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太阳能发电做为一种环保及可再生能源型的供电模式,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利用。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正处于发展和建设阶段,许多民众对这种新兴的发电模式缺乏客观的认识、理解比较模糊。作为新能源媒体传播机构,我们有义务与各位行业人士一起把这份责任承担起来,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 标签: 太阳能发电 阳光 可再生能源 供电模式 发电模式 责任承担
  • 简介:当德国利用光发电己成为一项国家重点扶持的新能源电力时,中国光企业在为德国“打工”;当德国民众利用光发电向国家出售电力的时候,中国民众只在电视或图片上看到大型荒漠电站……。在中国,发电进入平民家庭还有多远?只要在远景计算中存在可行性。各个行业领域都不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上海太阳能研究所所长赵春江博士就是身体力行来实践平民发电的第一人。

  • 标签: 光伏发电 民用 新能源 研究所 太阳能 电力
  • 简介: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于1998年8月18日在保定高新区工商局批准登记注册,注册资本金为500万元。2004年1月,变更为“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2003年,英利销售收入1000万元,2007年递增至42亿元。2004年底启动二期扩建项目,形成年产硅片70兆瓦、电池片50兆瓦、电池组件100兆瓦,

  • 标签: 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积累 领袖 光伏 中国 二期扩建项目
  • 简介:据《国家地理》昨天报道,美国一个研究小组最新发明了一种能自行发电的背包。这种旅行包从背包者的走动中获得电力。这一发明被称为“悬挂式负重背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学家劳伦斯·罗马主持了开发工作。

  • 标签: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背包 发明 发电 充电 《国家地理》
  • 简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引起人类的关注,欧洲的风能发电企业也迈入了新的繁荣时期,这些企业称未来的风能发电能够满足整个欧洲大陆的用电需求,但是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克服公众对涡轮发动机的抵抗情绪。

  • 标签: 风能发电 欧洲 用电需求 鸟类保护
  • 简介:在全球急剧增长的产品需求市场的拉动下,我国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中国光企业已经达到500多家,电池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千瓦,生产总量约45万千瓦;组件产能达到200万千瓦,产量达到80万千瓦。中国已一跃成为仅次于日本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伏生产大国。中国光企业第一个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现在已经跻身于全球十强的前四名。

  • 标签: 光伏产业 中国 生产能力 能源 阳光 需求市场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近年来深化改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急剧增加,而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减少二氧化硫的污染,尤其是减少大型锅炉SO2的排放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上海石洞口发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对现有300MW机组的烟气脱硫改造工程的方案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烟气脱硫 火力发电厂 电站锅炉
  • 简介:该文论述了各种发电用一次能源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在目前仍以煤炭作为发电用能源为主的状况下,要重视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开发核电和水电。

  • 标签: 一次能源 煤炭 洁净煤燃烧技术
  • 简介:国华定洲发电厂一期工程小径管设计是在国华公司的要求下,在施工的后期完成的,是在国内电力系统首次进行的类似设计。通过调研、讨论、设计实施的工作过程,以参考电厂为基础,进行优化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文通过介绍分析比较,详述了小径管的优化设计过程,旨在介绍小径管的设计经验,并对小径管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今后电厂的小径管设计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电厂 小径管 设计 优化
  • 简介:该文拟通过秸秆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部分实例的分析,对其燃料资源评估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使同类型项目燃料来源的可靠性得到重视。

  • 标签: 秸杆发电 燃料资源 可靠性
  • 简介:近日,我国第一台以小麦秆、玉米秆等黄色秸秆为燃料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一国家电网公司国能河南浚县项目1×2.5万千瓦机组一次并网成功,开创了我国以小麦秆、玉米秆为燃料的黄色秸秆生物质直燃发电机组建设工作的新突破,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自去年12月1日通过国能单县生物质发电项目成功投产以来,在掌握了以棉花秸秆、林木废弃物等灰色秸秆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后,

  • 标签: 生物质发电项目 玉米秆 小麦秆 直燃 国家电网公司 棉花秸秆
  • 简介: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昔日被认为应该淘汰的煤炭工业重新焕发了生机。有专家预言,在未来几十年里,煤炭在世界能源体系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燃煤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使地球温室效应明显加剧,导致全球气温变暖问题日显突出。既要使用煤炭,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为如何解决这一“矛”与“盾”问题,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技术创新研究。

  • 标签: 燃煤发电 技术组合 二氧化碳排放 煤炭工业 地球温室效应 全球气温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