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39例体部恶性肿瘤患者均采用X-SR治疗,记录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39例体部恶性肿瘤患者经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总有效率84.62%、无效率15.3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0%。结论体部恶性肿瘤患者经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疗效较为满意,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在今后实际应用中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体部恶性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可靠性评价模型,对国产和进口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设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修复时间(MTTR)、故障程度、系统异常发生频次和设备工作年限5个层面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对比分析5个层面的可靠性差异;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模型,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通过AHP得到可靠性评价模型定量计算的公式,并计算出理论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设计的5个层面可靠性评价指标,能够将每个指标根据自身特点划分出不同的评价等级。结论:应用AHP对5个层面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及其不同的等级进行定量计算,为国内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可靠性对比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 可靠性评价 指标 模型 层次分析法
  • 简介:目的了解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手术配合效果.方法对28例难治性精神病人进行双侧扣带回、杏仁核、内囊前肢、尾状核、下丘脑等射频毁损治疗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手术配合及术中严密观察护理.结果通过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术中严密的配合与护理,28例病人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与病人能否认真配合手术有密切关系.术中严密观察和手术配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标签: 立体定向 精神疾病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头部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即利用立体定向技术进行病变定位,用小野集束单次大剂量非共面旋转照射靶区,致使头部病变组织坏死的一种技术。由于高剂量集中在靶区,因此对患者的固定要求毕常规放疗更高,要求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头部移动小于等于1毫米,本文分析研究一种应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头部固定解决方案

  • 标签: 放射治疗 头部固定 立体定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立体定向穿刺和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成传统组(开颅手术)与研究组(立体定向穿刺),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三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

  • 标签: 立体定向穿刺 开颅手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9例HCH患者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8月。按照单盲法将6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其余3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HCH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其治疗效果更优于传统开颅手术,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微创术 开颅手术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内血肿临床施行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所呈现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遴选自本院明确诊断为脑内血肿的患者,共56例(病例范围:2022年01月-2022年12月)。开展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首先抽选的28例施行传统开颅手术作为对照,另外28例则纳入观察组施行立体定向软通道置管尿激酶液化引流术。分析两种术式的近期疗效、安全性,以及患者生活能力等数据,对比得出差异。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良好率(92.86%)、近期有效率(96.43%),以及患者Barthel指数均处在对照组水平之上(P<0.05);组内并发症共2例,发生率(7.14%)相比对照组处在较低水平(P<0.05)。结论:立体定向引导的穿刺引流用于脑内血肿兼有微创、高效的优势,临床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得以降低,且预后生活能力显著改善。

  • 标签: 脑内血肿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 软通道 尿激酶液化
  • 作者: 郭成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4-22
  • 机构: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兰州 730050
  • 简介:【摘要】目的: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立体定向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监测护理,做好效果分析。方法:选取难治性癫痫患者共计50例,对照组、观察组难治性癫痫患者分别为常规护理、视频脑电图监测护理,做好满意度情况的比较和分析。结果:统计不同方法管理下的管理满意度,比对后显示情况为观察组合计值>对照组合计值(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并发症进行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整体并发症人数分别为1例、3例,观察组效果良好(p<0.05)。结论: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立体定向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监测护理,患者情况明显好转,效果良好。

  • 标签: 难治性癫痫 立体定向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监测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立体定向放射联合介入治疗在中晚期肝癌应用疗效。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肿瘤科接收肝组织病理活检确诊中晚期肝癌患者7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6例,为单一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36例,为联合组,分析疗效差异。结果:联合组中晚期肝癌缓解率94.44%,高于单一组80.56%(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且未增加毒副反应。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 介入 中晚期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80例进行了脑胶质瘤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0例一组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开颅肿瘤切除手术,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对其脑胶质瘤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患者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两年后的存活率是72.5%,复发的概率为42.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为80.5%,复发率为10%,可知观察组中的患者存活率和复发率都比对照组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中还真的ADL和神经功能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可以让患者获得更加好的治疗效果,且这一治疗手段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 脑胶质瘤 疗效 体会
  • 简介:摘要远处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晚期乳腺癌是不可治愈的。寡转移是介于局限期和广泛转移的一种中间状态。放疗在寡转移性乳腺癌的局部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立体定向放疗(SBRT)技术的发展,可以予以根治剂量,同时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既往研究证明SBRT是安全有效的,对乳腺癌的骨、肺、肝、脑、淋巴结等寡转移的局控率>80%。但是,如何筛选真正的寡转移还存在一定争议,进一步的随机临床研究证实放疗能否改善患者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肿瘤寡转移,乳腺/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基于立体定向放疗(SBRT)技术的立体定向心脏放射消融术(SCRA),并通过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对该新型治疗方法进行综合评估。方法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被评估并纳入临床试验,受试者均接受了真空垫体位固定和四维CT模拟定位,本研究以计划靶区体积(PTV)为目标,采用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设计立体定向放疗计划,使用R50%、均匀性指数、适形性指数等参数评估治疗计划,并对比受试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3例室性心动过速(VT)和1例室性期前收缩(PVC)受试者接受了处方剂量25 Gy的单次SCRA,PTV平均值为71.3 cm3(60.3~89.4 cm3),平均治疗时长12.0 min (4.5~21.0 min)。短期随访平均持续了18周(14~25周),结果显示受试者未出现并发症,VT负荷和PVC负荷显著下降。结论SCRA术短期内有效和安全,但关键放疗技术的效果和使用规范仍需要继续探索。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立体定向心脏放射消融术 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初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实现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计划中靶区适形度、剂量溢出、剂量跌落等指标的自动评估。方法使用Eclipse Scripting API应用程序开发接口和C#编程语言,以脚本插件结合可执行程序的方式进行开发。根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0915号报告中NSCLC立体定向放疗计划要求,实现相关指标的自动评估,其中还设计了一种等间距采样和双阈值的规则,可以更精确和便捷进行靶区外剂量跌落的评估。结果随机选取临床上13例NSCLC立体定向放疗计划,分别使用本文中的方法和Eclipse系统自带的模块进行评估结果对比可知,两种方式评估结果都符合临床要求,耗时分别为(6.31±1.11) s和(678.54±60.92) s,使用前者评估效率更高(P<0.05)。结论NSCLC立体定向放疗计划评估软件界面友好,能实现靶区适形度、剂量溢出和剂量跌落等指标的自动评估,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Eclipse脚本 剂量跌落 自动评估 癌,非小细胞肺/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 简介:立体定向低分割适形放射治疗是使用立体定向定位体架系统,建立体部外坐标系,行CT定位薄层扫描图像,运用wimrt系统将肿瘤的大小、形态、邻近脏器的结构进行三维图像的重建,制定治疗计划。治疗设备为西门子直线加速器,能量为15MVX线。其设备先进,具有疗效好,治疗过程无痛苦、无流血、疗程短,易被病人接受等优点。我们自1999年9月以来,运用立体定向低分割适形放射治疗肝癌病人52例,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治疗及护理方面的有关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适形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定位 肝癌病人 低分割 护理 西门子直线加速器
  • 简介:目的探讨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分别行苍白球腹后侧部(PVP)毁损术和/或丘脑腹中间核(Vim核)毁损术,观察术前及术后一周病人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结果术前和术后一周分别对病人行UPDRS评分,术前"开"状态评分为(47.82±6.48)分,术后一周评分为(22.73±4.64)分,得分下降了52.47%;术前"关"状态评分为(90.75±17.52)分,术后一周评分为(36.41±12.26)分,得分下降了59.88%.两种状态术前、术后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帕金森病 微电极 立体定向 UPDRS评分 PD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抽吸配合尿激酶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立体血肿抽吸治疗,同时采用尿激酶50kU实施引流治疗;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包括采用药物实施降压治疗、营养神经以及提高脑部代谢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第1、2、4周后血肿周围水肿消失情况以及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第1、2、4周后,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观察组分别为(8.7±1.6)、(7.12±1.8)、(5.6±0.8)ml,对照组分别为(16.7±2.9)、(14.8±1.7)、(6.5±1.3)ml。两组治疗1、2周后水肿消失体积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4周后水肿消失体积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2、4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伴发脑水肿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抽吸配合尿激酶引流能够使血肿周围水肿出现显著下降,使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升。

  • 标签: 脑出血 脑水肿 立体定向抽吸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单靶点置管抽吸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3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单靶点术治疗术后辅以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对其手术时机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3例均为出血6小时以后手术。本组治愈或好转21例,死亡2例,随访3—6个月,存活者中,AP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一级3例,二级11例,三级7例,四级2例。结论,立体定向单靶点置管抽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创伤极小,可兼顾引流丘脑及脑室内血肿,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高龄,身体条件差病人也能耐受手术。

  • 标签: 立体定向 单靶点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脑脊液置换术
  • 简介:目的观察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对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21例原发性肝癌在螺旋CT定位扫描后.采用Fisher3DTPS设计治疗计划,Varian600C直线加速器实施计划,90%等剂量线包绕计划治疗体积(PTV).DT:38~48Gy/5~F/10~14D.结果:放疗后5天AFP下降,有统计学非常显著差异(P<0.001)。治疗后肝功好转,较治疗前有统计学非常显著差异(P<0.001),血象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结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肯定.并用是一种安全的,无创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近期疗效 治疗后 治疗计划 无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