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前血压140/83mmHg,HR90次/min,心电图正常,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0.96。用0.75%罗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1∶1混合液共20ml行双侧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注药后5min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憋气、精神紧张、兴奋多语等症状。心电监护显示:BP168/95mmHg,HR120次/min,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偶呈二联律,SpO20.90。听诊两肺有哮鸣音,心律不齐。经给予咪达唑仑、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及供氧等处理后症状缓解。

  • 标签: 罗哌卡因 颈丛神经阻滞 心律失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50岁.7年前因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换瓣手术,术后病情稳定.近两年来,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悸伴心前区不适,曾于2003年9月住院治疗,出院后一直服用华法令(2.5mg,1次/d)、非洛地平(波依定,2.5mg,1次/d)、(可达龙,0.1g,1次/d).此次住院是因复发心悸、胸闷.

  • 标签: 胺碘酮 甲状腺功能减退 抗微粒体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接受阿替洛尔单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30例,时间为2015年4月-2015年11月,这30例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均接受阿替洛尔单药进行治疗,根据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为患者调整阿替洛尔治疗的量。对这30例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经阿替洛尔单药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持续性房颤患者以及阵发性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均未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房扑以及房颤发作的情况,患者的静息心率控制在每分钟60次左右;慢性房颤患者的快速心室率得以控制;频发室性早搏以及房性早搏患者的早搏均减少在50%以上。所有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经阿替洛尔单药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慢性心律失常的情况。结论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接受阿替洛尔单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患者实施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变化情况,合理调整阿替洛尔治疗的量,从而保证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改善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老年患者 快速心律失常 阿替洛尔
  • 简介:目的探讨食道电生理检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6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食道电生理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1例,21房扑9例,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4例,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26例。结论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治中,食道电生理检查结果准确,值得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食道电生理检查 快速性心律失常 检查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通阳增脉汤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继续使用针对病因而不影响心率和心律的西药。治疗组用通阳增脉汤,设心室丸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阳增脉汤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 标签: 治疗组 通阳 缓慢性心律失常 老年 对照组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