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无溶剂复合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对上海康达化工有限公司的无溶剂聚氨酯复膜胶产品做了简要的介绍,

  • 标签: 无溶剂 复合 胶粘剂 复膜胶 聚氨酯
  • 简介:位于英国威特岛的小岛Gurit公司海上业务单位SP公司,新近运用复合材料完成并交付1艘名叫C—Boat的快艇。

  • 标签: 复合材料 快艇 英国 SP公司 it公司
  • 简介:经过细磨加工和抛光处理后的胶辊表面状态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加工工艺条件有关,也与所加工胶辊的材质有关。本文介绍了几种不同的胶辊表面的状况,认为无溶剂干法复合机的递胶辊(或转移辊)以使用细磨胶辊为宜,而复合胶辊的表面状态以使用抛光胶辊为宜。

  • 标签: 表面状态 复合质量 胶辊 抛光处理 磨加工 工艺条件
  • 简介:本论文讨论了用SBS热弹性体改性酚醛树脂的复合膜粘合剂的过程,通过对SBS热弹性体改性酚醛树脂的复合膜粘合剂的研究与探索,试图配制出一种新型的无毒,成本低,耐蒸煮的粘合剂。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反应的温度,反应的催化剂,反应的时间)和原料的配比,找出了用SBS热弹性体改性酚醛树脂复合膜粘合剂的一种比较合适的反应条件和方法,并讨论了其中的反应机理。

  • 标签: 包装 复合膜 胶粘剂 塑料包装 食品包装
  • 简介:首先探讨了掺杂剂种类、掺杂剂用量对聚苯胺/聚酰胺纤维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表面电阻的影响;其次研究了其外观形貌。结果表明:掺杂剂种类、掺杂剂用量对聚苯胺/聚酰胺纤维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表面电阻影响较大;制备的聚苯胺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导电性。

  • 标签: 聚苯胺 掺杂剂 复合材料 介电常数 损耗角正切 表面电阻
  • 简介:综述了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结合典型事例详细评述了化学氧化和电化学合成法、等离子体聚合、原位聚合法、乳液和微乳液聚合、插层法、溶胶凝胶法、自组装技术等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 标签: 聚苯胺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 简介:漯河联发彩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专业生产食品塑料软包装。十多年的锐意进取,书写了每年均持续增长的成就,2017年,联发产值接近2亿,再次实现约20%的增长。

  • 标签: 无溶剂复合 漯河 超高速 神州行 企业 标杆
  • 简介:国际半导体工艺指南(ITRS)的组织者们,迄今仍主要关注SiCMOS器件,但也在考虑非数字、非Si器件的应用,例如,无线通信。就数字电路来说,HRS的组织者们也不得不寻找Si以外的材料,在ITRS的最新版(2005年版)中,有这样的评论:随着本“指南”接近末期,器件将按准弹道模式工作,其电流增益将按与目前所知不同的参数得以增强,实际上碳纳米管、纳米线和其它高输运沟道材料(例如,Ge、Si衬底上的Ⅲ-Ⅴ族化合薄膜沟道)是需要的。这一陈述是记载在“长期指南(2014-2020年)”部分。“准弹道”意味着载流子平均自由程和驰豫时间达到器件特征尺寸量级和工作频率量级。同时需建立新的电荷输运物理模型。

  • 标签: Ⅲ-Ⅴ族化合物 数字器件 SI衬底 CMOS器件 电荷输运 半导体工艺
  • 简介:近期,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实验室研究人员与清华大学生物系合作.通过活细胞单分子成像,在转化生长因子受体聚集状态和激活模式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2009年美国科学院院刊(Proe.Natl.Acad.Sei.USA,106,15679—15683,2009)。

  • 标签: 实时成像 蛋白分子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表征 分子纳米结构 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EDV包装公司给澳大利亚带来复合包装的新概念。澳大利亚SPCArdmona公司开发了一种GoulburnValley品牌的新产品,它是透明PP/EVOH/PP材料加工的新型包装形式,用于块状新鲜水果的包装,这增加了EDV包装公司的塑料杯产品系列。该产品的推出时间是2006年中期,一进入食品行业就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 标签: 复合包装 澳大利亚 包装形式 材料加工 EVOH 新鲜水果
  • 简介: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是随航空航天工业上高强度、低密度的要求而出现的,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Al、Mg等轻金属为基体的复合材料。由于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价格昂贵和生产制造工艺复杂,70年代该材料的研究有所滑坡。随着涡轮发动机中高温部件对于耐高温材料的不断需求,又触发了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特别是钛基材料研究的复苏。

  • 标签: 陶瓷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发展概况 航空航天工业 连续纤维增强 研究和应用
  • 简介: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CYD128)为基体,有机膨润土为增韧改性剂,选用自行合成的固化剂,固化不同质量比的环氧树脂/有机膨润土复合体系的共混,测定了共混固化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热分解温度,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环氧树脂/有机膨润土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膨润土含量的增加,冲击强度逐渐增加,当有机膨润土含量达3%~4%时冲击强度出现了极大值;随着有机膨润土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冲击强度减小。当共混复合体系的质量比为(3~4):100时,复合体系增韧的效果非常明显,把冲击强度从20.4kJ/m^2提高到25.0kJ/m^2;拉伸强度和热分解初始温度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并且随着有机膨润土的加入,复合体系的断裂面逐渐呈韧性断裂。

  • 标签: 环氧树脂 有机膨润土 改性 耐热性
  • 简介: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SiC/Cu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Cu层厚度对SiC/Cu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SiC层厚度为0.5μm不变,层状复合材料的断裂能和极限拉伸强度随Cu层厚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在Cu层厚度为8μm时出现峰值,断裂能和极限拉伸强度分别为2080.3MJ/m^3和565MPa。分析认为,在拉伸过程中金属Cu层发生塑性变形和Cu层拔出是SiC/Cu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强的主要原因。

  • 标签: SIC/CU 层状复合材料 磁控溅射 力学性能
  • 简介:苯胺分子中的氨基-NH_2可与高岭土层间氧原子或羟基—OH形成更强氢键,发生插入反应而"溶胀"。过硫酸铵引发苯胺原位聚合,成功制备了聚苯胺—高岭土纳米复合粉体。经粒度分析、SEM、XRD和导电率测定等手段,表征了复合粉体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当高岭土含量达50wt.%时,复合材料的体积电导率为:0.253S/cm。表观粒度与高岭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分布变窄。由于层状高岭土的诱导作用,使聚苯胺的结晶度提高,聚苯胺与高岭土之间不是简单的混合,存在氢键相互作用。高岭土层间受限环境和聚苯胺与高岭土之间的氢键自组装,高岭土层间羟基—OH对聚苯胺有质子掺杂作用,使聚苯胺的结构与性能发生了变化。

  • 标签: 高岭土 聚苯胺 电导率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 简介:无机/无机核壳(记为“核@壳”)纳米复合粒子具有许多不同于单组分胶体粒子独特的光、电、磁、催化等物理与化学性质。介绍了无机/无机核壳纳米复合粒子的4种主要形式:金属/半导体、金属/金属、半导体/半导体和半导体/金属型.详细讨论了金属/半导体型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如何控制壳厚的完整性和均匀性,同时评述了这些形式及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并展望了其前景。

  • 标签: 核壳粒子 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