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安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我们最早是通过他那独特的现代刻字作品所了解的。他以前所展现的也以现代刻字作品居多。那强烈而鲜明的个性风格,使他成了中国现代刻字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而当我最近得以看到他较多的书法作品时,则进一步被他的艺术才情所感染。他用毛笔,在宣纸上同样创造了别具个性的艺术形式,其作品刚劲飒爽、朴质恣肆,这些都足以引人欣赏。

  • 标签: 王志安 书法艺术 刻字作品 个性风格 书法评论
  • 简介:坚勤学更上层楼十年前见过高运甲一书法条幅,并无什么特别印象,窃以为他身为文联领导,公事纷杂,余暇弄墨遣兴,不过聊作调剂而已。之后不久,在十数次书法展上屡屡见其大作,知他笔耕不辍,孜孜砣砣,居然功夫日进,遂刮目相看,也有了前贤的“坚勤学,至道非弥”之叹。

  • 标签: 《高运甲书法艺术》 序言 书法生涯 艺术精神 书法展览
  • 简介:作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巨人,陈独秀领导了包括美术在内的新文化运动,该运动以科学民主为指向,全面启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本文论述其与美术有关的身世、学识、言论思想等,从这一视角,再认识“美术革命”这一历史命题及与当代美术相关的一些问题,以此勾勒出这位守旧顽固势力“终身的反对派”与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关系。

  • 标签: 美术革命 中国思想 近现代 学识 身世 再认识
  • 简介:坚,1958年10月生于湘乡。现为齐白石纪念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委会主任、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理事、湘潭市花鸟画家协会主席、高级美术师。作品多次获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省美协等权威机构的奖项。部分作品被中华世纪坛、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等部门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美术》《国画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出版画册作品集六本。

  • 标签: 中国美术家协会 王志 协会会员 《人民日报》 花鸟画家 湖南省
  • 简介:相对于前些年的热闹,当今硬笔书坛,多了理性思考,这些思考无疑是必须而具现实意义的。

  • 标签: 《前赤壁赋》 隶书 古韵 大气
  • 简介:"五岳"是中国山文化至尊,有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不是"山",尽管它列于"三山"之首,也之所以列于"三山"之首。黄山,可以傲视"五岳"说:"黄山归来不看岳"。何来的底气?那就是文化——视觉文化。在中国山水画文化之中,大概只有黄山——只要画这一山,便可矗立起一个彪炳美术史的伟大流派——黄山画派与一批大师。而这一美术文化又融入了山水文化之中,使之昂首天外。

  • 标签: 中国山水画 安徽省 画院 视觉文化 当代 山水文化
  • 简介: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开始设置设计专业,至2002年,设计学院宣告成立。多年来,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秉持以“实验性、前瞻性、艺术性”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推动和完善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建设。本期《美术研究》杂志专访中央美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教授,请他谈一谈设计教育的教学建设、整体发展态势与未来走向。彭筠(以下简称“彭”):您2003年担任设计学院院长以来,中央美院设计学科呈现一种跨越式发展态势,在学校整体学科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首先请您谈一谈设计学科在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中的基本定位和学科特点?

  • 标签: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学院 设计教育 院长 面向未来 教授
  • 简介:兴先生的《中国书画美学简论》,日前已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这不仅是其多年来书画美学理论研究的总结,也是其教学,创作领域里自我深化、升华的生动展示。《简论》一书分上中下三篇:“儒道释三家美学与中国书画”、“历代书画家美学思想管窥”以及“书画美学的几个重要范畴”。上篇是对中国书画美学的寻根究源,中篇从不同朝代不同书画家的理论与实践中探索了其美学思想的表现与特征,下篇则从八个不同的侧面系统地阐述了书画艺术在其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审美世界观及审美创作的方式、方法与取向。一言以蔽之,兴先生成功地揭示了中国书画领域里认识美、欣赏美及创造美的基

  • 标签: 书画美学 美学思想 理论与实践 中国书画 简论 发展历程
  • 简介:宋人碑志多署书丹信息,由此可通过书丹考察当时书法。北宋中期颇负盛名的宋求尤擅楷体,后世却湮没不彰。主要原因如下:欧阳修书风革新推崇与宋求同时的蔡襄书法,经过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助推,尚意书潮蔚成风气。谨守晋唐法度的宋求难免成为尚意书潮的革新对象,加之长期形成的宋明尺牍书法传统、帖学传统将其汰择出书史;宋求虽属儒者工书,但伏石书丹乃体力活,颇被书坛大家视为匠人书法、待诏书法,难容于崇道轻艺传统;宋求长期待诏阙下,其仕途经历限制了书法传播。宋求书丹研究昭示出至少两点方法论意义:其一,书丹个案研究能对古有书名今无作品的书家做更多元的考察;其二,以大数据观念兼重传世与出土碑志书丹,能对流动书家的碑志书丹予以编年系地,有助于了解当朝书坛人员构成,益于索解当朝的区域书风。

  • 标签: 北宋 碑志 书丹 宋敏求
  • 简介:《平山堂图》是研究清代版画及社会文化的重要书籍。笔者在回顾版画史研究的成果与限制后,尝试从《平山堂图》出发,依据图像本身所提供的资料条分缕析,将观看关系注入权力的元素,从而进入反思的范畴,即版画预设的观者如何在观看之中重新赋予地方名胜以新的意义,彰显出地景塑造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笔者认为,《平山堂图》作为歌颂太平盛世的政治产物,不仅是乾隆皇帝南巡扬州的“旅游指南”,更是大清皇室、官僚等权力机构对于行政、文化乃至帝国秩序的想象。

  • 标签: 《平山堂图志》 版画 扬州 地景塑造 政治权力
  • 简介:9月26日,第二次《中国画院》编撰工作会议在杭州浙江展览馆召开。来自全国主要省、市、自治区的近50家画院代表、史专家和全国多家媒体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是继2016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首次会议后的再一次相聚。会议围绕着《中国画院》编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和对这项工作的理解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会议由浙江画院副院长池沙鸿主持,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报》执行主编王平任点评专家。

  • 标签: 专家座谈会 中国美术 编撰工作 画院 编撰过程 信息中心
  • 简介:6月2813,由中共淮南市委宣传部、淮南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和淮南市教育局主办,淮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淮南博物馆承办、淮南铭中学、淮南名爵商务会馆协办的“铭杯全国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在准南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 标签: 青年书法家 淮南市 安徽 新闻出版局 博物馆 宣传部
  • 简介:在清初特定的政治环境中,那些经历“失节”之痛后,又徘徊复归的士人言行,在文人士大夫画家群体中体现得亦别有况味,尤其是在江南,以王鑑、王时所代表的士人群体,则是考察这种常态的绝佳范本。他们的社会网络,鲜明地折射出清初江南社会“两截人”士人群体的生活与心理世界,他们与这个网络的互动,塑造了其人的人格、个性与文化身份。

  • 标签: 清初 王鑑 王时敏 丧乱遣怀
  • 简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省文联、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的“岁月留金”汤义大漆艺术展于2015年4月22日15:00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范迪安任学术主持,展出汤义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的获奖作品《凤归来》、中国美术馆收藏画作《香远·红莲》等作品。通过这些作品,不仅能让人全方位领略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及其艺术探索,更能从这些极具中国文化意味的意象中感受到大漆永恒的魅力。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艺术展 大漆 中国美术家协会 福建师范大学 获奖作品
  • 简介:纵观我国的造物设计史,自宋代文人间开始盛行的“古玩”鉴赏,一直发展到明代案头“清玩”的兴盛,其造物观念基本一脉相承,逐渐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文人趣味”主导的审美范式。文人将书斋案头清玩的品鉴作为一种流行的雅事,并且将文人文化与当时精湛的工艺相结合,将“格物”概念寓于其中,以物养德,以物明志,借物修心。明末清初出现了大量描写文人案头清玩雅趣的经典之作,本文尝试通过对明文震亨的《长物》与清李渔所著《闲情偶寄》两部历史典籍中不同时期器物制造观念的分析,探究明代的“尚古”风尚至清代“尚奇”之审美趣味两者间转变的精微之处。

  • 标签: 明清时期 文人视角 造物观念 传统家具 尚古 创新
  • 简介:主持人:中国的画院是世界美术体系结构中的特倒,这样的状态对于全球美术界具有何等意义?中国的画院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美术作出了何种贡献?如果没有中国的两院体制,中国美术和世界美术将会失去什么?孙卓:中国专业画院的创作机构的设置在世界美术体系结构中是一种独特的创举,在绘画艺术的专业化机构设置的道路上中国是先行者。

  • 标签: 世界美术 体系结构 中国美术 画院院长 区域特征 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