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典型症状为与排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 标签: 肠易激综合症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护理诊断、采取护理措施。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增加患者缓解率,并能提高生活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总结出一系列合理的临床护理对策,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42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饮食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结果对照组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3.13%,试验组的总满意度94.03%,对两组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显著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理想的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冠心病 老年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我院的9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显效70例,占74%;见效17例,占18%,无效8例,占8%,总有效率占92%。结论综合治疗小儿脑瘫能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可有效地提高小儿脑瘫的治愈率,降低婴幼儿的致残率。

  • 标签: 综合治疗 小儿脑瘫
  • 简介:1949年Taylor首次将一种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定义为盆腔瘀血综合征(pelviccongestionsyndrome,PCS),即由于盆腔静脉瘀血引起下腹部、腰骶部疼痛,并向大腿放射的症状,是育龄妇女慢性盆腔痛的主要原因。PCS主要由盆腔静脉慢性瘀血所引起,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关键词盆腔瘀血综合征诊断介入治疗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下肢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通过综合疗法治疗44例下肢丹毒全部治愈,有效率100%。结论综合疗法治疗下肢丹毒疗效显著。

  • 标签: 下肢丹毒 综合疗法
  •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系一组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形状异常而又缺乏生化学和形态学可资解释的症候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诊断主要依赖症状学和排除器质性疾病。由于IBS临床症状复杂,病理生理学尚不清楚,故至今尚无一种药物或单一疗法对IBS完全有效。

  • 标签: IBS 肠易激综合征 诊断 器质性疾病 大便 排便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面部整形综合设计临床分析,完善面部整形综合设计方法,为实现面部整容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例典型求美者为临床治疗对象,通过对其面部整形的综合设计,并结合不同求美者自身的特点,按照一定顺序展开分期手术,分别为膨体隆鼻术、鼻端整形术、膨体隆颏术、切开重睑术、内眦赘皮矫正术、睑袋去除术、面部吸脂术、颊脂肪垫取出术、面部筋膜悬吊术、肉毒毒素咬肌注射等手术。结果20例求美者均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求美者和医生均对术后效果比较满意。结论虽然面部整形手术的费用较高,推广受限,但是其对综合改善求美者的面部形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远期治疗效果仍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 标签: 面部整形 综合设计 临床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心理、行为综合治疗早泄的疗效观察。方法80例已婚早泄患者,病程6个月~7年(平均1年以上),行口服药物、外用药物、性心理指导、行为训练2~4个月,观察早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显效(阴茎插入阴道后能停留5min以上,能随意抽动,夫妻均较满意)26例;进步(由阴茎未进入或刚进入阴道即射精转为阴茎能在阴道内作适当抽动,但时间少于2min,或由阴茎进入阴道抽动少于10次转为60次以上)33例;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21例。结论药物、心理、行为综合治疗早泄疗效较好。

  • 标签: 早泄 行为训练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医疗花费和社会支持不断增加的同时,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因此,老年病的综合管理是目前医疗服务保障体系面临的重大问题。传统的老年病管理往往比较专注于疾病评估以及各种慢病的管理,而现代老年病管理提出了兼顾疾病状况和身心功能的新理念。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