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5年-2008年期间,我国省级行政域的行政支出增长速度均超过了GDP、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29个省级行政行政成本可划分为五大集团,行政成本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7个省级行政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2个省级行政域。解决居高不下的省级行政行政成本问题应把行政成本作为控制性指标列入政府的工作计划,强化政府成本的责任机制;引入企业成本核算机制,健全行政绩效考核体系;加快透明政府建设,让每个官员和公务员接受公众的监督;公众参与事关官员利益的行政事务改革,形成政府与公众讨价还价的博弈机制;增强财政预算的刚性约束,强化预算的权威性。

  • 标签: 行政支出 行政成本 综合评价 成本指数
  • 简介:<正>中国现今实行的行政行政建制,在发挥巨大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逐步调整改革的地方。在我国表现突出的、以经济活动中渗透着强烈地方政府行为为最主要特征的行政经济现象,就是在不尽合理的政区体制作用下,在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特殊区域经济类型。这一概念于1992年被首次提出后,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许多论著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侧面的分析。本文拟从中国封建时代行政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入手,揭示当前行政经济现象产生的深层历史原因,以期对该问题的深入探讨有所裨益。

  • 标签: 行政区划 行政区经济 县级政区 历史原因 州县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所有国家的行政分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理想化的行政体系。

  • 标签: 行政区 地方政府
  • 简介:行政域是国家进行分级管理所划分的地域单位和组织形式,作者经分析探讨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行政域划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及特点:行政管辖地域的大小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一级行政多由监察区和军事区演变而来;各朝代的行政变化最大者是最高一级行政单位;行政数在同一朝代呈由少变多之势;我国封建社会的政区层次基本以虚实三级制为主.

  • 标签: 中国 封建社会 行政区域 划分规律 经济发展 体制改革
  • 简介:根据1948年6月北平市地政局统计旧表,北平市面积包括内7外5郊8,计20个行政的范围,直至1948年底。自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到1966年,北京市行政曾作过9次较大的调整。具体情况如下:

  • 标签: 北京市 新中国成立 行政区域 1948年 史料 北平和平解放
  • 简介:<正>前凉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由张轨以河西之地为主建立的一个区域性政权.西汉时,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武帝以其故地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等河西四郡.昭帝时打败西羌置金城郡,合称河西五郡.东汉增置西平、西海、西郡.晋惠帝又置狄道郡.加上陇西、南安共十郡之地.前凉的政区主要是在这十郡的基础上进行分割与增设,对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各政权及北魏、北周的河西陇右政区划分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晋书·地理志》不载前凉政区,《魏书·地形志》又过于疏阔,使我们难以窥其大概.清洪亮吉作《十六国

  • 标签: 前凉 十六国时期 地理志 地理区划 元和郡县图志 张轨
  • 简介:<正>关于两个基本法之间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挖掘贯穿于基本法起草过程中的实事求是的立法宗旨。为此,本文意在从香港和澳门两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就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作粗略的比较研究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 标签: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基本法 香港基本法 政治体制 香港特别行政区 立法会
  • 简介:摘要笔者对如何巧记34个省级行政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巧记 省级行政区
  • 简介:一、2001年5月4日为澳门《粤华中学创建75周年纪念日》,经澳门邮政局批示编号为No2001/38和2001/40,印制纪念封两枚。邮政局刻制纪念邮戳1枚,专供盖销出口纪念封。还于5月4日设置临时邮局,出售邮品,加盖纪念戳。

  • 标签: 纪念封 纪念戳 纪念邮戳 周年纪念 邮品 中学
  • 简介:一、2001年8月1日香港邮政为纪念参与日本国际邮展2001而发行通用小型张一枚,亦为纪念香港邮政参展十周年而发行,这枚小型张是通刷小型张第五号。

  • 标签: 邮政 香港特别行政区 参展 发行 十周年 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