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李四光教授(1889~1971)是我国地质事业奠基人和先驱者之一,是著名地质学家。他长期担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他曾两度在北京大学执教,1920年至1928年任地质学系教授,1931年至1936年任研究教授,并任地质学系系主任,对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北京大学也贡献良多。

  • 标签: 地质事业 地质部 中国科学院 地质系 副院长 丁文江
  • 简介:硅灰石作用为一种新型工业材料,已得到广泛应用。地壳中硅质和钙质矿物资源极其丰富,为弥补天然硅灰石矿产不足,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部很重视合成硅灰石研究与生产,并已投入了工业性生产。

  • 标签: 石英砂 石灰岩 硅灰石 合成实验
  • 简介:对马达加斯加新发现宝石矿物草莓红绿柱石矿床地质考察和研究发现,矿体属典型复杂锂-铯-钽型稀有金属晶洞花岗伟晶岩.出露于花岗岩上部,沿片麻岩理呈脉状产出,宽十余米,产状170°~180°∠45°~55°.交代作用明显,带状构造发育,由矿体边缘至中心部位可分为6个带.草莓红绿柱石主要分布于石英-微斜长石带至石英核内,为伟晶岩晚期形成矿物,与锂云母、叶钠长石、多色电气石、锂辉石和烟水晶等伴生.矿化富集与钾钠长石化、锂云母化直接有关.晶体,多呈不规则块状、六方板柱状或螺柱状;是由晚期富Li-Cs热液交代变质而成.

  • 标签: 草莓红绿柱石 稀有金属晶洞花岗伟晶岩矿床 马达加斯加
  • 简介:黑色页岩是对Mo元素具有极强地球化学敏感性大洋沉积物类型之一。由于其通常具有异常高Mo含量和^98Mo/^95Mo值,因此采用Mo同位素分析方法示踪黑色页岩被俯冲之后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效。小安列斯群岛弧岩浆具有大陆来源微量元素和放射成因同位素特征。

  • 标签: 同位素示踪 黑色页岩 俯冲 微量元素 沉积物类型 同位素分析
  • 简介:断裂带是地下气体向上运移有利通道,地震活动会加剧地下气体沿断裂带向上运移,释放到大气中。本文利用卫星高光谱遥感技术,初步估算了汶川地震伴随大范围含碳气体(CH4、CO和CO2)排放变化总量。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长期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含碳气体,汶川地震发生导致在短时间里龙门山断裂带向大气中至少多排放了4740tCO、8549tCH。和87.15MtCO2。地震活动造成断裂带含碳气体排放不可忽视,是地质碳排放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气环境效应有重要影响。

  • 标签: CH4 CO CO2 断裂带排气 地震
  • 简介:南极半岛及其附近岛屿属中新生代褶皱带,大面积分布巨厚中新生代火山岩系,主要为钙碱性安山岩类和玄武岩类及一些花岗岩侵入体。局部出露三叠系基底沉积地层。由于南极半岛地质和岩石特征可与“一衣带水”南美安第斯山区相对比,因此,人们通常称其为安第斯南极半岛褶皱带。

  • 标签: 南极半岛 锶同位素 岩石特征 大面积分布 中新生代 褶皱带
  • 简介:矿山固体废物中硫化物经微生物作用形成酸性矿山排水及其引起重金属污染是备受关注环境问题,而岩石和矿石中方解石能够影响酸性矿山排水生成和迁移.为了考察方解石对硫化物-微生物氧化作用影响,开展了系统模拟实验,利用ICP-AES、XRD、XRF等分析手段,测定了实验溶液pH值、Eh值、离子浓度和次生沉淀成分.结果表明,在无方解石或方解石含量低时,黄铜矿微生物氧化过程中,pH值下降、Eh值上升,有多种重金属离子进入溶液,并生成大量黄钾铁矾、自然硫等次生沉淀.添加过量方解石能有效中和氧化过程产生酸并能显著抑制氧化菌活动.因此通过添加碳酸盐矿物方法可使溶液pH调节至微碱性,降低微生物活性、阻滞铜矿石氧化,能够有效降低重金属释放.

  • 标签: 铜矿石 金属硫化物 微生物氧化 方解石 重金属
  • 简介:铜镍硫化物及铂族元素矿床一般属于岩浆结晶分异成因,很少有热液交代成因产出者。Hulbert指出,世界范围内热液型矿床对于铂族元素贡献甚微。在我国开采铜镍硫化物矿床中也很少有独立热液交代型矿体,只在一些矽卡岩型矿床(主要是铜矿)中伴生有Ni和PGE。但在四川杨柳坪矿区,新近发现独立、完全由热液形成铜-镍-铂族元素矿体提供了新热液成矿实例,该矿体赋存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之外灰岩-片岩中,与基性-超基性岩没有直接关系,矿石品位很高。

  • 标签: 铂族元素矿床 超基性岩 交代 矿化类型 热液 伴生
  • 简介:自然金(包括银金矿)是我国岩金矿床中最主要金矿物。研究金粒度分布对于推断矿床形成条件,指导矿石选冶都有重要意义。金粒度分布是评价矿床问题之一。我们根据国内123个主要岩金矿自然金粒度测试数锯,对金粒度分布类型、变化特征与矿床成因关系作了初步探讨,获得了某些新认识。1.矿床中自然金粒度分布类型及变化矿床中自然金粒度分布普遍特征是粒度范围很大,但主要粒级相对集中。同一个矿区中金粒度至少横跨2—3个数量级,有的达4至6个数量级。例如团结沟金矿既发现次显微金(d=0.05μm),又出现粒度大于1mm明金,两者相差2×10~4倍。另一方面每一个矿床都存在一个主要粒度范围,这一范围具有一定成因意义。

  • 标签: 岩金矿床 自然金 粒度分布 矿床类型 热液型 明金
  • 简介:70~80年代初,通过对前寒武纪铁矿大量研究,肯定了自中元古代(约1800Ma)以来地球大气圈和水圈逐渐变为富氧环境。基于沉积(热水沉积、水成沉积,下同)硫化物矿床形成与水圈演化同步关系,认为水圈富氧是沉积硫化物矿床形成和演化重要控制因素之一。然而费解是为什么会在氧化水圈中形成沉积硫化物矿床?笔者曾提出氧化水圈局部还原环境成矿认识,本文着重对其控矿机理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中元古代以来地球水圈富氧特征地球水圈氧化—还原性质主要是由游离氧含量决定。地球历史中水圈游离氧含量很难定量描述,但其含量约从1800Ma开始增多,可以从下列事实得到证实:(1)太古代—早元古代铁矿形成主要与火山作用、构造及元素早期富集有关,进入中元古代以后,大量水成沉积成因条带状含铁建造开始形成;(2)地球上代表氧化环境红层最早出现于中元古代;(3)中元古代首次出现膏盐层,同时碳酸盐岩开始沉积;(4)中元古代是原核生物开始繁盛时期,生物光合作用是

  • 标签: 富氧水圈 沉积硫化物矿床 还原环境
  • 简介:腾格里沙漠地区钾芒硝首次发现及地质意义@刘振敏@崔天秀@韦钊@高月珍¥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钾芒硝,首次发现,地质意义,腾格里沙漠腾格里沙漠地区钾芒硝首次发现及地质意义刘振敏崔天秀韦钊高月珍(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4)关键词钾...

  • 标签: 钾芒硝 首次发现 地质意义 腾格里沙漠
  • 简介:  平流层臭氧浓度降低直接导致到达地表太阳紫外UV-B辐射增强,为探明UV-B辐射强度改变对土壤-冬小麦系统碳氮转化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实验方法.……

  • 标签: UV-B 冬小麦 碳氮代谢 呼吸系数
  • 简介:白云岩成因可分为准同生期、成岩期和成岩期后等三种成因类型,但其成因机理则是长期悬而未决问题。经过多年对白云岩深入研究,已提出了多种不同成因模式(如渗透回流、蒸发泵吸、混合水、调整白云岩等模式),对特定环境中形成白云岩可以作出圆满解释。江西萍...

  • 标签: 白云岩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岩石成因
  • 简介:上地幔地震波速度和衰减横向变化(耗散应变能)有望用来提取地球内部一些关键特性,比如温度、主要元素组成、熔融分数和含水量。但要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意义物理性质表示,则需要对影响地震波传播微观机理有一个深刻理解。尽管传统观点认为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结构水(羟基)能够显著影响矿物岩石地震波特性,但还需要更多实验研究来量化这一影响。

  • 标签: 地震波传播 上地幔 特性 氧化还原 橄榄石 矿物岩石
  • 简介:金矿找矿者早就认为,岩浆煌斑岩是金矿床赋存一种良好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煌斑岩与金矿化密切共生可以证明这一论断。基于下列事实:(1)煌斑岩含金量是地壳所有岩浆岩中含金量最高岩石;(2)煌斑岩不仅在空间上与金矿化伴生,而且是与金矿化同时产出;(3)由于金高密性和亲铁性,普遍认为地核和深部地幔是富金;(4)煌斑岩来自深部地幔,本身明显富CO2、H2O、F、Cl、Rb和Ba等组分,并含硫适中,适合于从富金深部将金携带到地壳浅部。N.M.S.Rock等(1987)提出了金矿床成因新模式:高温、富金、富挥发分煌斑岩浆上升到地壳中后,或者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形成花岗岩-斑岩岩浆成矿(模式A);或者引发并加剧一个变质热液循环体系,同时可能提供变质热液、部分金以及CO2和S,从而促使变质热液金矿床形成(模式B)。这种模式强调了煌斑岩浆活动在金成矿中重要作用,将世界上一些大型、特大型金矿田两种矛盾成因模式,即岩浆和变质成因模式加以统一,引起

  • 标签: 金矿 煌斑岩 伴生关系
  • 简介:云南南华砷铊矿床矿床和环境地球化学@张兴茂¥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砷铊矿床,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成矿模式,云南南华云南南华砷铊矿床矿床和环境地球化学张兴茂(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550002)关键词砷铊矿床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成矿...

  • 标签: 砷铊矿床 矿床地球化学 环境地球化学 成矿模式 云南南华
  • 简介:微生物可以还原铁氧化物矿物。本文通过使用电化学方法对铁氧化物矿物在微生物还原作用下氧化还原特性进行模拟与表征,补充了从新角度对微生物还原铁氧化物矿物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微生物可直接以铁氧化物矿物作为电子受体将其还原得到二价铁生成物。电化学实验显示,0.2mA阴极恒电流条件下铁氧化物矿物可以接受电子,同时铁氧化物矿物中Fe3+在0.89±0.01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时发生还原反应,表明铁氧化物矿物满足被微生物还原电化学条件。双室微生物-铁氧化物矿物体系研究证实,铁氧化物矿物可以作为阴极接受微生物提供电子。

  • 标签: 铁氧化物矿物 微生物 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 计时电位法
  • 简介:为探讨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U元素含量变化气候环境意义,以川东北狮子洞石笋SI3为研究对象,通过对SI3U/Ca值进行分析,发现在53.2~45.8ka之间SI3U/Ca值变化与该石笋和格陵兰冰心NGRIPδ^18时期偏大,在夏季风增强时期偏小。此外U/Ca值很好地记录了H5冷事件和GIS12、GIS13及GIS14暖事件。

  • 标签: 石笋 U/Ca值 夏季风 华中
  • 简介:稻米中微量元素及有机组分分布特征研究@武正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微量元素,有机组分,分布特征,稻米稻米中微量元素及有机组分分布特征研究武正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微量元素有机组分分布特征稻米稻米形成具有分层特征。这...

  • 标签: 微量元素 有机组分 分布特征 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