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鉴于男性特发性脊柱凸的外科治疗报道不多,仅有1篇针对特发性脊柱凸男性和女性手术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研究,本文在多中心研究的基础上对照男性和女性特发性脊柱凸X线片表现以及围手术期治疗结果。作者收集了8个独立的脊柱外科中心相关资料,包括需要手术干预的男性和女性特发性脊柱凸患者X线片表现、围手术期以及肺功能变化,

  • 标签: 特发性脊柱侧凸 女性手术 治疗效果 外科治疗 男性 围手术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训练对AIS患者弯角度与背部不对称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67例门诊保守治疗的AIS患儿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家庭训练,包括施罗特(Schroth)家庭体操的训练、姿势矫正、支具佩戴、站姿、坐姿、睡姿等。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测量Cobb 角、轴向躯干旋转(ATR)角度改变情况。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 Cobb 角度、轴向躯干旋转(ATR)角度改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家庭训练可改善AIS患者弯角度与背部不对称形态,从而减轻疼痛,改善心肺呼吸功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及自我形象。

  • 标签: AIS 康复 Cobb 角 家庭训练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AIS)患者凸关节突区域的免疫反应,探讨骨组织局部的炎症反应与脊柱凸的骨量降低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方法 A 组:对照组(先天畸形)10 例;B 组:病例组(AIS)10 例,在手术中取患者凸的下关节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检查,观察CD3、CD4、CD8等指标。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CD3 结果显示:对照组(先天畸形)凸下关节突染色为阴性, 病例组(AIS)凸下关节突染色的CD3 为阳性。CD4 结果显示:对照组(先天畸形)凸下关节突染色为阴性, 病例组(AIS)凸下关节突染色的CD4 为阳性。CD8结果显示:对照组(先天畸形)凸下关节突染色为阴性, 病例组(AIS)凸下关节突染色的CD8 为阳性。免疫荧光双标检测:结果显示凸下关节突的CD8 和CD4 染色阳性。结论 AIS患者顶椎区域的骨组织中发现了炎细胞浸润,与生物力学相互作用,促进了脊柱凸的进展,是影响AIS自然进程的另一因素。

  • 标签: AIS 顶椎 凸侧关节突区域的免疫反应
  • 简介:摘要:特发性脊柱凸属于畸形脊柱疾病范畴,这种疾病占据全部脊柱疾病的85%。特发性脊柱凸患病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的肺功能受到影响,然而,因机体自身代偿能力影响,肺部表现并不明显,可是对重度特发性脊柱凸患者而言,肺部表现明显,部分患者还会引发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针对重度特发性脊柱凸患者治疗均配合手术方案,术后康复护理,特别是肺康复护理,这对患者和临床是一种挑战。本文目的在于分析重度特发性脊柱凸患者肺康复的护理方法,以便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 肺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录2021.4——2023.4期间于我院接受支具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3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及支具治疗对患者脊柱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结果:3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较之治疗前,治疗后患者ODI评分、VAS评分有所降低,SF-36评分有所提升,P<0.05。结论: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脊柱功能,缓解其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支具治疗 疗效 脊柱功能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 简介:脊柱患者通常容易伴有心肺功能的异常以及神经肌肉系统的疾病,术前要注意做好检查和准备。术中麻醉要着重抓好几个方面:气道管理,术中体位,体温,大量失血的预防处理,脊髓功能的监测,术后注意呼吸功能的恢复,提供良好的镇痛。

  • 标签: 脊柱侧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护理的作用。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医院1例脊柱患者,手术后给予患者多方面精心观察护理。结果1例患者提前出院,并发症减少75%。结论护理是疾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脊柱 侧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的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这一时间段中,从我院选择60例脊柱X线片检查患者,对其进行全脊柱直立位、支点弯曲位和左右侧屈位X线片摄取,对脊柱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X线片清晰的显示出这60例患者的脊柱的实际情况,其中颈段患者13例,胸段的患者17例,腰段的患者30例。术前弯角度均位于23o~158o,其中中度(20o~60o)43例,重度(>60o)17例;椎体骨质畸形13例。结论X线片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脊柱的情况,对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脊柱侧弯 X线片 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优质护理在特发性脊柱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以及对术后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所收治的特发性脊柱患者 40例进行相关研究,并借助数字表法分为 2组,各 20例。这中间,参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则运用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进而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特发性脊柱患者的围术期,行优质护理的方法,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促进其术后的恢复。因而,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特发性脊柱侧弯 围术期优质护理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在国家发展的“大健康”背景下,关于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提高我国青少年健康水平越来越重要。而脊柱凸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不断发育阶段,若不进行干预和治疗,青少年的脊柱凸会逐渐加重并造成体形改变、疼痛、心肺功能下降等问题。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避免发生进展性改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施罗斯运动干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为广大朋友提供一定意见。

  • 标签: 施罗斯 运动 脊柱侧凸 青少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最常见的脊柱畸形,矫形术后可并发远端附加现象。远端附加现象常伴有不理想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多见于选择性胸椎融合术后的患者,表现为主跨度向远端未融合椎体延伸。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远端附加现象的定义为主弯下端椎向远端移动,主远端椎体数目增加且伴有远端融合椎下端第一椎体偏离骶骨中线增加5 mm以上或远端融合椎下第一椎间隙成角增加5°以上。远端附加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远端融合椎的选择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外科医生的标准不同,远端融合椎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对此存在较大争议。远端附加现象的发生不是单个危险因素直接导致的结果,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骨骼成熟度、远端融合椎与骶骨中线的距离、L4倾斜分型、肩平衡、冠状面平衡、腰弯柔软度、主胸矫正率、远端融合椎旋转等。远端附加现象的进展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不得不进行支具治疗甚至手术翻修。目前关于术后远端附加现象进展以及手术翻修指征的文献报道甚少。本文针对AIS患者术后发生远端附加现象的危险因素、预防以及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背景:近年来,整脊手法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在特发性脊柱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但该结论有待验证.目的:探讨整脊手法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在特发性脊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将80例年龄9-16岁的儿童特发性脊柱患者分2组治疗,对照组(n=40)进行整脊手法治疗,治疗组(n=40)在整脊手法治疗基础上进行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植入治疗,整脊手法治疗每2d-次.治疗后3个月,采用X射线评估两组脊柱Cobb角,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估疼痛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脊柱Cobb角均较低于治疗前(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率高于对照组(90%,73%,P〈0.05),治疗后3个月的腰椎及胸椎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胸椎:(17.32±3.98)°,(19.27±4.23)°;腰椎:(18.21±3.12)°,(23.25±4.64)°,P〈0.05],治疗后1,2,3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3.51±1.02),(1.15±0.57),(0.99±0.12)分;对照组:(5.01±1.31),(3.57±0.95),(1.46±0.64)分,P〈0.05];③结果表明,整脊手法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治疗特发性脊柱能改善患者脊柱功能,缓解患者疼痛.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 特发性脊柱侧弯 整脊手法 应用效果 影像学特点 生物材料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