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患者应用多巴肼+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50例帕金森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多巴肼+普拉克索治疗,对照组实施多巴肼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抑郁程度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中,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应用多巴肼+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帕金森 多巴丝肼 普拉克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方法,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行了气管切开术后需要置入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置管,观察组采用1%丁卡因将鼻腔及咽喉进行表面麻醉后,再将导插入胃管腔内进行置管操作。结果导加丁卡因能提高气管切开患者置胃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安全可行。

  • 标签: 导丝 丁卡因 气管切开 置胃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酮康唑片、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2例VVC患者随机分为A组酮康唑片、B组硝酸咪康唑栓并进行治疗后疗效分析。结果A组、B组治愈率、有效率为100%,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A组为6.06%(4/66),B组为36.36%(24/66)。复发率A组、B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组达到显效快,复发率低的治疗效果,有益于提高妇女生活质量。积极防治VVC减少复发,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假丝酵母菌病 药物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男性尿道狭窄问题的过程当中应用导尿道扩张器械设备所取得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患有男性尿道狭窄疾病的患者当中随机无目的性的选择50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参与这一次的实验研究,采取的治疗方式为导尿道扩张器械设备治疗法,除此之外,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接受治疗并且应用软性尿道扩张治疗法的患有男性尿道狭窄疾病的患者50人作为对照组参与这一次实验研究,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际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50名患有尿道狭窄疾病的男性患者尿道扩张全部成功,治愈几率为100%,患者治疗之后能够自行进行排尿,排尿过程顺畅,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尿滴沥、尿不尽等症状完全消失,并且没有任何形式的不良反应,患者治疗之后尿线有明显的变粗,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假道、尿失禁、直肠损伤以及尿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经过B超检查确认膀胱残余尿量<50ml。对照组50名患有尿道狭窄疾病的男性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尿道狭窄疾病的症状全部消失,治愈几率为80%。结论:在男性尿道狭窄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导尿道扩张器械设备操作难度更低,导尿道扩张器械设备制作难度较低,操作使用方便,治愈男性尿道狭窄疾病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并且治疗之后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导丝尿道扩张器 男性 尿道狭窄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靶X线及联合诊断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手术乳腺肿块病人215例,其中良性肿物138例,恶性肿物的77例,其超声声像图和靶X线的特点进行总结,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彩超检出乳腺良性肿块173例,恶性肿块42例;靶X线检出乳腺恶性肿块59例,良性肿块156例;病理诊断乳腺恶性肿块77例,良性肿块138例,彩超检查符合率%,靶X线符合率%。结论彩超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一般,靶X线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一般,彩超及靶X线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联合应用与病理结果符合度强,说明联合诊断高于单独彩超及靶X线诊断,可大大提高诊断率。

  • 标签: 高频彩超 钼靶X线 联合应用 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频彩超与靶X线联合诊断对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9例,其中A组行高频彩超检查,B组行靶X线检查,C组行高频彩超与靶X线联合检查,观察三组患者检查的准确率。结果三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C组明显高于A、B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入院后行高频彩超联合靶X线诊断,不仅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还能为预后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高频彩超 钼靶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和靶X线检查对更年期女性乳腺微小肿块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于院内诊治的76例乳腺微小肿块更年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超声、靶X线检测,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区分为良性组40例和恶性组36例),分别评估超声、靶X线对乳腺微小肿块的诊断鉴别价值。结果:恶性病变患者的微钙化占比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良性微小肿块方面,超声和靶X线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恶性微小肿块方面,靶X线对直径1-2cm微小肿块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直径<1cm病灶(P<0.05),对直径<1cm的微小肿块,超声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靶X线(P<0.05)。结论:超声对更年期女性乳腺微小肿块的诊断价值优于靶X线,尤其是对直径<1cm的乳腺微小肿块,诊断准确性明显更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更年期女性 乳腺微小肿块 超声 钼靶X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表现。方法用VikingSelec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300例2糖尿病患者行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结果300例糖尿病患者的SCV异常率64.2%,MCV异常率49.8%,SCV和MCV异常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肢共检测神经2400条,1240条异常,异常率51.7%;下肢检测神经1800条,1142条异常,异常率63.4%;上下肢传导速度异常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CV是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将控制胎头娩出速度法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妇的接生中,探讨对助产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拟经阴道分娩的产妇400例看作实验研究的目标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平均分组后研究,1组归入200例产妇,会阴保护法予以对照组产妇,控制胎头娩出速度法予以观察组产妇,关注2组相关指标。结果2组会阴侧切总计率、会阴裂伤总计率、产后48小时活动(阳性)总计率、纯母乳喂养总计率、第二产程用时、产后出血量对比有显著数据差异,2组新生儿窒息总计率对比无显著数据差异。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的接生中采取控制胎头娩出速度法能够改善助产质量。

  • 标签: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法 接生 助产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增龄对健康人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体检且结果为正常的80例人群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划分为Ⅰ组(39岁以内)26例,Ⅱ组(40~60岁)25例,Ⅲ组(大于60岁)29例,对增龄与所选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影响进行研究。结果:Ⅰ组baPWV为(1414.19±136.87)cm/s,Ⅱ组baPWV为(1587.63±110.13)cm/s,Ⅲ组baPWV为(1997.76±203.45)cm/s。经分析baPWV与年龄呈强且为正的直线相关(r=0.700,P=0.000)。结论:年龄增高,脉搏波速加快,表明年龄与脉搏波速呈正相关性。

  • 标签: 增龄 健康人 臂踝脉搏波速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测量19-22岁男、女生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正常值,得出34份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形图。整理出志愿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在51.17-72.98m/s之间,平均为58.74m/s。从而得出结论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是一种简便、客观、敏感的无创伤性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具有重复性好和精确性高等优点,检测的图形清晰明了,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为以后临床诊断和法医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正常男 女生 正中神经 速度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探析数字乳腺靶X线摄影技术进行规范化操作会对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研究开展时间是2022年8月-2023年8月,研究对象是我院进行数字乳腺靶X线摄影技术检查的280例女性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CC位与ML0未检测,观察患者检查结果。结果:患者DR图像达标率为98.9%。结论:规范化数字乳腺靶X线摄影技术操作,可保障图像质量,可以有效保障临床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效率。

  • 标签: 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 图像质量 规范化操作
  • 简介:摘要超声具有可重复、便宜、方便、辐射少、无创伤等优势,已经成为检查乳腺的主要手段,而X线靶在检查的时候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因此在检查腺体内钙化灶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为了找出超声、X线铜靶以及两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本文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情况。

  • 标签: 超声 X线钼靶检查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靶X线和彩超影像诊断在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诊断中所取得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11月确诊的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患者68例进行检验分析,分别对56例患者进行靶X线和超声影像诊断,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和影像学表现。结果靶X线的检出率为91.17%,超声影像的检出率为51.47%,靶X线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影像。结论在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的早期诊断中,靶X线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影像,检出率高,值得应用;超声影像能够检出假阴性病灶,可作为辅助诊断检查方法。

  • 标签: 乳腺癌 细微钙化 钼靶X线 超声影像 诊断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钯与CT在乳腺癌方面的诊断。方法选择我院2015.1-2016.12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检测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X线钯,研究组采用CT特征。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准确率与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91.03%检查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通过CT能够准确诊断乳腺癌,对肿瘤的位置与具体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帮助患者及时诊断并开始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X线钼钯 CT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数字化乳腺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将2016年01月~2017年0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例乳腺癌患者中,16例(64.00%)患者呈现泥沙样微钙化,12例(48.00%)患者仅见钙化灶,不伴有结节或肿块,3例(12.00%)患者为良性钙化,7例(28.00%)患者未发现钙化灶;有11例(44.00%)患者的乳腺呈现不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8例(32.00%)患者有致密小结节影;7例(28.00%)患者乳腺结构结局扭曲紊乱,1例患者(4.00%)未见X线异常征象。结论全数字化乳腺靶X线摄影能够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结构,特别是对微钙化的显示,是其他检查项目不可比拟的,是诊断乳腺癌最有效且安全方便的方法之一,值得在今后的检查工作中广泛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 早期乳腺癌 诊断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者尿液标本分离的假酵母菌属等真菌的感染特点、分布及其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为例,并从患者送检尿液标本中分离出135株假酵母菌属,结果通过检测发现了135株真菌,主要是以白色假酵母为主,共有102株占75.55%;主要分布以综合康复科为主,一共76株占总数的56.29%;白色假酵母菌、光滑假酵母菌、热带假酵母菌等对两性霉素B敏感,并且敏感率为100%。结论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现代医疗行为的干扰,尿路感染的假酵母菌的发病率和免疫力较为低下的患者之间的关系成正比,选择正确的抗真菌药物和尽早进行微生物学检测能更好的进行控制真菌引起的感染。

  • 标签: 假丝酵母菌属 分析 泌尿系统 感染
  • 简介:摘要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VVC)是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多由白色假酵母菌所致。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有此菌寄生,但菌量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症状,当全身或阴道内菌群失调、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阴道局部组织细胞免疫力降低时,假酵母菌大量繁殖呈菌丝相时才出现症状。本病易复发,如一年内发作4次或4次以上,称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简称RVVC2。近年来,由于女性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该病有逐年增长趋势。总结一套有效的根治VVC的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女性的生殖系统健康水平。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复发性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