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施用和未施用399纳米肥料的小麦籽粒进行了发芽率的实验比较,结果发现,未施用399的小麦发芽率仅为17%,而施用399的小麦发芽率高达94%;施用399的小麦根系发达且长势很好,未施用399的小麦籽粒的胚根和胚芽生长都非常慢。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N)及其所带能谱仪观察了两种麦芽的外部形貌、截面特征,并测量了局部位置的元素百分比,结果发现,施用399的小麦茎部表皮细胞比未施用的明显增大,维管柬也整齐致密得多,而且,除C和O两种元素外,施用399的小麦各部分所含元素不管从所占比例上还是从种类上,都多于未施用399的小麦,这应该是其发芽率高和长势好的原因。

  • 标签: 399纳米肥料 小麦 发芽率
  • 简介:据报道,2011年1月11日,科技部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会等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工作会议。兼任该委员会主任的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会上表示,“十一五”我国纳米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纳米研究重大科研计划等的实施,使我国纳米研究水平大幅提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已成为纳米科技大国。

  • 标签: 纳米科技 自然科学基金会 纳米科学技术 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 纳米技术
  • 简介:美国能源部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中密歇根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日前用自行开发的材料结构分析方法发现了一种纳米物质的三维分子结构。科学家认为,这种材料在改进太阳能电池、生物传感器及电视和电脑显示屏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成果近日在《美国化学会志》网络版上发表。

  • 标签: 纳米材料 新法 三维分子结构 结构分析方法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
  • 简介:金属及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20年出生,河北省人。1945年国立西北工学院学士,1948年美国密苏里矿冶学院硕士,1952年欧特丹大学博士。1952年-1955年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1986年-199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1998年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顾问,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生物材料联合会主席,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

  • 标签: 科技编委会 纳米科技 编委会顾问
  • 简介:据美国《纳米生物技术新闻》周刊日前报道,迄今为止,全美国至少已有60种以上的药物新制剂以及90种左右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等新产品使用了纳米材料。随着越来越多的整形外科材料、心血管植入器械(如血管支架等等)、手术器械等表面涂有新型纳米材料的改进型产品的陆续问世,专家预测,

  • 标签: 纳米生物技术 医疗器械 美国 纳米材料 产品使用 诊断试剂
  • 简介:应读者要求,我刊摘编了由国家新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和北京麦肯资讯有限公司联合编辑出版的《中国新材料发展报告》中“纳米材料发展现状与趋势”一节,以飨读者。

  • 标签: 材料发展 趋势 现状 纳米 生产力促进中心 新材料行业
  • 简介:以Cu(N03)2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蒸馏水为溶剂,采用化学沉淀法结合超声场作用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铜颗粒。经XRD、TEM、差热扫描分析(DSC)以及粒度分析仪检测,所获得颗粒平均粒度达到55nm。此方法制备的氧化铜颗粒形状规则、粒度分布范围窄、纯度高。同时探讨了超声场作用下的机理以及对制备工艺过程和最终产物的影响。讨论了溶液的pH值、反应物的浓度、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颗粒尺寸的影响。在探讨如何保持纳米颗粒的分散性方面。采用了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试验,发现聚乙二醇(6000)对纳米氧化铜颗粒的保存有着显著的效果,静置20天几乎看不到任何沉降现象。

  • 标签: CuO纳米颗粒 制备 超声场
  • 简介:纳米沸石的合成通常以水热法为主,此外尚有模板法、气固相法和微波加热法等不同方法合成的范例。低聚合度硅源、较高的碱度、较低的固液比和硅铝比、较低的晶化温度、合适的添加剂类型以及较高的添加剂用量有助于纳米沸石的形成;无钠碱源形成分立的纳米沸石胶体,有钠碱源形成聚集态纳米沸石。

  • 标签: 纳米沸石 合成方法 影响因素
  • 简介:仅仅一片指甲盖大小的元器件,便可替代品酒师和安检员。这种被称为“纳米鼻”的高科技仿生技术,于12月初在华中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成为国内首创。

  • 标签: 国内首创 纳米 超强 嗅觉 华中科技大学
  • 简介:利用材料在纳米尺度下所表现出来的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可以用来制造具有神奇特性的物质,因此纳米科技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从表面上看,纳米科技与伦理学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范畴,但是恰恰源于纳米科技的特性——高度的学科交叉性、与应用紧密结合性,再加上许多新奇特性,使纳米科技与伦理学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开展纳米科技伦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但有利于我们深人了解纳米科技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学问题,在纳米科技产品大规模产业化之前,提出解决预案,避免影响纳米科技产业化进程的向前推动,同时,也可使公众了解纳米科技可能面临的伦理学问题,避免造成误解。本文将对纳米材料的新奇特性、纳米科技高度的学科交叉性以及与应用紧密结合性进行分析,并探讨纳米科技所涉及的安全性、动物伦理和人类伦理等问题。

  • 标签: 纳米科技产品 科技伦理学 产业化进程 表面效应 学科交叉 纳米材料
  • 简介:一种让多层碳纳米管和金属颗粒键合的过程,可能让科学家开发出利用碳纳米管的不寻常特性的装置。尽管科学家已经报告了纳米管和钻、铁等金属的一些成功的键合,对碳纳米管-金属键合的形成和可靠性的理解仍然很不充分。FlorianBanhart及其同事如今开发了一种技术,从而在这两种物质上形成了有两端的结。他们通过把纳米管焊接在它已经包裹住的一个晶体上从而让它们键合在了一起。这组科学家还辨别了这种连接的结构,并证明了碳原子和金属原子被强烈的共价键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强有力的电和机械连棒。

  • 标签: 多层碳纳米管 金属颗粒 焊接 共价键结合 科学家 金属原子
  • 简介:近日,北京市怀柔区政府印发关于《怀柔区鼓励扶持纳米科技领域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实施办法》的通知。该实施办法是为吸引纳米领域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在北京纳米产业园创新创业,促进纳米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转化而制定,标志着北京纳米产业园政策配套措施日臻完善。

  • 标签: 纳米产业 技术人才 北京市 创业 创新 科技领域
  • 简介:主要介绍了湿化学法原位合成碳纳米管一硫化镉(MWCNTs~CdS)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其光解水产氢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能显著增强CdS光解水产氢性能,碳纳米管的添加量存在一个最佳值。当碳纳米管的含量为1%(质量分数)时,MWCNTs/CdS的产氢速率最高,在使用300W氙灯光源、不加Pt共催化剂的条件下达到205μmol·g^-1·h^-1,产氢速率是单独CdS产氢速率的2倍多。该研究为开发高效光解水产氢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碳纳米管 CDS 复合 光解水
  • 简介:美国赖斯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发现,生产碳纳米管时在碳中添加少量的硼,能够获得固态、海绵状且可重复使用的亲油块状物质,它具有极强的吸油能力,有望用于水面漏油的清理。

  • 标签: 可重复使用 碳纳米管 吸油能力 物质 亲油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 简介:以纤维素纳米晶(CNC)为骨架、聚乙二醇(PEG)为功能性侧链、无毒的草酸为偶联剂,采用了一种绿色的合成方法制备出生物可降解的纤维素纳米晶接枝聚乙二醇共聚物(CNC-g-PEG),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成功制备出了平均直径约为910nm的纳米纤维该纳米纤维表现出了优异的固-固相变行为,其相变焓最大可达88.2J/g,结果表明,该纳米纤维能够作为潜在的固-固相变储能材料。

  • 标签: 纤维素纳米晶 聚乙二醇 表面接枝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固-固相变
  • 简介:南京理工大学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纳米金属材料团队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卢柯院士研究组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在金属中发现超硬超高稳定性新型纳米层状结构》,为开发新一代高综合性能纳米金属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 标签: 纳米金属材料 中科院院士 层状结构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开发 《SCIENCE》
  • 简介: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多功能混合平台,利用脂类膜纳米线成功制造出生物纳米电子原型装置。这种融入了生物成分的电路不仅能够提升生物感测和诊断工具的性能,推动神经修复技术的发展,甚至可以大幅提高未来计算机的效率。该研究成果发表在8月10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

  • 标签: 生物机制 纳米电子 电子装置 国家实验室 混合平台 研究人员
  • 简介: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纳米尺度的3D物品例如独立的纳米球能用添加制造技术进行构建。即使基体保持不动,纳米束流也能自发地铺设并堆砌成纳米墙。在一个绝缘盘上通过一根细金属线监测电场,抑制电纳米束流的不稳定性。为了将纤维堆造成一个可控的样式,采用快速导出电荷来吸引而不是排斥进入的纳米束流的方法对纤维的沉积进行巧妙控制。一个沿着基底的纳米墙形成了,它表明能以理想的形状创建出各种独立的结构。

  • 标签: 纳米结构 制造技术 纳米尺度 研究人员 国立大学 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