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自2017年9月及12月联合国安理会分别通过了制裁朝鲜的第2375号决议、第2397号决议以来,朝鲜的国际生存环境仍十分艰难。朝鲜采取了一系列主动的外交举措,于2018年4月21日宣布停止核武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2018年4月与6月,金正恩分别与韩国总统文寅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朝鲜半岛正进入自朝鲜战争以来最具历史性的变局。近年来,俄罗斯"转向东方"在外交政策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加强与东北亚邻国的外交互动。朝鲜近年来也基于其自身考虑与俄罗斯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合作逐渐加强。俄罗斯与朝鲜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于东亚区域稳定乃至整个国际局势将产生直接影响。俄罗斯也致力于在朝核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采取积极主动的外交举措,以期半岛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

  • 标签: 俄罗斯 朝鲜 关系 政策分析
  • 简介:二战之前,东南亚地区数量相对有限的日本移民中,"南洋姐"一度"一枝独秀"。她们作为早期日本东南亚扩张的先驱,为日本"南进"东南亚地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欧洲列强的海外扩张,打头阵的多是海盗和传教士,而日本最初的海外扩张,主力军则是以卖淫为生的"南洋姐"。当时,日本海外经济实力难以抗衡西方殖民者的大背景下,"南洋姐"是日本政府默许的一种实用性输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迅猛扩张,"南洋姐"曾经持有的"开拓"者地位急剧下降,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 标签: 日本 东南亚 朱印船 妓女 南洋姐
  • 简介:美国自阿富汗的撤军不大可能实行“零驻军”,而是塑造“负责任的撤军’’形象的同时,尽量实现阿富汗问题的“阿富汗化”。撤军后,“美阿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美国将实行“有限的长期驻军”,对阿进行有限度的经济援助,并力图主导阿富汗的和解进程。同时,美国将会鼓动阿富汗邻国等更积极的参与到阿富汗事务中来。再考虑到美国的国际地位与对外干涉的历史,撒军后美国阿富汗问题上的影响虽将会有一定的减弱,但仍将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 标签: 美国 阿富汗 撤军 影响
  • 简介:中亚地区作为中国西部的主要邻区,对中国西北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日趋重要。冷战后,中亚地区由于民族、宗教和大国博弈等原因,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各种传统的与非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不断出现。对中国而言,如何充分演绎好中亚各国可靠战略伙伴的角色,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因素的挑战,既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地区稳定与发展应尽的历史职责,也是为赢得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而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需要。

  • 标签: 中亚安全环境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 “三股势力” “伊斯兰国”
  • 简介:<正>巴基斯坦国土面积为796,095平方公里,人口为9,900多万(1986年7月)。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极大。东巴独立后,巴基斯坦政府痛定思痛,开始重视对落后地区经济和农业的开发,特别是1977年哈克执政以来,更是高度重视,措施具体,收到了某些实效,当然也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 标签: 落后地区 巴基斯坦 农业新技术 国民经济 农村人口 地区经济
  • 简介:藏传佛教与上座部佛教中,比丘尼的传戒体系早已中断。由于许多佛教女性主义运动者推动重建比丘尼僧团,从1996年起东南亚国家逐渐产生了自称比丘尼僧团的团体。不过,那些自称比丘尼的女修行者,戒律、社会和法律上的认可还算是有一些问题。泰国虽然有了恢复比丘尼僧团运动,但不是全国的八戒白衣母(MeaChee)都出来支持这个提议,许多八戒白衣母愿意保留自己原来的身份,而不受比丘尼戒。复兴比丘尼传戒的意义与影响可能与两性平等没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将从社会与泰国文化上的两性概念探讨两性平等问题,探讨泰国文化母系社会本身是否有两性不平等问题存在,南传佛教界里没有比丘尼是否意味着存在两性不平等;比丘尼的复兴是否解决了泰国佛教女性出家的形象问题;泰国佛教女修行者在身份上、形式上和精神上的出家意识。所有这些都值得探讨。

  • 标签: 泰国 南传上座部 比丘尼 传戒 复兴
  • 简介:一、先秦时期稻作农业技术的初步传入东南亚水系纵横的地理环境以及暖热多湿的气候特征,决定在中国古代农作物文化体系中对东南亚农业发展影响最大、亦最为深远的当属稻作文化.以前由于学术界亚洲栽培稻起源问题上多持印度说①,故此,探讨东南亚稻作农业源起时,也往往把目光更多地投注艰难地探寻其与印度文化之间的联系交流中.

  • 标签: 秦朝 汉朝 文化传播 稻作农业技术 农业科技推广 稻作农业科技文化
  • 简介:本文从国际民间组织的特征及演变着手,分析了国际民间组织国际法中的法律地位问题,并通过研究国际民间组织对国际社会及国际法秩序的影响,论证了国际民间组织具有一定的国际法律地位.最后,提出国际民间组织为了追求更广泛权利而导致的对法律地位的追求,是为了国际法理想的实现.

  • 标签: 国际民间组织 法律地位 国际法 特征 国际法律人格 法律主体
  • 简介:尊敬的经社理事会主席阿里·哈查尼先生,各位政府代表和非政府组织同仁们,主席先生:我很荣幸地代表中国26个全国民间组织,在这个以就业为主题的高级别会议上发言。

  • 标签: 理事会 会议 联合国 非政府组织 民间组织 先生
  • 简介:尊敬的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首先.对第八届中德人权研讨会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这次会议“人权与司法”的主题很有价值和意义。有幸同德国朋友共同探讨这一问题,感到由衷的高兴。对德国朋友的盛情邀请、周到的筹备和安排,表示衷心感谢!

  • 标签: 人权 中德 主旨 朋友 先生 德国
  • 简介:20世纪50、60年代民主政体东南亚国家的实行均以流产而告终,威权主义代替民主政体对东南亚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认为'民主'之树移植容易,但是开花结果却需要许多前提条件.本文从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三个角度分析东南亚国家实行'民主'所需的相应条件.并对'民主'东南亚的发展趋势作了简短预测.

  • 标签: 民主 威权主义 亚洲式民主
  • 简介:尊敬的北川文章理事长先生.尊敬的主席先生,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首先,我代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对研讨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祝贺并对霞山会为会议所做的精心周到安排和给予我们的热情友好接待表示衷心感谢!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日本 外交关系 政治关系
  • 简介:美国的“重返亚太”政策和印度的“东向政策”现阶段以协调为主。美方援引印度势力为其所用,高度肯定印度的积极角色,积极鼓励印度亚太地区发挥更大作用,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美印防务合作,推动建设中的东亚多边机制包容印度,鼓励印度缅甸、斯里兰卡等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作用。这种互动的地缘政治影响极为深远,将促使印度更大胆地东进亚太并更积极地参与东亚区域化进程。但美印分歧仍极为突出,印度极力维护其战略自主性,双方地区战略重心上存在明显分歧,从而决定了两国战略难以合流。

  • 标签: 东向政策 重返亚太 亚太安全格局
  • 简介:值此中国汶川“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日本社会教育团体碧波会和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在日本福冈举办灾后重建儿童绘画摄影展。这次画展的作品主要是灾区儿童及中国其他地区儿童制作的.主要反映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以及灾区儿童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表达了灾区人民不怕困难。重建家园的奋斗精神。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灾区重建 儿童绘画 日本社会 摄影展 地震
  • 简介:英国人从17世纪开始亚洲的活动,其主要据点就是印度.经过近1∞年的发展,形成了英、印、中三角贸易.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印度在三角贸易中的地位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最终成为整个贸易体系的基石.

  • 标签: 印度 英国 三角贸易 中国 贸易地位 交易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