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了解白刺生长耗水特性,为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和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以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改进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本文对阿拉善地区白刺群落生长叶片尺度耗水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白刺生长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最高值出现在上午,最小值出现在早、晚,5、6、9、10月份变化趋势在10:。O左右达到最大值,而7、8月份水分利用效率在8:00左右达到最大值。白刺生长水分利用效率9、10月份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其次为7、8月份,最小为5、6月份;其中各月水分利用效率的均值10月〉9月〉7月〉8月〉6月〉5月。2)整体上光合作用速率上午比较强,而蒸腾速率上午是呈现上升的趋势,植物蒸腾速率在中午达到最大值。下午二者都呈现递减的趋势,即光合作用减弱,蒸腾减弱。3)白刺生长季节各月叶片水势与蒸腾速率关系,呈现明显的相反趋势。4)白刺蒸腾耗水主要是消耗深度50cm土壤附近的水。

  • 标签: 阿拉善 白刺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叶片水势
  • 简介:田鼠是新巴尔虎右旗草原主要害鼠之一,其种群数量庞大,分布集中,草地植被破坏严重。通过对新巴尔虎右旗1980-2013年,布田鼠鼠害发生及环境气候条件的长期观测发现,布田鼠种群数量在自身自然消长和环境降水量、气温等因子综合影响下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变化,平均周期6-8年;种群增长时具有爆发性,种群衰退时具有快速性的特征。一定程度上种群数量与环境中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气温呈正相关,并受水热综合影响;种群数量增减是生物与环境综合效应的结果。通过分析布田鼠种群波动一般性规律,为今后草原鼠害的预测、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布氏田鼠 鼠害 发生特点
  • 简介:全球平均气温的不断上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研究基于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密闭箱式法,并通过设置开顶箱(OTCS)增温装置来模拟增温状态,研究了2017青海湖流域的小泊湖高寒湖滨湿地7~9月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对增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NEE、ER、GEP均表现为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且在整个研究阶段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2)增温对NEE、GEP抑制作用明显,对ER的影响较小,增温处理下的生态系统碳交换与对照相比较弱,从而降低了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 标签: 小泊湖 高寒湖滨湿地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 生态系统呼吸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
  • 简介:本文是在正镶白旗草原采用样线,样方进行了围封年限对克针茅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试验选取未围封、围封五年、围封十年的样地,通过分析不同围封年限克针茅群落主要物种组成,密度、高度、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探讨围封对克针茅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围封年限克针茅群落物种重要值表现为:克针茅和冷蒿在十年围封区达最大值;糙隐子草在五年围封区达最大值;阿旋花在未围封地区达最大值。(2)群落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表现为围封五年区最高,同时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十年围封区最高。(3)围封年限对克针茅数量特征的影响: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克针茅种群中个体的数量特征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 标签: 围封年限 克氏针茅 物种多样性
  • 简介:本文以内蒙古克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各个层次中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L〉CK〉M〉H。对植物地下生物量进行逐层分析发现,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地下生物量,但是中度和重度放牧均使其减少。各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下生物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减少的幅度逐渐降低。但是放牧会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同时中度和重度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趋向于表层化的现象更明显。

  • 标签: 克氏针茅群落 放牧强度 地下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