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训目标是培养具有高水平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本文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和科研能力培训实践为切入点,从院级培训和科室培训两个层面探讨了如何建立与完善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组织管理和培训效果分别进行了介绍,希望为提高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提供更多的实践依据。

  • 标签: 专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心血管 质量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信效度检验分析。方法首先成立研究小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经过研究小组成员反复讨论并邀请影像专科护士讨论、修改、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形成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构建的指标体系为依据编制问卷调查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验证本研究所构建的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结果构建的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72,一级指标影像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影像专科护士护理实践技能、相关能力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5、0.934、0.924。指标体系总体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指数(S-CVI)为0.977,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12~1.000。一级指标与指标体系总体相关系数为0.800~0.936(P<0.05),二级指标与相应一级指标相关系数为0.562~0.972(P<0.05),三级指标与相应一级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362~0.914(P<0.05)。结论构建的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问卷信度良好,内部结构一致,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靠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考核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 标签: 影像 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评价指标 信效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的实施与效果,为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49名护士,于2020年8~10月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综合实践培训,应用柯式评估模型对护士培训的满意度、专科理论和临床技能考核、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抢救工作质量达标率等指标的对比,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在反应层,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的满意度得分为(92.39±2.20)分,总体满意度较高。在学习层,培训后理论成绩为(85.08±7.93)分,操作成绩为(92.69±3.62)分,培训后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40/-7.830,P<0.01)。在行为层,培训后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得分为(88.77±8.15)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70,P<0.01)。在结果层,抢救工作质量达标率培训前为85.71%,培训后为97.96%,培训后的达标率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0,P<0.05)。结论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对提高神经外科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效果显著,有助于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岗位胜任能力 神经外科专科护理 综合实践培训 柯式评估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急诊新入职护士20名,采用基于岗位胜任能力"模块化、阶段化、分级管理"的岗前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训,比较急诊专科新入职护士培训前后急诊急救相关知识、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及人文素质。结果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后急救相关知识、急救设备的使用、急救治疗药物知识、静脉导管维护、导管留置不良反应、医院感染管理及急救知识认知总评分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急诊专科护士寻求真相、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评判思维的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承受度及总评分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急诊专科护士专业形象、行为规范、护士职业规划、道德规范、团队责任感、沟通能力、配合协调能力等方面评分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能有效提高急诊专科护士急诊急救相关知识、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人文素质,从而有效提升急诊专科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岗位胜任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就基于指标导向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研究时段为2020年3月至2020年6月,以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模式、Deming持续质量改进理论为基础,设置DM专科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并基于此体系对我院所有护理单元进行检查、改善,抽查护士DM相关护理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术水平,分析体系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分析护理人员DM专科知识与技能、仪器管理以及有效健康宣教达标率,实施3个月后指标水平较实施前水平更高,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基于指标导向 糖尿病 专科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专科护理干预用于老年髋部骨折的价值。方法:2019年11月-2021年10月本科接诊老年髋部骨折病人6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骨科专科护理干预,而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从Harris评分上看,干预后:试验组(76.35±3.94)分,和对照组(69.28±3.16)分比较更高(P<0.05)。从Barthel指数上看,但在干预后:试验组(81.68±3.79)分,和对照组(73.58±4.63)分比较更高(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用骨科专科护理干预,术后康复效果更好。

  • 标签: 髋部骨折 康复效果 骨科专科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管理在口腔专科门诊交叉感染控制和预防中的应用效果,以为口腔专科门诊交叉感染控制和预防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方法:根据双盲随机法将我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66例患者为两组,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给予传统管理、传统管理联合系统化管理,对比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交叉感染的发生率3.03%相比对照组24.24%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交叉感染 传统管理 系统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单病种中医专科护理的效果,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择取2020年1月5日-2021年12月5日本院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现结合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接受单病种中医专科护理,分析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00 %,观察组为 95.00%。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讲,为其开展单病种中医专科护理能取得,满意成效,该法能缓解患者痛感,提升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该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病种 中医专科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专科医院构建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一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药学服务与药学监护服务干预,分析两组干预对指标控制(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一年后,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精神专科医院构建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率和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行专科护理,探究它的敏感指标的构建与实施性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80例,患者均是在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研究,使用电脑随机分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行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监测,收集记录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将所得结果进一步比对分析,得出各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A组总满意度为80%明显低于B组的94%总满意度,P<0.05。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B组的疼痛分数较A组明显得到缓和;且并发症发生次数A组大幅高于B组,均P<0.05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科护理敏感指标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中,其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护患关系的同时,能够一定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数量,在临床应用上将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 标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专科护理 敏感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癌痛患者实施疼痛专科护理对其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一共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一共有恶性肿瘤癌痛患者88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疼痛专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与疼痛分级。结果:观察组接受专科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很显然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为P<0.05。观察组护理后疼痛分级对比结果均具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肿瘤癌痛患者接受疼痛专科护理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患者疼痛程度更低,值得临床上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疼痛专科护理 恶性肿瘤癌痛患者 生存质量 疼痛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实施静脉治疗专科护理手段预防PICC相关并发症的实际护理疗效。方法:以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阶段,本院对104例病人实施全面探讨。实施一般护理手段的52例病人属于对照组,实施专科护理手段的52例病人属于研究组。通过比对以及观察护理实际满意度、生活质量相关数据、并发症相关数据;结果:实施专科护理手段的研究组52例病人护理实际满意度、生活质量相关数据,比实施一般护理手段的对照组52例病人高,而并发症相关数据,要比实施一般护理手段的对照组52例病人低。结论:实施专科护理手段能够大幅度降低并发症相关数据,提高护理实际满意度以及实际生活质量相关数据,值得大面积临床使用。

  • 标签: 静脉治疗 专科护理 PICC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专科个案护理查房在呼吸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我院呼吸内科进行实习的护士40名,通过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20名护士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法,实验组20名护士采用多元化临床护理教学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护士教学应用效果相关指标,从而明确专科个案护理查房对呼吸科护理教学的价值。结果:实验组护士的理论知识评分和教学效果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专科个案护理查房 呼吸科 临床护理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的应用对护理作用的提升作用。方法:选择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成立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进行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护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专科护理小组 糖尿病 护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PDCA循环法在ICU专科护士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ICU进行教学管理的50名实习护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运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名实习护生。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管理,观察组予以PDCA循环法教学管理。将两组护生对ICU专业知识、ICU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具体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生专业知识评分为(82.57±1.79)分、观察组相应评分为(95.23±1.87)分;对照组护生操作技能评分为(82.67±3.56)分,观察组相应评分为(96.27±2.23)分;对照组护生护理病历书写水平评分为(82.52±2. 89)分、观察组相应评分为(93.79±1.97)分;对照组护生查房能力评分为(81.32±1.63)分、观察组相应评分为(96.53±1.12)分。观察组护生对ICU专业知识、ICU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具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专科护士临床教学管理中PDCA循环法教学成效显著优于常规教学模式,有效促进ICU专科护士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 标签: PDCA循环 ICU 教学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 。方法:我院从2022年4月开始建立了基于以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体系,总结其应用方法并对改善前后的护理质量展开对比分析,总结其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结果:改善后各敏感指标的达标率均显著高于改善前,P

  • 标签: 骨科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持续改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PDCA循环在口腔专科手术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我院手术室仪器设备按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通过找出现状分析、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实施改进,检查行动等等,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质量。结果:实施PDCA循环之后,口腔专科仪器设备维修率低于实施前,护士操作正确率和医生使用仪器设备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P

  • 标签: PDCA循环 口腔专科 仪器设备 手术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