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2 个结果
  • 简介:德峰同志是武汉解放后的第一任市长.他原藉是湖北保康县.第一次大革命中曾担任过武汉市的公安局长,后曾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三大战役胜利后的渡江前夕,党从老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准备南下接管时,他曾出任过刚解放不久的郑州市长,以取得接管大城市的经验.武汉是在1949年5月16日获得解放的.当时,准备南下的大批干部队伍尚滞留在漯河

  • 标签: 武汉市 干部队伍 选举委员会 公安局长 “三反”运动 秘密工作
  • 简介:日记主人嵩庆(1902—1991)浙江镇海人,历任北伐军总司令部秘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航空委员会经理处处长、军政部军需署粮秣司司长、军需署副署长、联勤总部副总司令等职。1949年时任国防部预算财务署长,受任管理国库之军费、黄金、纯银及外汇,并处理军费、金银、外汇转运台湾一事。以下所辑日记为嵩庆1949年间从事该项工作的私人记录。该日记原件由嵩庆之子吴兴镛保存。2009年12月吴兴镛将日记复印件赠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 标签: 吴嵩庆 日记
  • 简介:中年烦恼少年狂,南北东西当故乡;血雨腥风浑细事,荆天棘地也寻常.年查岁审都成罪,戏语闲谈尽上纲;寄意儿孙戒玩笑,一生缠夹二流堂.这是著名剧作家和电影导演祖光先生生前所写的一首诗,描述了他一生的坎坷经历.在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中,祖光被莫须有地扣上"‘二流堂'反党小集团"的帽子,定为"反革命右派分子",惨遭斗争和迫害."二流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二流堂'反党小集团"哪些"反动罪行"?本文对祖光与"二流堂"冤案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以期引起读者对这一段历史的思考.

  • 标签: 吴祖光 堂冤案 祖光堂
  • 简介:调公(1914—2000)先生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笔者有幸与之共事三十年。如今调公先生已逝世十余载,但往昔交往的情景依然令人难忘。调公先生曾在给我的一封信中说“夙仰硕学,兼以交亲”(1987.4),我在为一位弟子的博士论文作的序中则说“调公先生为学界前辈,我经常登门向他请教,他亦不时光临舍问谈学,相处甚洽”(2000.7)。调公先生说在下“硕学”显为过誉,“交亲”倒是真切,而“亲”则为不断交往所聚成。

  • 标签: 文艺理论家 博士论文 三十年 交往 逝世
  • 简介:六朝通俗乐曲清商曲辞,以声歌曲、西曲歌(简称声、西曲)两大类构成其主要部分。六朝清商曲辞,发轫於东晋初年,东晋後期、宋、齐时代为其繁荣昌盛期,梁、陈则属尾声阶段。东晋後期是第一个高潮期,不少着名的声如《子夜歌》、《碧玉歌》、《桃叶歌》、《团扇郎歌》等产生於此期。刘宋时代是第二个高潮期,声又产生了若干着名曲调,如《丁督护歌》、

  • 标签: 吴声歌曲 西曲歌 六朝 曲调 中国 历史发展
  • 简介:画家冠中曾创下中国当代画家的历次之最:他被收藏的水墨画《高昌遗址》在1989年的拍卖中,以一百九十七万元港币售出,开创了中国在世画家国际画价的最高纪录。1992年,大英博物馆推出冠中个人画展,这是该博物馆第一次为中国画家举办展览。这一消息见诸国内外各大报端。现在公认的评论这样评价冠中:他为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开辟了一条道路。2006年12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了《冠中新作展》,八十七岁高龄的冠中偕夫人到展厅观看。冠中的新作大大不同于他擅长并且闻名于世的风景画,而是将中国汉字画进了自己的作品中。通过这些作品,冠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羊肠道》,那是他在东西方艺术的夹缝中踏出的小路;《芒刺》讲述他曾被美术界视为异类的辛酸。如今的冠中誉满全球,作品卖出天价,但回首一生,他也曾经历了多年不得志的无奈与压抑。

  • 标签: 吴冠中 主持人 鲁迅 凡·高 风景画 丹青
  • 简介:提起中国保尔式英雄运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几乎都知道。著名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中,关于他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工人成长为我国兵工事业开拓者的感人故事,教育激励了整整一代人。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位身残志坚的钢铁汉子,却是在皖东大地熔铸。

  • 标签: 英雄 保尔 熔铸 《把一切献给党》 自传体小说 教育激励
  • 简介:作为政府徵发赋税的依据,漠代“大”、“小”之制,西晋“丁中”之制。走马楼出土的竹简籍簿中,除漠代已有的“大”、“小”概念外,又出现了文献未见的老男、老女概念。学界在探讨竹简中的这些概念时,无一例外地将其与漠、晋类比,或视为漠制的继承,或视为晋制的滥觞,甚至直接称之为“丁中老小”之制。

  • 标签: 走马楼吴简 “大” “小” “老” 解析 性质
  • 简介:文章例举了郑文焯、朱彊村、杨铁夫等大家对梦窗词作中玉兰、海棠、豆蔻三种花卉所作的笺注并进行了辨正,确定了梦窗词中的"玉兰"是秋天莹白色兰花;辨明了"小春海棠"的植物特征;辨析了"蛮江豆蔻"、"蛮姜豆蔻"之间的差异。

  • 标签: 吴梦窗 误笺 玉兰 海棠 豆蔻
  • 简介:<正>大澂,江苏吴县人,生于道光十五年五月十一日(公元1835年6月6日),原名人淳,因避清穆宗讳改名大澂,字止敬,又字清卿;有别号恒轩、白云山樵、愙斋、白云病叟。六岁(公元1840年)入塾,师从冯云槎(名受祉),十一岁(公元1845年)时,受业于王逊甫(名崧)门下。十八岁(公元1853年)时入陈硕甫(名奂)门下。也曾师从俞樾。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通籍(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授编修;同治

  • 标签: 白云病叟 吴大澂 逊甫 同治七年 战国文字 清穆宗
  • 简介:汝纶出生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安徽桐城(今属枞阳)人。出身累世书香之家。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进士,释褐后,历仕内阁中书、署天津知府、深州直隶州知州和冀州直隶州知州。任内阁中书时,曾应两江总督曾国藩之请奏调入曾幕。两次丁忧期间,又曾先后应江苏巡抚张树声、直隶总督李鸿章之邀入张、李二幕。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自请卸去州职,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光绪二十八年,在举国渴望办学堂、行新政之时,

  • 标签: 深州直隶州 内阁中书 古籍整理 江苏巡抚 光绪二十八年 书香之家
  • 简介:九月廿八日星期三上午十一时后得徐部长电话。“五万两为何不运来,你不信我的话么?你只知道向我要钱,你已耽误了我五天,国家哪得不亡?!”这话何处说起!

  • 标签: 吴嵩庆 1949年 历史人物 档案
  • 简介:今年是我的爷爷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在八一建军节之际,再次回顾爷爷对创建人民军队所作的贡献,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永远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永远保持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永远传承我军不变的军魂,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人民军队 初创时期 朱德 八一建军节 共产党人 理想信念
  • 简介:40年前,原西藏地方政府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领导下,西藏在平息叛乱的同时,很快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农奴要求改革的热情很高。但从道理上对于改革的原因、改革的方针政策与方法知之甚少。在此情况下,中共西藏工委从一开始就很重视对积极分子的培养,随着运动的发展,开办了各种训练班。我们那个在江孜镇郊区仲吉林卡办的政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中共江孜分工委的决定开办的。

  • 标签: 中共 积极分子 武装叛乱 中国共产党 民主改革 党中央
  • 简介:广州画家云峰是一个喜欢表现春天的画家,他的许多画作精品如《岭南春雨》、《醉春光》、《春雨浴篁》、《清风劲节》、《春风又绿江南岸》、《高歌一曲迎早春》、《万紫千红结队来》以及《剑兰花》等无不创造春天的意境。这些作品令人感到暖风吹拂,乐也融融。

  • 标签: 中国 广州市 吴云峰 绘画艺术 艺术风格 中国画
  • 简介:<正>一九○五年,樾炸清廷出国考察宪政的五大臣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大事件。由于此事件的策划极其秘密,主人公樾又决心牺牲自己保护同志,因此,事件的策划经过,除樾外还有谁参预其事等问题,很少有人知道。事后清廷派人侦查此案,企图株连他人,最后也不得不得出结论曰:“据云现在诸生(指生前所在的保定高等学堂的师生——引者)并无与樾亲故知交,自属可信……。至监督以下各员,于樾在堂之日,未能事先察

  • 标签: 陈独秀 军国民教育会 重大事件 策划 中国近代史 暗杀
  • 简介: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家中,冠中可以说是杰出的代表之一。他是中国从现代到当代跨世纪绘画的典型的画家之一,他一生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与美学观念,坚韧不拔地践行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几十年孜孜以求的艺术实践,形成了他鲜明的个性风格和艺术特色。他用一幅幅经典作品恪守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情实感和创作理念,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为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标签: 当代价值 吴冠中 艺术人生 油画民族化 文化艺术事业 西方绘画
  • 简介:著名历史学家、贵州师范大学原校长、贵州省历史学会原会长雁南教授因病去世后,其夫人何正清副教授和有关方面在贵州省出版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的资助下,将其毕生治学成果汇成二百余万字的《雁南文集》六卷本,近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

  • 标签: 《吴雁南文集》 历史学家 学术成就 治学精神
  • 简介:<正>句是江南的土著民族之一,其国家的建立与周人有些关系。太伯、仲雍奔后,建立起吴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把周人的一些典章制度带到了江南。句开始同周人了某种程度的直接联系。到仲雍的曾孙周章时,“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因而封之”,“列为诸侯”。从此,句同新建立的周王朝了越来越密切的政治联系。第一,句作为周的诸侯国,臣属于周室,与周王朝有着各种政治联系。

  • 标签: 政治关系 公元前 左传 诸侯国 周王朝 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