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兴建于公元前141年的通济堰灌区是四川省大型灌区之一,主灌眉彭平原的52万亩农田。近年来,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整治,灌区面貌和灌溉效益得到显著改善,使通济堰这一古老灌区在新时期焕发了新的青春。

  • 标签: 灌区 节水改造 成效
  • 简介:摘要: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变革,有关部门会根据工程建设区域的具体条件选取相应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法,而不同的水利工程所具备的功效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以预防自然灾害为主,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则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为目标,还有部分水利工程是为调配水源,推动经济发展而建设。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实施,都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利用不科学等问题而设立的。

  • 标签: 水利技术 发展问题 水利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水闸运行现状并提出管理能力提升的对策。通过对水闸的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老化设施、运行效率低下和管理不足等。为了提升水闸的管理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包括设施更新、技术改进、信息化管理和人员培训等。这些对策将有助于改善水闸的运行状况,提高水闸管理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 标签: 水闸,运行现状,管理能力,对策,设施更新,技术改进,
  • 简介:摘要:在建筑工程实际建设中,工程监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成效将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建筑成果。从目前建筑行业实际情况来看,工程监理的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主要存在工程监理招标不够规范、角色认知不足、人员素质不强、监理内部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本文将以问题为导向,对工程监理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进行探索,希望对监理工作的展开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 标签: 工程监理 服务能力现状 提升路径
  • 简介:目前,自然资源部机构改革方案已全面实施,各项工作正有序展开。纵观自然资源部机构、职能的设置,可以说有效维护了两个“统一行使”(即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充分体现了自然资源集中统一综合管理的要求,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从而也为推进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 标签: 机构改革 治理体系 空间 国土 自然资源部 生态保护
  • 简介:通过对全国气象部门31个省(区、市)气象局从事气候变化机构和人员、开展的工作领域及业务服务情况进行的调研,分析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省级气象部门应加强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建议。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象部门 能力建设 省级 业务服务 气象局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市场上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攀升,而矿山企业作为资源的产出主体,为了满足市场供需要求,也在不断地加大开采作业力度,而在这一背景下,即便是大部分的矿山企业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开采技术和工程机械,并特别强调生产安全,但仍不可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而此时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的高低就显得异常重要,良好的应急救援能力不仅能够减少企业损失,更能挽救更多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本文就提升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的方法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 标签: 矿山救护队 应急救援能力 提高 方法
  • 简介:摘要:化工机械设备在化工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若化工机械存在运行故障和风险,不仅会影响化工生产的质量效率,还有可能引发重大的生产事故,所以化工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需要对化工机械设备实施全面的养护工作。化工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腐蚀问题,是当前化工机械养护维修的重难点,也是影响化工机械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对此化工企业要着重提升机械防腐能力,旨在保障化工机械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本文就提高化工机械设备防腐能力,展开了详细分析和深度探索,以期与相关行业内人士分享及交流。

  • 标签: 化工行业 化工机械设备 防腐能力 有效路径
  • 简介:2008年冬季,河北省连续3次出现了大范围的寒潮天气过程,为近10a来之最。特别是2008年12月3~5日为历史同期最严重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从3次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冷空气强度及影响路径、要素特征等方面分析比较T213和欧洲数值预报产品(EC)与实况的异同,检验不同数值预报产品对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为以后更准确地预报寒潮天气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分析结果表明:T213和EC数值预报产品都能预报出寒潮爆发的典型特征,而T213具有更高的时空密度,对提高寒潮天气的精细化预报水平有更大帮助。

  • 标签: 数值预报产品 寒潮预报 能力检验
  • 简介: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开展农业农村气象工作,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农业气象科技成果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存在农村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偏弱、农业气象服务针对性不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不够到位等问题。

  • 标签: 气象工作 服务工作 监测能力 “三农” 农业气象服务 农业现代化建设
  • 简介:用室内干土培养法对闽江口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30℃培养条件下,培养5d与培养12d、19d的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具有显著差异(n=8,P〈0.05),而培养12d与培养19d的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差异不显著(n=8,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逐渐减小;②不同土层平均甲烷产生率范围为0.0282~0.1233μg/(g·d),0~5cm土层的甲烷产生率最高,与其他土层的甲烷产生率具有显著差异(n=3,P〈0.05),其他土层问的甲烷产生率差异不显著;③在30℃下培养19d后,湿地土壤甲烷产生受到抑制,将培养温度升高至35℃,其甲烷产生率未发生明显变化,而随后葡萄糖的添加,明显地促进了湿地土壤甲烷的产生;④湿地土壤甲烷的产生能力与土壤pH、Eh和全氮显著相关(n=8,P〈0.05),与盐度也存在相关关系,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⑤30℃培养条件下,0~10cm土层甲烷氧化能力最强,且甲烷氧化能力与甲烷产生能力密切相关。

  • 标签: 芦苇湿地 土壤 甲烷产生 甲烷氧化
  • 简介:我台以《提高763地震仪的抗干扰能力》为课题,在基建完成后,对763仪器重新进行安装调试,对仪器的连续线及耦合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处理。投入运行工作两年来,记录效果较好,仪器的抗干扰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 标签: 763地震仪 地震观测 抗干扰
  • 简介:摘要:温岭市位于温黄平原南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倾斜入东海,西部和西南部多为绵延起伏的丘陵山区,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暴涨暴落,雨量集中、强度较大,易造成山洪灾害。山洪灾害不仅对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当前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 标签: 山洪灾害 防治项目 设计思路
  • 简介:摘要 梳理城市生命线系统构成及分类,结合灾害学理论界定城市生命线系统综合防灾能力。基于解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生命线系统综合防灾能力影响因素,探究灾害风险构成和抵御能力两层面因素之间相互耦合关系,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城市生命线系统综合防灾能力的作用路径。

  • 标签: 城市生命线系统 防灾能力 影响因素 ISM
  • 简介:摘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奉行的军事原则,而且通过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到物资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也可以感受到后勤部门对于整体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对新时代军队后勤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以期提高军队后勤保障能力

  • 标签: 新时代 军队 后勤保障
  • 简介:摘要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位 .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价值目标 ,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人的作用的重视 .今天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人为本是 -种价值取向 .强调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差异、人的平等、创造个性和权利,尊重人性发展要求 .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 --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发挥的体制、机制 .塑造人,是说既要把人塑造成权利主体,也要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体 .

  • 标签:   以人为本 员工管理
  • 简介:摘要:政工工作推动了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因此,基层政工工作者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服从共产党的领导,致力于推广与维护政治思想的相关工作。这是因为,基层建设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工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故而,基层政工工作者要随时牢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并加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同时以此作为完善自我的推动力,以进一步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与意义。

  • 标签: 政工工作 素质和能力
  • 简介:摘要: 随着用户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使得茶业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外部环境变化越大,竞争越激烈,企业经营者就越需要关注自身的经营状况。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者检测企业经营状况、辨别企业优劣、发现企业问题与劣势的常用方法。因此,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茶叶企业 盈利能力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帮助管理者改进公司的管理,最终达到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效果。

  • 标签: 财务分析 茶叶 行业 盈利能力
  • 简介:   【 摘要 】 :在近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给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水资源调配、防洪防涝等事业都有重要意义,社会对水利技术创新及水利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分析了当前水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要不断引进新兴技术,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水利组织管理等相关创新措施,进一步提升水利管理能力,推动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 :水利 ; 技术创新 ; 水利管理 ; 水利工程   杨晓刚,单闻博 . 水利技术创新促进水利管理能力提高 [J]. 农业工程技术, 2019 , 40 ( 08 ): 35.   水利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加强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随着水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创新水利技术、提高水利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生态资源污染严重、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更需要立足民生,通过水利技术创新来提高水利管理能力,为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一、水资源利用现状   在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对水资源的利用呈现多元化趋势。从基本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到发电、调节地区生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水利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社会发展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阻碍,也留下了一些隐患。   近几十年全国经济飞速发展,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大量采集利用的基础上,导致自然生态被破坏,影响了水源生态。在发展过程中,水资源被大量污染浪费,给环境治理、水利管理带来了巨大困难,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 [1] 。   二、水利技术创新及应用   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传统水利技术无法满足当前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需求,要对水利技术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目前,水利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于实现信息化,即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生态监测、气象评估等,分析水利管理策略。目前,比较热门的水利创新技术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信息系统( GIS )   通过水利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构建 GIS 信息化系统,可以对全国各地水利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利用电子设备可以实时查看相关信息和分析报告 [2] 。该系统可以帮助水利管理人员做好相关决策,对各类水利灾害进行预防。同时,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该系统推出的软件产品学习水利知识,了解当地水资源信息,有利于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做好水利管理。    2 、实时动态系统 PTK 技术   目前 PTK 技术在全国水利工程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该系统可以对相关地区河流、湖泊、海洋及地下水的水文状况进行静态和动态测量,通过科学结算形成可靠的数据体系。相对于传统比较常见的全球定位系统( GPS )技术而言, PTK 技术所测算的数据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水利工程管理者利用 PTK 动态系统,可以更好保证观测质量,同时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这样的技术有利于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率、质量,对水利管理宏观调控和生态治理工作有积极意义。   三、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措施   近年来,在发展思维革新、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水利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相应的水利技术也逐步完成了机械化和科技化。政府和企业应当重视水利技术创新,提升水利管理能力,推动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1 、引进新兴技术   农村水利建设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部分,针对农村水利建设需要加大先进技术设施投资力度。通过现代化水利设施和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推动农村工作顺利正常开展,带动农业经济发展,还能促进农业生态产业的转型。而在工业领域中,政府和企业应当积极进行生产设备和系统的升级改造,降低污水废气排放量,做好污水处理,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2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市政单位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和趋势,对现有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一方面对老旧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利用现代技术构建更能满足城市运行的市政排水系统。同时,还需要升级污水处理设备,实现雨污分流,改善城市用水质量,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居民健康生活 [3] 。    3 、加强水利组织管理   基于现代化水利创新技术,应当对水利管理组织进行革新,在政府、社会企业等领域落实权责机制,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可靠的水利管理队伍。组织全社会参与水利管理工作,促进水利事业稳定发展。另外,还需要对新兴水利技术进行科学管理,结合不同地区水利管理现状,循序渐进进行技术革新,促进水利管理效率、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事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理念不断革新的情况下,政府、企业及民众应当对当前水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水利技术创新,进而促使水利管理模式和理念改革,提高水利组织管理水平,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翠如 . 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分析 [J]. 建筑工程技術与设计, 2019 ( 21 ): 2720.    [2] 刘巧华,杨 丹 . 简析如何利用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9 ( 19 ): 3221.    [3] 逯 芳 . 如何深化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9 ( 15 ): 5357.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