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校大学合理用药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及问卷调查法,对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1200名大学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176份(98%),男女生比例接近0.9∶1;大学合理用药素养总分(123.39±7.84)分,平均每条目得分(3.08±0.20)分;各维度中知识性素养每条目得分(3.07±0.31)分,信念性(3.44±0.32)分,行为性(2.83±0.28)分,判别性(3.16±0.28)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选修过相关课程、学科类型、家庭居住地及母亲职业是大学合理用药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大学合理用药素养水平普遍不高且行为性素养水平最低。高校及政府应尽早建立“家庭—社区—高校”一体化的大学合理用药认知结构体系,针对不同层次循序渐进地开设相应课程,注重教育途径多样化,进而创造合理用药环境,减少潜在公共卫生风险,提升大学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群体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

  • 标签: 大学生 合理用药素养 调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大学结核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2例大学结核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SDS、SA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SDS、SAS评分均降低,干预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大学结核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能减轻焦虑及抑郁症状、治疗依从性好,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结核病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形式,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缺乏恰当的适应能力,易产生心理问题。结论促进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调查
  • 简介:摘要: 界定电影疗法的相关概念,分析电影疗法在大学心理创伤干预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总结国内外电影疗法的应用经验与不足之处,提出电影疗法在大学心理创伤干预中的实现路径。

  • 标签: 电影疗法 大学生 心理创伤干预
  • 简介:部分高职大学目前性道德观念的混乱导致了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个不良倾向两性关系上放纵轻率。针对目前这种现状,大学教育管理部门应当采取专家专题报告、课堂授课方式进行恋爱心理、性行为心理及性道德教育。大学校园里进行性健康教育很有必要且卓有成效。

  • 标签: 恋爱观 婚前性行为 性道德
  • 简介: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多的被引入高校安全教育的领域,对于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大学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和家长的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其所面临的心理安全危机一般明显高于社会上同龄群体。面对近年来大学中出现的愈来愈明显的心理问题,在新形势下开展大学心理安全教育的研究,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并找到切实其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提高大学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危机应对水平,保障其心理安全。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安全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学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学校自制的大学心理压力感问卷与应对方式量表对我校400名大学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大学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业、人际、家庭、情绪以及择业方面。在应对压力的过程中,大学采取的应对方式主要有解决问题、向他人求助、自我幻想、退避合理化以及自责等。同时,与男生相比,女生在应对压力上更倾向于通过求助他人或者幻想来解决(P<0.05)。结论在今后的教学中,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大学开展心理辅导,适当引导大学改进压力应对方式,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各方压力。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压力 应对方式 特点
  • 简介:大学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本文指出当前大学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紧迫性,从社会、高等教育、学生等多个层次探讨了其弱化的原因,并根据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总结了强化大学的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 高等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从探索提升大学道德认知能力的途径出发,在总结团体咨询实践成果基础上,提出团体心理咨询在提升大学道德认知能力方面,具有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主体性教育;体现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互动策略等特点,是提高大学道德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心理咨询是现代德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 标签: 团体心理咨询 道德认知能力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校在校女大学生殖及月经知信行现状,为进一步明确女大学月经不调及痛经相关原因、加强在校女大学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其生殖保健意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某高校女大学进行不记名生殖健康情况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被调查女大学平均初潮年龄为13.60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女生在月经初潮年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潮年龄与成年后体重和身高有一定相关性。在2306名女大学中,有不同程度痛经的占1878人,占81.4%。女大学对生殖生理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其中避孕知识了解率为37.25%(859/2306)。结论女大学在月经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认知存在欠缺,加强学校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生殖健康教育意识、增加社会生殖健康教育服务水平,为提高女大学生殖生理健康自我保健意识势在必行。

  • 标签: 女大学生 初潮年龄 月经不调 痛经 生殖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涯适应力的现状,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师范类大学的职业心理特点,进而促进国内师范类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职业心理学调研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省4所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抽取471名在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涯适应力问卷(CSCAQ)评估研究对象的生涯适应力水平。结果研究对象CSCAQ生涯人际因子得分为3.76±0.61,生涯好奇因子得分为3.49±0.73,生涯控制因子得分为3.13±0.72,生涯自信因子得分为3.68±0.62,生涯调适因子得分为3.76±0.57,生涯关注因子得分为3.57±0.64。不同性别研究对象CSCAQ各因子得分比较,女生在生涯人际与生涯自信2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研究对象在生涯人际、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调适、生涯关注5个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研究对象在生涯人际、生涯好奇、生涯控制、生涯自信、生涯关注5个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师范类大学对生涯发展的认识还有一定的片面性,且不同性别、年级及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师范类大学其生涯适应力水平有差别。若想进一步提升师范类大学的生涯适应力水平,可以从政府、学校及师范类大学自身3个方面入手。

  • 标签: 师范类大学生 生涯适应力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对大学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加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心理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医药大学肩负着承前启后、振兴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不同的教育培养模式使中医专业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状态。针对中医药大学心理特点,探讨大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提出教育对策,以帮助中医药大学心理素质的培养。

  • 标签: 中医药专业 大学生 心理现状 健康教育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的中医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分为两个阶段。SDS总分≥50者为可疑抑郁症。对可疑抑郁症者进行HAMD抑郁量表调查及望闻问切四诊诊察。结果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9%。本病以虚证多见,实证较少,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脾肝肾。

  • 标签: 抑郁症 中医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对食品安全相关认知及行为现况,为大学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243名大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9.6%的大学表示关注食品安全,关注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途径,87.2%为媒体。大学遇到的最大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为虚假宣传、假冒伪劣和食品过期。只有25.9%的大学会对食品安全问题采取投诉。结论高校应从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方面加强对大学的食品安全教育,使他们获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具有相关法律意识。

  • 标签: 食品安全 认知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的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吸烟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底对抚州某高等学校的部分大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762人,尝试吸烟者454人,占59.58%。尝试吸烟率,男生376人为77.85%.女生78人为27.96%(P<0.01);当前吸烟率为9.71%,其中男生为13.66%,女生为2.87%(P<O.01)。762名大学中,94.88%知道吸烟有害健康,78.22%赞同在公共场所禁烟,90.29%知道吸烟与气管炎有关,85.70%知道吸烟与肺癌发病有关,64.70%知道吸烟可导致冠心病发病危险增加;82.94%见过学校领导、教师在学校抽烟,27.82%的家庭成员吸烟,9.84%每天在家遭遇被动吸烟。结论抚州部分在大学吸烟状况一般。但有的人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 标签: 吸烟 大学生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的家庭功能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我校288名大学进行调查,通过3分法评估其家庭功能状态。结果:288名大学的平均分为了5.18,其中家庭功能重度障碍占28.47%(82/288)名,家庭功能中度障碍占39.24%(113/288),家庭功能良好占32.29%(93/288)。结论:在校大学的家庭功能现状令人担忧,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校大学的心理关怀。

  • 标签: 大学生 家庭关怀度 家庭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河南省大学性行为状况与相关因素,为开展性健康教育,引导大学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河南省2436名大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发生过性行为的报告率为9.6%,男生为13.7%,女生为5.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被迫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占有过性行为的22.6%,女生为36.4%,男生为17.3%,女生明显高于男生(P〈0.01);大学观看色情信息的报告率为28.8%,男生为49.6%,女生为7.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结论不良性行为已成为影响河南省大学健康成长的危险行为之一,社会、家庭、学校应共同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大学健康成长。

  • 标签: 性相关行为 大学生
  • 简介:摘要大学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与学生自身健康状况和学习效率密切相关,还与全民族素质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主要在某高校发放八百份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前大学心理健康情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许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问题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肇庆学院2007—2009年新入校学生中HBV检测HBsAg呈阴性者3016人为研究对象,按5μg/次全程接种(0、1、6个月各1针)乙肝疫苗,检测免疫后1、2、12个月抗-HBs转阳情况,免疫后1个月抗-HBs阴性者按10μg/次全程免疫,检测其免疫后1、2、12个月抗-HBs转阳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5μg/次全程接种乙肝疫苗者1、2、12个月后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2.65%、62.17%、53.88%;阴性者10μg/次全程接种后1、2、12个月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3.58%、91.27%、89.58%;5μg组随时间延长,抗-HBs阳性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0μg组仅12个月时抗-HBs阳性率低于全程接种后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个月和2、12个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良好,5μg全程免疫后抗-HBs阴性者接种10μg加强免疫后,近期和远期免疫效果良好。

  • 标签: 乙肝疫苗 5μg 10μg 全程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