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正>目次一、劳工标准的概念和内容二、国际贸易中劳工问题的由来与演进三、WTO体系内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的冲突四、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原因和实质五、我国对劳工问题的立场与对策六、结束语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是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问题,即是否需要在世界范围建立统一的劳工标准体系,是否应该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甚至通过贸易制裁的方法来监督劳工标准的推行等。我国在2001年加入了WTO,

  • 标签: 劳工标准 贸易制裁 国际劳工公约 劳动标准 就业歧视 劳工权利
  • 简介: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分,有新旧两种标准.“旧说”以行为人主观上认为是秘密或公然的偷抢行为作为界分标准,“新说”以是否以对物平和的方式抢夺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具有致人伤亡可能性作为界分标准.公开盗窃超出盗窃罪所能容纳的社会危害性的范畴,符合抢夺罪的构成要件,刑法中也有相应佐证;“旧说”主客观具有一致性,不会扩大抢劫罪的犯罪圈,适应我国当前复杂的刑法实益.

  • 标签: 盗窃 抢夺 公然盗窃 界限
  • 简介:2012年《刑事诉讼法》通过对“确实、充分”加以解释的方式间接地引入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但二者结合的实践运用除了需要面对传统的适用困惑,随之而来的还有中国式的实践挑战。法律规范的简单引入和实践中的具体运行并非等量概念,而这种适用中的差异和差异中显现的问题,却容易在同一“标签”的掩盖下为继受者所误读。就我国现状而言,“排除合理怀疑”与“证据确实、充分”的结合适用还存有配套制度、诉讼规则和体系化建设的诸多缺陷和问题,其中证据规则体系的完善应当成为我国证据制度建设的头等要务。“排除合理怀疑”的远期前景是在诉讼和证据规则的完善基础上充分吸纳其理论内涵。当下我们能够着力解决和亟须面对的,是其作为一种证明方法所应当做出的适应与改变。

  • 标签: 排除合理怀疑 证明标准 证据规则 无罪推定 证明方法
  • 简介: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对搜查证的签发设立证明标准是法治国家的通行做法。但我国搜查证明标准整体而言处于缺位状态,应当在立法理惫和司法实践中加以完善,比如要体现比例原则、搜查证签发的证明标准明确化。

  • 标签: 搜查 证明标准 搜查证 比例原则
  • 简介:“罪行极其严重”作为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死刑适用总标准,由于其自身承载着重刑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死刑适用的限制上存在着功能性缺陷:立法上难以限制死刑适用的罪种范围,司法上具有重客观危害性、轻人身危险性的裁判导向。这种缺陷的存在并非由于立法技术的原因而形成,而是立法对“严打”政策难以选择的服从。要弥补这一缺陷,司法实务中就必须注重人身危险性评价对死刑适用的特殊意义,并强化其对死刑选择的制约作用。

  • 标签: 死刑适用标准 刑法 罪大恶极 罪行极其严重
  • 简介:VITA的新专利政策引起了政府以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VITA的新专利政策,接着阐述了美国司法部对VITA专利政策的反垄断分析评介,然后,从政府和产业界、支持与反对的角度分析了各方对VITA专利政策及事前披露原则的观点,最后介绍了VITA的新发展。

  • 标签: VITA 专利政策 事前披露原则
  • 简介:假冒专利罪指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假冒专利罪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专利法第五十八条所规定的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而冒充专利行为和专利侵权行为则完全被排除在刑罚处罚之外。从国家专利制度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看,冒充专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不逊于假冒他人专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此外,由于假冒专利罪侵犯的客体之一是专利权人的商誉,而不是专利权-专利制度的核心内容,并且在专利领域大量存在的违法行为是专利侵权行为,因此,仅规定假冒专利罪不利于维护专利制度的权威性和充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 标签: 假冒专利罪 立案标准 犯罪构成
  • 简介:枪支检验鉴定是地市级公安机关痕迹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关于鉴定标准,公安部(2001)68号通知《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作了明文规定:“(一)凡是制式枪支、弹药,无论是军用枪支、弹药,还是民用枪支、弹药,一律认定为枪支、弹药;(二)凡是能发射制式(含军用、

  • 标签: 枪支 鉴定 思考
  • 简介:对于职务犯罪侦查案件质量评价标准,应坚持“四率”:即有罪判决率、撤案率、人均办案率和大要案率;对于批捕案件质量评价标准,不能以诉、判结论为依据,要坚持法定逮捕条件的标准;对于公诉案件质量评价标准,要坚持“区别于判决标准论”,正确看待无罪判决和不起诉。

  • 标签: 办案质量评价标准 检察机关 公诉
  • 简介:无害错误在美国刑事诉讼领域一直饱受实践和理论的争议,尽管理论上存在值得反思之处,但实践中上诉法院及联邦最高法院却十分推崇。无害错误在适用上的争议反映出寻求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之间的矛盾。在最小损害原则的前提下,以充分尊重程序正义为基础,允许上诉法院适用无害错误规则,在一定范围内容忍初审法院不完美的审判是可取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界定错误的范围及适用无害错误的标准。我国虽然在法律上没有明确无害错误的概念,但该规则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皆有值得借鉴之处。

  • 标签: 上诉程序 无害错误 适用标准
  • 简介:《国家赔偿法》确立的抚慰性赔偿标准不能为财产权受到国家侵权行为损害的受害人提供全面的救济,应当适时修改《国家赔偿法》,确立补偿性原则,增加惩罚性赔偿,并对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以及给付赔偿金等方式的具体适用标准进行修改完善。

  • 标签: 财产权损害 国家赔偿 补偿性原则 惩罚性赔偿
  • 简介:案情原告任甲诉称,其与被告任乙系案外人胡某的养子女,胡某死后,两人共同共有上海市某幢房屋的二楼全部和底楼西南间、西北间、东北间、车间、附屋(以下简称系争房屋)。其后,原告长期侨居海外,系争房屋一直由被告居住,但该房屋产权未进行分割。

  • 标签: 共有房屋 产权分割 标准 共同共有 房屋产权 养子女
  • 简介:在2014年3月15日即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联合发布《互联网企业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标准》。这是我国互联网领域首部由独立第三方学术机构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测评行业标准,严格遵循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准则,是在充分考量消费者个人权益保障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标准》以知情同意原则、合法必要原则、目的明确原则、个人控制原则、信息质量原则、安全责任原则为基本原则,制订了包括知情同意、收集、加工、使用、转移、个人控制、政策修改、安全责任、特殊领域的个人信息在内的指标体系。

  • 标签: 个人信息 隐私权 互联网 测评标准
  • 简介:天津法院的法官是司法标准化建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深入调研、集思广益、适用标准、严格评查。对法官们来说,司法标准化已经内化于心,伴随着他们工作的方方面面。

  • 标签: 标准化 司法 法官 法院 天津 “我”
  • 简介:7月1日起,中央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将执行更严格配置标准。并禁止配置高端设备、豪华家具。财政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国管局、中直管理局20日联合对外公布《中央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从资产品目、配置数量上限、价格上限、最低使用年限和性能要求等方面全面限定中央行政单位办公标准,以此取代2009年印发的《中央国家机关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配置标准(试行)》和2011年印发的《中央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购置费预算标准(试行)》。

  • 标签: 中央国家机关 配置标准 行政单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 办公设备 办公家具
  • 简介:审判监督程序,通常又称再审程序,是司法饥关用以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判的特别纠错程序。如果说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审判监督程序无疑是司法程序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从法律上规定一套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再审程序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行三大诉讼法对再审程序的规定却过于原则、过于粗陋,操作性不强,难以发

  • 标签: 再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司法 改判标准 立法构想 保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