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家庭护理干预联合精神卫生指导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为研究时段,抽取72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参与研究,根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各36例。参照组行精神卫生指导,实验组行家庭护理干预联合精神卫生指导。检验研究中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评分。结果:以实验组服药依从性为97.22%(35/36)作为研究参考数据,参照组服药依从性为75.00%(27/36)较低,结果卡方值=7.4323,p值=0.0064。相比于参照组数据,干预前实验组社会功能评分无明显(p>0.05),干预后实验组社会功能评分较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家庭护理干预联合精神卫生指导,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其社会功能和服药依从性明显提升,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家庭护理干预 精神卫生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与患者的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为时间段,总共筛选出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中36例作为A组(观察组),另外36例作为B组(对照组)。对B组患者实行普通护理,对A组患者则加以实行健康教育,就两组患者的生活水平作为指标进行对比。结果: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各指标评分均较高,两组间形成显著差异(P<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得越多其生活质量越佳,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住院精神分裂症 卫生知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导致糖尿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血糖变化以及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32例,发病率为32.0%,非糖尿病者有68例,占68.0%,对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抗精神药物等进行分析,发现年龄≥40岁、病程≥15年、长期服用奥氮平片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32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发现,服用奥氮平片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高于服用利培酮、其他药物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结论 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引发糖尿病是与年龄、病程及治疗药物的影响有关,因此,需谨慎用药。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对照组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之前,所选取的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周后,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得分分别为(12.05±2.06)、(38.01±3.85)、(21.62±4.95)、(75.59±7.39)分,均低于对照组(13.62±2.62)、(41.19±5.18)、(25.39±5.61)、(80.09±8.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帕罗西汀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儿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致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96例精神病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儿,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平均分为3组,每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儿32例,分别为A组选择利培酮治疗,B组选择奥氮平治疗,C组选择氯氮平治疗,分析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儿用药后心电图改变状况。结果:96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儿均实施10次心电图检查,共计960次,异常发生率为20.31%,A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儿心电图异常率为8.75%,B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儿心电图异常率为20.94%,C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儿心电图异常率为31.25%,数据经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儿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儿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出现心电图改变,为此需要定期检查,调整用药量,减少心电图改变现象。

  • 标签:         青少年 心电图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本文汇总分析了精神科护士的同理心水平和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态度的相关研究。通过深入研究这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发现同理心水平越高的精神科护士,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态度越低。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个人价值观等因素被证明是影响同理心和歧视态度的关键因素。为提升精神科护士的护理质量和精神健康服务的公平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精神科护士,同理心,歧视态度,精神健康服务,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40例,人性护理)、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社交能力评分、自理能力评分、兴趣爱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中,实行人性护理,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人性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医学技术在我国医学领域中不断发达,对于精神康复的护理很多医院也是非常重视。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来统计以往精神康复中心的职业风险事件。职业风险的发生与护理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差,自身的素质素养不高以及面对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不够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培训学习,提升安全管理制度,是应对精神康复护理的保障。本文主要阐述精神康复职业的风险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 标签: 精神康复 职业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儿童精神病的护理技巧,促进儿童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儿童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出儿童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住院期间的护理,儿童精神病患者焦虑、忧郁、社会行为退缩、生活及运动能力下降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通过对儿童精神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精神疾病的复发率。

  • 标签: 儿童精神病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精神病人的吸烟护理情况以及问题。方法择于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精神科收治吸烟病人135例,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吸烟的问题,同时采取为期一年的综合护理手段,护理包含烟火管理、吸烟时间与地点限制、健康宣传以及心理引导还有娱乐活动等等,最后对病人采取随访调查的方式,对比治疗前后病人吸烟情况。结果在为期一年的护理后,30例病人完全戒烟,105例病人吸烟量保持日吸烟2~4根,相比治疗前数据,差异明显,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综合护理可以减少精神病人的日吸烟量,大大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住院治疗 精神病人 吸烟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20-01
  • 简介:

  • 标签: